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分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柏慧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水利局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015300

摘要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业都在积极开展信息化管理。水利信息化管理工作既能够提升管理的效果及效率,又能促使工程项目参建各方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

正文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日益增多,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应用也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降低成本,确保工程质量,促进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

一、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特点

水利信息化即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水利工程相融合,深入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实现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应用的现代化,从而全面提升水利事业的效率。其项目建设具有以下特点。(1)水利要素泛在感知。利用各种感知设备、技术和方法,动态监测和实时采集水情、雨情、工情、视频等涉水要素以及横向行业的气象、自然资源等信息,为业务应用提供可靠、丰富的基础数据。(2)通信技术融合应用。由于水利工程环境条件具有较大差异,需要因地制宜地融合应用卫星、GPRS、4G/5G、LoRa、NB-loT等通信手段,以保障数据传输互联互通。(3)业务应用专业性强。水利业务应用主要服务于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土保持、水利政务等方面,涉及预测预报模型、洪水调度模型、水工建筑物模型、决策支持模型和控制标准等,具有较强的专业性。(4)建设过程交叉协同。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往往依托主体工程建设,建设进度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同步完成,建设周期较长。其仪器预埋、设备安装、基础预建等,与主体工程有施工交叉、工艺衔接等方面的协同作业要求。

二、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管理结构不协调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实施管理保障,需要各参建单位的密切配合才能按时保质保量实现。因此,特别强调需要注重与加强参建单位、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协作工作。信息化技术实施管理过程中,刚建立的信息管理结构可能会出现与水利项目管理不适用、不协调的现象。可能会导致各参建单位、部门之间不能及时共享信息资源,存在信息共享壁垒、信息不对称、项目信息失真。由于管理结构不协调,导致信息化管理的效果下降,信息没有及时地沟通和共享,使水利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单位之间的责、权、利不够明确,效率降低。

2.2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缺乏

水利工程项目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实施人员需要具备相关专业水平与专业素养。但是目前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人才还不能完全满足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需求,部分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人员,其信息化管理专业知识能力还有待提升。还有部分人员完全不具备操作信息技术的能力,导致在水利工程进行过程中信息管理难度变大,推进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进度缓慢。这些都是没有重视培养提升员工的信息化知识及技能,导致员工的整体信息化水平较低,不适应当前的信息化技术与信息化管理。

三、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策略

3.1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

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完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网络硬件、软件平台、数据中心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还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有助于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首先,网络硬件设施是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基础。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这包括光纤通信线路、无线通信设备以及卫星通信系统等,确保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以及相关参与者能够实时沟通、共享信息。其次,软件平台是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关键。政府部门应推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研发和应用,为项目管理提供强大的信息化支持。这些软件应具备项目计划、进度控制、成本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功能,以满足项目管理的各种需求。此外,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核心,承担着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的重要任务。政府部门应加强数据中心的建设,确保项目管理的各类数据能够安全、高效地存储和传输。同时,数据中心还应具备容灾备份能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3.2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项目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通过推广先进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和方法,引导各地区、单位提高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助力企业实现项目管理的高效与精准。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推进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包括提升网络覆盖率,提高数据中心、云计算等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企业提供稳定、高效的信息技术支持。此外,还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项目管理团队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其能够熟练运用项目管理软件和工具,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企业应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将先进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和方法融入日常工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项目管理软件和工具,实现项目进度、成本、风险等方面的全面掌控。同时,企业还应不断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形成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项目管理模式。

3.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首先要完善教育培训体系。针对从业人员的不同需求,制定精细化、个性化的培训方案,确保每一位从业人员都能掌握必要的信息化技能。此外,还要注重培养水利工程信息化领军人才,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通过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研讨会和实践项目,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其次,要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信息化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信息化人才加入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为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水利工程的信息化水平。此外,要加强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鼓励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水利工程信息化研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企业也要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培养更多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信息化人才。

3.4保障信息安全

保障信息安全是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环节。随着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广泛应用,项目信息的生成、传输和存储都可能面临安全隐患。首先,我们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让每一个员工都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习惯,遵循信息安全规定,从而降低信息安全风险。其次,我们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政策、规程和措施,明确信息安全责任,加强信息安全培训,确保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遵循规定,保障信息安全。第三,我们要强化信息安全技术防护。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如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对项目信息进行加密、认证和防护,确保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结语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降低成本、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应用现状,制定合理的信息化策略,有利于推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普.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探析[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910):47-51,57.

[2]汪良旗.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实践[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3]龚明孝.基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环球市场,201932):3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