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拌冷再生水泥粉煤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
关键词
冷再生;水泥粉煤;稳定碎石基层
正文
1混合料离析的控制
1.1原材料导致的离析
根据集料生产工艺,集料并不是完全规格的产品,在控制进场集料质量时,对集料有一个级配范围的要求,在该范围之内的都认为是级配合格的,但是在该范围内的波动就导致了集料的变异性,拌合出来的混合料的级配也会出现差异,如果混合料中掺入超粒径的碎石,就容易产生离析,当碎石含有较多杂质时,被泥土包裹的碎石就不能和胶凝材料混合良好,细集料湿度过大时,会影响从料仓下落到输送带时的流畅度。
1.2拌和过程中混合料的离析控制措施
拌和设备料仓之间设置隔板,避免混料,装载机上料时,不宜抬的过高,既可以降低混料的概率,也避免粗集料离析。在集料仓顶部设置6cm的方孔筛,既可以去除超粒径颗粒,也可以使集料均匀下落,安排专人监视集料仓下料情况,尤其是细料和粉煤灰,湿度较大时,要配合人工疏通,避免堵住料仓下料口。
通过对混合料版和情况的观察检测,结合拌和机的性能,设置合适的搅拌时间,并严格进行控制,搅拌过程要连续稳定进行。输料皮带的倾角不宜过大,一般设置在15°~18°之间,这样可以防止粗集料滑落,还可以减小皮带运行线速度,减小混合料进入熟料仓惯性力,皮带使用槽式皮带,在熟料仓口设置皮带刮刀,减小细料和粉料粘结损失。熟料仓内皮带泄料口处设置导向板,可以减小混合料在重力作用下的冲击,也可以引导混合料落到设定的位置,
1.3装料、运输和泄料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熟料仓中的混合料向运输车装料时,导致混合料离析的因素主要包括卸料的方式、熟料仓卸料口大小、卸料口和车厢的距离等,如果卸料时运输车固定一个位置,混合料堆积成一个大锥体,粗骨料必然会向四周滚落。运输过程中行驶速度过快,或者遇到坑洼时未减速通过,颠簸会导致粗细料离析,混合料覆盖不规范,运输过程中水分损失过大,会导致部分混合料工作性能变差,较干的混合料
在摊铺时容易离析。运输车向摊铺机卸料时,车厢升起过慢,而车厢门提前开,会使部分粗料先落下,或者车厢门无法全部打开,混合料不能保证整体滑落,都会造成混合料离析。
在运输过程中可以采取的减小离析的方法有:装料时运输车要前后移动,采用“前中后前后”五次装料法,可以安排专人指挥运输车装料,尽量减小熟料仓卸料口到车厢的距离。运输车装满混合料后要妥善覆盖,不得有混合料外露,控制行车速度,遇坑洼路段时减速通过,整个运输过程中不能有大的颠簸。运输车向摊铺机受料斗卸料时,车厢要稳定快速升起,达到需要的角度,可以使混合料整体滑落,车厢底板可以涂刷润滑剂以减小混合料滑落的阻力,车厢门开启要利落干脆,不得有阻滞,要对运输车辆进行日常检查维护。
2平整度控制要点
(1)下承层的平整度影响基层平整度,下承层平整度既影响摊铺作业,并且会在压实和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传递到基层上。
(2)混合料的均匀度、含水率等影响平整度。混合料拌和不均匀,压实系数不一致会使压实之后的基层平整度不佳。含水率偏高的混合料在压实过程中容易出现翻浆等情况,导致基层上出现波浪、翻浆等部位,严重降低了基层的平整度,过湿的混合料在碾压时还会粘轮,不及时清理就会在基层上压出坑洼,含水率偏低的混合料不宜压实,松散难以成型。
(3)基层施工中采用基准线控制基层高程和平整度,测量放样或找平基准不准确就会影响基层平整度,出现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插打钢钎间距过大,钢丝线张紧力不足,造成钢丝线中间下垂,钢丝线与钢钎的绑扎处处理不细致,在感应器经过该点时有跳动,摊铺机振动过大也会引起感应探头跳动,钢丝线断开或者掉落,即使立即恢复,也会对该段的平整度有较大的影响,使用滑靴控制摊铺厚度的,要监测滑靴不要粘上细料。
(4)胶轮压路机轮胎磨损严重和各轮气压不同都会影响平整度,压路机急啥急停、转弯掉头会推挤混合料产生拥包等问题,在没有终压完成的段落停放压路机,会使基层下沉,初压如果不及时,混合料表面干燥后,会增大压实的难度,混合料上下含水率不同,在碾压时出现两层皮现象,也会造成推移。
压实作业一定要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工艺进行,初压及时,单钢轮压路机第一遍强振至碾压段落终点时,斜向45°滑行并返回,随后每遍压实不可超过该位置,压路机行驶平稳,保证不漏压,表面混合料失水干燥时,要及时少量补水,保证混合料湿度在最佳含水率附近。
3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由粗集粒(或细集料)的集中现象引起的基层材料的不均匀性,以及由此造成的基层强度和稳定性的不均匀性问题:宜选用二次拌和效果好的稳定土摊铺机。
(2)由于松铺系数(或基层标高)控制不严格而导致的二次补加层问题:因补加层与其下层无法紧密连接,且自身厚度又较小,所以极易松散。因此建议用贫油沥青混合料(即花料)代替补加层。
(3)基层部分压实度不足的问题:适当增大碾压吨位和增加碾压遍数,以确保基层达到规定密实度。
(4)碾压过程中出现反弹:拌和过程中由于原材料含水量的不同很可能出现局部干湿不均匀现象,若在碾压过程中局部出现软弹,应把软弹挖掉,重新换料。若碾压过程中出现大面积软弹,可用振动压路机弹振,胶轮提浆间歇式碾压。但必须在水泥级配碎石初凝时间内进行,超过初凝时间应全部清除。
(5).局部不平整:用6米铝合金尺核校,然后确定添料或刮料。
(6)摊铺机送料槽中两侧缺料:在摊铺机摊铺宽度不够时应先用自卸车卸料人工摊铺、人工整平,若摊铺机送料槽中两侧缺料应用人工补料摊铺机慢行。
(7)摊铺之后出现的不平整:
1.粗集料窝———人工翻松,再掺拌相同水泥剂量的细集料混合料。
2.粗集料间空隙—用4.75mm以下的石屑与同剂量的水泥搅拌后,人工铲撒水泥石屑混合料,用竹扫把扫入。
结论
建设混凝土和稳定的沙质砾石农村基地的关键是调整人员、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布局。施工前,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拔一支高素质的施工精英队伍。严格控制各种试验和测试,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和混合物的组成方案设计,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标准,严格控制质量控制。在此处的整个过程中,应注意及时反馈和处理信息。社会经验,只有控制人员,原材料,机械设备的质量,加强管理,精心策划施工,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工程。
参考文献:
[1]马俊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分析及压实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21.
[2]连尚承.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21.
[3]甘学超.基于抗裂性能的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研究[D].南昌工程学院,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