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信息化施工管理与工程应用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吴磊

合安高铁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文涵盖了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质量控制设计以及市政道路信息化施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实施信息化施工管理的主要措施。首先,强调了质量控制设计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性,包括设计阶段应采取的合理科学的措施。其次,讨论了市政道路信息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系统稳定性、数据质量和信息孤岛等。最后,详细介绍了信息化施工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管理流程、实行信息分类系统管理、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与协同机制。这些措施共同促进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全面信息化,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工程质量。


关键词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质量控制;措施

正文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在我国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质量控制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管理是确保市政道路工程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质量控制设计需要在设计阶段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同时,在信息化施工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如系统不稳定、数据质量低和信息孤岛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信息化施工管理措施,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

1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设计

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设计至关重要,需要在设计阶段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首先,应充分考虑工程的特点和环境要求,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其次,对于工程材料和施工工艺的选择,应基于可靠性和耐久性的考量,以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同时,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如BIM技术,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协同性。质量控制设计还需强调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与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符合设计标准。通过全方位的质量控制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长期可持续性。

2市政道路信息化施工管理常见的问题

首先,一些施工管理系统存在稳定性不足的情况,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施工现场情况,影响整体管理效果。其次,数据质量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可能由于录入错误、重复数据等原因,降低了信息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另外,信息孤岛的存在使得不同部门或系统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与协同,阻碍了施工管理的整体效率。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系统优化与升级,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并推动各个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以实现更高效、精准的市政道路信息化施工管理。

2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化施工管理的主要措施

2.1不断地建立信息化的施工管理相关流程

通过建立信息化的施工管理流程,可以实现更高效、精准的信息化施工管理。首先,建立合理的数据采集、录入和更新机制,确保施工现场的数据及时、准确地反映在管理系统中。其次,通过信息化工具对施工进度、质量、材料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控与分析,提高对施工过程的实时性把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优化协同工作流程,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作业,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此外,通过建立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为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其做出明智的决策。通过这些措施,信息化施工管理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市政道路工程的需求,提高管理效率和工程质量。

2.2要实行工程信息的分类系统管理

通过实行工程信息的分类系统管理,可以实现更有序、高效的信息化施工管理。首先,建立清晰的信息分类标准,将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进度、质量、安全等,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其次,通过信息化工具对各类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和存储,形成系统化的数据库。这样的分类系统可以使得各项信息更易于查找、更新和分享,提高信息的可用性和流通效率。同时,采用权限管理机制,确保不同级别的人员能够获取到他们所需的信息,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性。通过这种分类系统管理,实现了信息的有序化和集中化,为施工管理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持,有助于提升整体施工管理水平。

2.3加强信息化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加强信息化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是信息化施工管理的重要措施。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可以实现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全面监控和精细管理。首先,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施工现场各类设备的互联互通,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为设备状态监测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施工现场的各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提高问题的识别和解决效率,为管理者提供更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历史施工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形成经验总结,为今后的施工提供参考和优化方案。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信息化水平,也为施工管理提供了更为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

2.4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与协同机制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与协同机制是加强市政道路工程信息化施工管理的关键步骤。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不同部门、各方利益相关者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与共享。这有助于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加强团队之间的协同合作。同时,建立协同机制,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任务,促进各方之间的紧密合作。信息共享平台与协同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实现信息化施工管理的全面推进。

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不断建立信息化的施工管理流程、实行工程信息的分类系统管理、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与协同机制等主要措施,可以全面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实现更高效、精细的信息化施工管理。这些措施将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提供强大支持,适应现代市政道路工程的发展需求。

3结束语

通过对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管理的探讨,我们深入了解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质量控制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管理不仅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不断改进和引入先进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市政道路工程的需求,确保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和成功实施。在未来,我们应继续关注并不断优化这些措施,为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景兴.市政道路智能化施工管控系统架构与工程应用[J].市政技术,2023,41(11):74-80.DOI:10.19922/j.1009-7767.2023.11.074

[2]徐治国.数字信息化技术在市政道路运维管理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3,(20):108-111.

[3]吴佳辰.大数据背景下市政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2):196-198.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322064

[4]赵永.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与养护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3,8(12):210-212.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23.12.06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