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张郑

合肥工大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9

摘要

现阶段,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灌注桩后注浆这种施工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常用的技术手段,这种技术不仅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下,同时也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沉渣现象,对这种技术加以科学利用,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桩基础承载力,从而减少成本输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工程建设质量。不难发现,这种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当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增强桩基阻力、避免工程沉降、提升桩端阻力等方面。因此就需要相关施工企业充分把握住这种技术施工过程中的要点,并注意对施工过程中压浆管型号不匹配、压力速度不平衡、注浆位置发生失误等问题的控制。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


关键词

建筑工程;灌注桩施工;注浆工艺;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正文


引言

在现代建筑工程当中,通过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桩基础稳定性与承载力,而在应用过程中把握关键要点和具体流程,则能够进一步提升注浆作业精度,促进建筑工程想着规范化与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为此需要相关施工企业与人员充分认识到这种施工技术的重要价值,在建筑工程当中将其渗透到每一个施工环节内。

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概述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加固和增强。它旨在通过注入浆液,进一步巩固灌注桩的周围土体,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根据设计要求,在地下挖掘出合适的孔洞,然后在孔洞中安装钢筋笼和型腔。随后,使用特定的混凝土灌注机将混凝土注入型腔中,使其充满整个孔洞并达到所需混凝土密实度和质量。在灌注桩施工完成后,即进行注浆施工。注浆通常采用的浆液包括水泥浆、膨润土浆等,其目的是通过灌注浆液,填充孔洞周围的空隙,增强土体的连接性和一体性。注浆施工需要使用专业注浆设备,如注浆泵和管道系统。注浆泵通过泵送浆液,将浆液从泵站输送到施工现场,然后通过管道系统将浆液注入到灌注桩周围土体中。注浆过程需要保持适当的压力和流量控制,确保浆液充分填充至目标位置。在注浆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的施工监测和质量控制。监测项目可以包括注浆压力和流量、注浆浆液的成分和比例、孔隙度和密实度等。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和纠正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

2、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挑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时,使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需要确保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之间的协调。设计方案应考虑到注浆材料的特性、施工工艺以及地基的状况等因素,以保证施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实际施工中,准确控制注浆孔洞的位置是非常关键的。任何位置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注浆效果不理想或地基加固效果不一致。因此,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定位和操作,确保注浆孔洞的准确性。注浆材料的选择和配制是影响施工效果的重要因素。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注浆材料,并合理调配其比例和浓度,以满足工程的要求。同时,对于复杂地质条件或特殊工程需求,可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和研究,以确定最佳的注浆材料和配方。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的质量控制。这包括监测注浆材料的流量和压力、浆液的成分和比例等。同时,还需要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验收,以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3.1地基加固

地基加固是指在建筑工程中采取措施对地基进行强化和改善,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抗沉降性能。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其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和持久性。因此,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地基加固是一项必要且重要的工程措施。地基加固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土体加固、桩基加固和地基处理等。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地基的类型、工程环境、施工难度和经济成本等综合考虑。在土壤较松散或不稳定的区域,可以通过加固土体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常见的土体加固方法包括填筑加固、预压加固和物理加固等。填筑加固是指在原有土体上填充更稳定的材料,如砂石、碎石等;预压加固是通过加压排水的方法,使土体变得致密;物理加固则是利用钢筋网片、土工合成材料等来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桩基加固是一种将桩体嵌入地下,通过桩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加固地基的方法。常见的桩基加固方法包括灌注桩、钻孔桩和摩擦桩等。灌注桩是通过在地下先挖掘孔洞,然后灌注混凝土或注浆材料,使桩固定在土体中;钻孔桩是通过机械钻孔将钢筋笼和混凝土灌注到孔洞中;摩擦桩则是通过桩身与土体间的摩擦力来支撑和加固地基。地基处理包括地基改良和地基处理技术。地基改良可以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施工机械振动等方法,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地基处理技术则是通过对地基进行削弱、抛填、压实等手段,改变地基的性质和结构,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在进行地基加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选择适当的工程材料和工艺。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质量控制,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此外,注重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3.2注浆孔洞位置的准确性

注浆孔洞的准确位置对于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效果至关重要。准确控制注浆孔洞位置可以确保浆液完全填充孔洞周围的土体,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进行注浆施工前,需要深入分析和理解设计方案中对于注浆孔洞位置的要求。设计方案中通常会明确指出孔洞的直径、间距、深度和布置方式等,以及与周围建筑物、障碍物的关系。准确理解并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孔洞位置是成功施工的关键。为确保注浆孔洞位置的准确性,需要采用适当的测量技术。常见的测量技术包括全站仪、激光测距仪和GPS定位仪等。通过这些测量设备,可以实时获取孔洞位置的坐标数据,显著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在注浆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质量控制要求。施工规范中通常会对于注浆孔洞的位置、尺寸、间距等有明确的规定,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和调整注浆设备,确保泵送压力和流量的准确性。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验证和验收工作。通过对注浆孔洞位置进行检查和测量,验证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存在偏差或问题,需及时进行整改和修正。同时,进行现场验收,确保注浆孔洞位置的准确性得到认可。

3.3注浆材料和配比的选择

在进行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时,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和配比是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的重要环节。注浆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地基的状况进行评估。地基的类型、含水量、强度等特性会影响到注浆材料的选择。例如,对于较松散的土壤,可以选择混凝土或胶凝土注浆材料;对于含水较多的地基,可以选择化学注浆材料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不同的工程要求对注浆材料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有些工程要求注浆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渗性能,需要选择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注浆材料。有些工程则需要注浆材料具有较高的压缩强度和稳定性,以满足工程对于地基承载能力的要求。注浆施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地基的加固和改良。因此,注浆材料的选择应能有效地填充孔洞周围的土体,并与土体形成一个结实可靠的整体。注浆材料的流动性、粘度和黏性等特性会影响到注浆的效果。因此,在选择注浆材料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评估其与地基土的兼容性和流动性。在注浆施工中,应考虑注浆材料对环境的影响。选择无害、环保的注浆材料和配比是一项重要任务。例如,选择对土壤和地下水无污染的注浆材料,以及合理使用水泥等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注浆材料的选择还应考虑到施工条件和过程控制。不同的注浆材料具有不同的凝固时间和硬化特性,需要根据施工过程中的时间安排和工期要求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同时,要确保注浆材料的配比准确,通过实时的质量控制,确保注浆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4注浆施工的质量控制

注浆施工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关键。在开始施工之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明确注浆施工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案应包括注浆孔洞位置、注浆材料和配比、操作方法、施工工序等内容。技术要求应准确陈述每个施工环节的标准和要求,以便施工人员能够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施工前,应对注浆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检查包括检查注浆设备的泵浆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维护包括清洁设备、更换泵浆、检修管道等工作,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注浆施工过程中,应通过实时监测来控制注浆质量。监测项目包括注浆压力、流量、位移等参数的记录和检测。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调整和纠正措施。注浆浆液的质量也是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浆液的质量控制包括配比准确性、搅拌均匀性、流动性等方面的控制。应在施工前进行配合比试验,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同时,应定期检查浆液的流动性、黏度和胶凝时间等参数,确保其符合要求。

结束语

灌注桩后的注浆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地基加固和改良的重要环节。通过注浆施工,可以填补灌注桩与周围土体之间的空隙,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该过程中,注浆材料的选择、孔洞位置的准确性、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都至关重要。总之,灌注桩后的注浆施工是保证建筑工程地基稳定和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技术应用、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合作团队的努力,可以实现地基的加固和改良,为建筑物的安全和持久提供有效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刘鹏.建筑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2(2):201-203.

[2] 赵中云.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21(34):162-163.

[3] 陈建荣.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2(7):255-256+259.

[4] 于秀艳.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砖瓦世界,2022(16):22-24.

[5]朱晓敏.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2,18(27):18-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