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接枣树冷棚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刘光丽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054700

摘要

改接枣树冷棚技术是新型枣树栽培技术,有必要对改接枣树冷棚技术做深入研究。本文从改接换优、树形培养、促花保果、温度控制等维度,详细分析改接枣树冷棚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更多枣树栽培人员提供技术指导,推动我国枣产品生产领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改接枣树;冷棚栽培;技术要点

正文


前言在本文研究中,选择20年生的临猗梨枣作为改接树,改接早熟的早脆蜜、中熟的伏脆蜜、晚熟的冷白玉等品种。使用钢管建设双拱结构的冷棚,上方覆盖PE棚膜。在冷棚的脊部,每隔6m设置一个规格为1m×1m的通风口,冷棚下部通风口可关可开,保证冷棚内部的空气循环。从实践角度,详细分析改接枣树冷棚栽培技术的要点内容

1.改接换优技术

以往采用的改接换优技术,需要截取改接树的树干再进行嫁接。因为接口位置直径和接穗直径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接口愈合时间相对较长,新枝条不容易开张,生成的枝量偏少。在实践中,也容易发生灰暗斑螟感染风险。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采用两年制的改接换优技术。选择合适的改接树,在距离地面1.5m~1.8m的位置进行截取,促使树干萌发新枝。在次年,选择萌发新枣头枝,确认生长良好的枝条,在其基础上完成改接作业。这种两年制的改接换优技术,接口拥有更快的愈合速度,在预防灰暗斑螟方面有较好的表现。如果在新枝条上,选择更多改接位置,枝条角度更容易开张,方便后续的拉枝整形作业。而且,改接早熟拥有更多的枝量,树体生长量也会有所提升。基本在完成改接作业后,当年就可以发育成主枝结构,加快改接早熟的树冠恢复速度[1]

2.树形培养技术

在改接换优技术的基础上,完成改接枣树的树形培养工作,将改接枣树高度保持在2m~2.5m之间即可。在改接枣树的主干0.8m~1.6m距离内,保留5个~8个主枝。如果在改接过程中,发现缺枝问题,需要选择扭枝、拉枝等位置,进行枝条补充。对于改接枣树的主枝长度,则要以实际行株距做合理控制。在本文案例中,改接树的行株距为3m×2.5m,参考1.7m的标准,保留改接枣树主枝长度。对于改接枣树的主枝,还需要保证没有侧枝,确保改接枣树的树形可以顺利发育为开心形。又因为冷棚设置可以为改接枣树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与湿度,具有防风保护的特性,在完成改接作业的当年,改接枣树的生长枝就可以发育到1.6m~2m。所以,需要保留12个~15个生长健康的二次枝,做相应的摘心处理,配合拉枝工作,能够保障改接枣树的产量。在多次实践中,可以确认在当年生长季,改接枣树的生长枝发育到50cm时,通过竹竿开张枝条角度,做相应的方向固定,改接枣树树冠会逐渐扩大,降低长势,增加坐果率与产果量。树形培养技术也可以减少改接枣树抹芽程序,有效节约人力成本,增加枣产品经济效益[2]

3.促花保果技术

在完成改接作业的次年,改接枣树树冠基本成形,要将重心放在提高枣产量方面。在改接枣树的生长期,对抹除新生生长枝,为开花、结果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降低落果率;在改接枣树的盛花期,需要使用1000倍液的赤霉素,均匀喷施2次,可以和叶面肥一并使用。根据盛花期天气情况,向种植区域进行喷水,确保冷棚设施内部拥有70%的空气相对湿度条件。对于改接枣树的结果枝做摘心处理,也可以考虑梳枝或做环割处理。这几种促花保果方法都可以提升改接枣树的坐果率,可以考虑综合使用。在实践中,如果是幼龄枝或幼树,可以考虑使用2次~3次的环割处理,降低对树枝与改接枣树的损伤。对于结果枝摘心处理,如果是长势偏旺、结果枝偏长的早熟迎秋红,在提升坐果率方面表现较为良好。

又因为冷棚设施为改接枣树提供保护,所以改接枣树的花期不会受到自然气候的过多因素,拥有坐果稳定、结果量大的特点但是,冷棚设施会遮挡自然光,导致内部的光照强度偏弱,如果没有做好水肥管理,很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落花落果现象,降低改接枣树的单果重量,影响枣产品质量。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做好枣产品产量的控制工作。可以考虑使用疏果技术,早熟的早脆蜜与中熟的伏脆蜜,每个结果枝保留3个~4个果;晚熟的冷白玉,每个结果枝保留2个~3个果。对改接枣树做疏果处理后,果的平均增重可达3g。在进行肥水管理时,可以在完成改接处理的当年,在秋季落叶后,以坑施方式,施加足够量的腐熟基肥,提升种植区域的有机质含量,并要求灌足冻水。在次年萌芽之前,对种植区域进行1次浇灌,要求浇足浇透;在果实发育期,要每隔10天,进行1次地面灌水,配合300倍磷酸二氢钾一并使用;在白熟期,需要以0.5kg~0.75kg/棵的用量施撒硫酸钾;在地面灌水期,需要使用300倍的磷酸二氢钾,以每周1次的频率,连续喷施4次~6次;当果实进入着色阶段,终止灌水、追肥等行为[3]

4.温度控制技术

地温是改接枣树冷棚栽培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本文案例中,种植区域在2月中旬左右,地温会逐渐提升,在3月上旬基本可以保持5℃,此时的冷棚设施内部地温平均温度约为10℃,冷棚设施内部温度会继续提升,可以为改接枣树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问题。如果在冷棚设施内部铺设地膜,或是在改接枣树根部铺设地布,或是在冷棚设施根部覆盖棉被,在2月上旬左右,地温即可上升至0℃,在2月下旬左右,冷棚设施地温基本可以保持5℃,能够有效降低冻土层厚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2月下旬,进行扣棚作业。如果没有遇到冰雹、飓风等特殊天气,冷棚设施内部基本可以为改接枣树提供催芽所需的温度[4]。在扣棚后的1个月,改接枣树开始萌芽,在5月中旬即可达到盛花期。对于早熟的早脆蜜,会在7月末成熟;中熟的伏脆蜜,会在8月上旬成熟;晚熟的冷白玉,会在9月上旬成熟。相比于传统的露地枣树栽培技术,改接枣树冷棚栽培技术可以将果实的成熟提前20d~30d。

除关注地温外,也需要注意冷棚设施的通风换气工作。如果冷棚设施内部温度过高、通风不通畅,容易出现日灼、缩果等现象,需要根据改接枣树的生长需求、天气情况,做好通风工作,合理控制冷棚设施内部的温度与湿度。在夜间地温大于6℃,可以将用于保温的棉被去除;在发芽期,如果冷棚设施内部温度超过25℃,需要打开脊部通风口,将温度保持在25℃~30℃之间,夜间温度保持在10℃~12℃;对于花期,则要在冷棚设施内部温度超过30℃时,再打开脊部通风口;对于生长期,如果夜间地温超过15℃,需要将冷棚设施的脊部与下部通风口全部打开;对于果实成熟期,则要以天气情况为准,通过关闭脊部通风口的方式,减少雨水对果实的干扰,合理预防裂果。

结语在应用改接枣树冷棚栽培技术时,需要详细分析枣树品种、当地气候条件等内容,结合本文理论内容,设计一套内容完善的栽培方案。在方案执行过程中,做好改接品种选择,关注树形培养工作,提升枣树营养物质积累质量,合理控制冷棚设施温度,提升枣树产量。希望更多枣树栽培人员可以对改接枣树冷棚栽培技术展开更全面的研究,为我国枣产品市场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孙凤萍.枣树嫁接繁育技术[J].山西林业,2021,(04):30-31.

[2]柴宏伟.酸枣嫁接大枣枣树病虫害药剂防治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21,(03):17-18.

[3]闫凤玉,王旭,吴素桢.浅谈太行山区野生酸枣嫁接大枣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21,(04):12-13.

[4]杨国荣,刘淼,聂书海.山地盛果期劣质枣树改接换优关键技术[J].河北果树,2021,(04):5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