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庄莉莉 姜兴冰 张洋 叶林海 李佳木

身份证号码320305198612140821

摘要

在建筑项目实施期间,混凝土建材的质量至关重要。不过,施工部门在实际作业期间,会受到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质量降低、裂缝现象频发等,严重威胁建筑项目的安全稳定性。针对这一难题,建筑施工方务必要强化对混凝土材料的管控程度,及时处理混凝土材质上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建筑工程能够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分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关键词

施工;混凝土裂缝;原因及对策

正文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处理其中的混凝土裂缝难题,裂缝现象不但会导致建筑工程的不美观,同时还会影响到深层的结构,情形严重时还会诱发一系列的垮塌现象,所以,建筑施工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都要提升对当前项目的认知程度,不断学习新型的工程理念,改善施工工艺,在日常施工中要强化项目的巡查,最终提升建筑项目的质量水平。

1、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性无法低估。混凝土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在建筑物的结构、功能和美观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混凝土作为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材料之一,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优质的混凝土能够提供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建筑物能够承受设计荷载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并有效防止发生结构失效和倒塌。高质量的混凝土能够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优质混凝土具有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能,能够抵御日常使用中的各种侵蚀,如水、化学物质、气候变化等。通过确保混凝土质量,能够减少维修和修复的频率和成本。混凝土在建筑物中不仅起到支撑结构的作用,还能够提供其他功能,如隔热、隔音、防火等。优质的混凝土能够满足建筑物对这些功能性能的要求,提高住宅、商业和公共建筑的舒适性和使用体验。良好的混凝土质量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高质量的混凝土容易施工、浇注和振捣,减少因混凝土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施工延误和重复作业的情况,同时也减小了工程风险和返工的可能性。

2、常见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成因

2.1混凝土温度因素分析

在建筑工程实施期间,考虑到混凝土材料本身材质的原因,其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问题。而混凝土材料受到温度方面的影响,会促使项目工程的结构及性能发生变化,较为常见的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纹。如果在施工前期未充分注意到由于混凝土材料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收缩膨胀,那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中后期混凝土材料就会产生不同的温度差异,进而使整个土方和建筑材料的施工膨胀性能加深,同时混凝土的收缩膨胀也会逐步扩展,造成整体结构开裂,影响工程建设质量。

2.2收缩裂缝

在工程作业期间,不可避免出现收缩裂缝现象,会出现在混凝土凝固既定周期滞后,或者是在混凝土浇筑结束的7d之后。由于自身材料中水分蒸发情况不同,所以收缩裂缝的大小也各不相同。另外,由于施工现场的外界因素和外加剂材料的影响,会加速混凝土材料内部水分的流失,使其表面变得干燥,由此导致混凝土材料表层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进而导制工程项目结构出现裂缝。

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通病对策

3.1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

混凝土的温度是影响其性能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混凝土的温度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多种问题,如裂缝、气孔、早期脱水收缩等。因此,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对于保证混凝土质量、增加工程安全性和提高施工效率至关重要。混凝土的高温会导致脱水速度过快,更容易引起裂缝的产生。高温下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速度加快,而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会膨胀,形成内部应力,从而产生裂缝。在混凝土浇注前,喷洒适量的水进行预冷。选择适当的浇注时间,在天气较凉爽时或日照弱的时段进行施工。采用遮阳板和防晒网保护混凝土表面,减少直射阳光照射。使用冷却混凝土的方式,如冷却剂、冷却水等,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的低温也会对其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缓慢,硬化速度减慢,延长施工工期。低温还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使得混凝土易受冻融循环的影响,导致出现裂缝和破坏。在配合比设计阶段,增加适量的水泥和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硬化速度。使用加热的骨料和水,使混凝土的初始温度较高。使用保温材料,如绝热毯或保温罩,覆盖混凝土结构,减少热量散失。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需要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计划和预测,并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混凝土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有助于提高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整体质量,同时减少施工期间的问题和风险。在建筑工程中,相关方面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温度控制,并执行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的持久性。

3.2做好物料管理工作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物料管理是确保施工进展和质量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物料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并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根据项目的施工计划和进度,提前编制物料采购计划,预估所需物料的数量和时间。考虑物料的交货时间、供应商可靠性和价格因素,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设立专门的物料仓库或存储区域,对物料进行分类和标识,确保易于查找和管理。根据物料的特性和规格,确定适当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预防和保护物料,采取措施避免损坏、受潮、污染等问题。对进入工地的物料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符合质量和规格要求。进行入库登记,记录物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信息,建立物料台账。

3.3加强对沉降缝的控制

沉降缝是建筑物中允许地板或墙体发生一定沉降而不造成结构破坏的设计和施工缝隙。它在建筑物的使用期内发挥重要作用,能有效减少由于温度变化、荷载承载等原因引起的裂缝和变形。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特性,结合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制定合理的沉降缝布置方案。根据土质条件、周围环境等因素,对沉降缝的位置、长度和密度进行合理设定。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合理划定沉降缝的位置和大小,确保其与结构连接良好。采取适当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以确保沉降缝的准确性和质量。在建设过程中,实时监测沉降缝的变化和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合理调整沉降缝的布置和尺寸,以适应实际情况,并确保其维持在可控范围内。通过加强对沉降缝的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荷载承载等因素引起的裂缝和变形,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和外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合理规划和布置沉降缝,将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维护便捷性。因此,在建筑项目中,加强对沉降缝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在设计、施工和维护阶段都予以重视和执行。

结束语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它们的发生。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提高对混凝土质量问题的认识,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追求高品质和持续改进,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安全、可靠的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洪瑞.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2,7(11):263-265.

[2] 钱芳芳.建筑材料中的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和绿色材料[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22,51(4):157-159.

[3] 陆智斐.固废新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循环利用[J].合成材料老化与用,2022,51(3):177-179.

[4] 彭金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J].科技与创新,2021(23):153-154.

[5]刘洋.浅谈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3):34-3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