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技术创新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霍立民

北京华城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

在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工程建设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工程规模越来越大,钢筋混凝土被越来越多地用作结构的框架,而钢筋是结构“骨架”中的精华,因此,钢筋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关键问题。由于一些工程的设计不完善,加上施工企业的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不善,工人们盲目地进行施工,导致了一些钢筋工程在制作和安装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使工程的建设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很坏的社会反响。文章就建设工程中的钢筋质量管理和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关键词

工程建设;钢筋工程;管理;质量;防治措施

正文


1 加强建筑工程钢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的高层建筑,由于其建设的规模较大,建设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中,钢筋工程是最重要的一环。钢筋工程作为整个建设工程的“骨骼”,起到了支撑作用。高质量的建设工程,不但在后期具有更长的使用年限,而且整体的功能也更强,可以更好地适应当代人们对住宅建设的更高需求。

2 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的质量管理重点

2.1 质量控制

为了有效地防止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质量不合格、假冒伪劣或规格不符的钢筋,在采购钢筋时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首先,要仔细审查钢筋生产厂家的资质,核实其信誉和合法经营状况。同时,对钢筋的材料和规格也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其符合项目的技术要求。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要确保钢筋的外观没有受损,不能出现裂缝、磨损、划痕、污渍或粘有颗粒物等问题。在钢筋运抵工地之前,必须进行仔细的检验,确保每根钢筋的质量和规格都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此外,要求有正确、真实的生产批次、出厂日期等相关凭证,以确保钢筋的真实来源和生产过程。这样的严格控制措施有助于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2 钢筋验收与操作

在钢筋进入工地存放仓库前,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分类和验收,对钢筋的规格要进行严格的检验,按照每一束钢筋的标识、种类等,对其进行适当、合理的分类,并且要有清晰的标识。在输送钢条时,应选用与钢条长度相匹配的运梁车,并注意搬运和搬运。在钢筋生产中,应强化操作人员的素质,强化员工的培训与审核,保证员工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在钢筋的安装方面,还要挑选有经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图纸上的说明和要求来进行施工作业。在竣工验收时,尤其要重视不均匀补强,对不同尺寸的钢筋进行严格核查,并做好检验工作。

3钢筋工程主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3.1、节点处钢筋锚固长度偏短,节点内及周边钢筋间横向间距不足、位置错乱

现有的钢筋绑扎主要靠手工操作,但受到人的身高、体能、技术等因素的限制。这导致在实际施工中安装质量较大、弯锚长度较长的钢筋变得困难,可能导致安装位置和间距不规范。节点处钢筋设计密集,可能出现安装位置偏差的问题,包括技术疏忽、场下料工人的疏忽和现场操作不规范等因素。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柱梁处节点钢筋无法正确安装,从而影响混凝土质量和结构强度。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优化钢筋设计,可以根据需要减少钢筋根数、增加钢筋直径或者使用高强度的钢筋。在施工中,需要加强质量和技术管理,确保技术人员理解设计意图,并对作业班组进行充分的技术培训。此外,需要清晰区分各种受力钢筋的主次关系,优先考虑主要受力钢筋的位置,次要钢筋可以适当避让,最后再考虑箍筋的安排,以合理解决设计图中钢筋间位置矛盾的情况。

窗体顶端

4.2、梁柱节点处柱箍筋漏设或箍筋间距偏大、位置凌乱

梁柱节点的钢筋通常布置较密集,导致柱箍筋难以设置。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工序安排不当或施工人员图便捷,常出现柱箍筋漏设或位置混乱的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焊接整体箍筋笼的方法。即,在柱梁节点加密区域,使用竖向钢筋将柱箍筋焊接成上下两端开口的笼状整体。对于梁高度不超过1米的结构梁板,可在梁板模板安装完成后,按设计要求先放置交叉处主梁底钢筋,然后放置整体钢筋笼,最后穿入箍筋笼内梁钢筋,完成梁钢筋的绑扎。随后逐步卸掉梁底钢筋的临时支撑,确保柱箍筋笼进入设计位置,最后进行板钢筋的绑扎。对于梁高度超过1米的结构梁板,可先安装梁底模板,然后同时绑扎节点柱箍筋笼和梁钢筋,接着安装梁侧模板及板模板,最终完成板钢筋的绑扎。

4.3、基础钢筋笼面层钢筋超高

由于钢筋笼尺寸偏大,预留保护层不足,以及钢筋笼下桩头凿(切)除高度不足,导致基础钢筋笼面层的标高偏高,进而使整个地下室底板结构面层标高超出标准。在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控制截桩或凿桩头的标高,确保在满足验收规范允许偏差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标高。在钢筋翻样时,要考虑钢筋之间重叠交叉处尺寸的扣除,并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加工精度。

4.4、混凝土垫块(条)强度不足发生破碎致钢筋无保护层或保护层厚度不足

目前使用的梁底钢筋保护层混凝土垫块(条)主要采用预制场批量生产的成品。然而,由于预制周期短、养护不足等原因,这些预制的混凝土垫块(条)通常存在抗压强度不足的问题,基本上在C20以下。梁底垫块(条)在梁钢筋自重和施工荷载的作用下可能发生破碎。根据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为满足要求的强度,垫块(条)的强度应该在C40以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施工中需要提前采购强度在C40以上的垫块(条)材料,与材料供应商明确相关要求。另一种解决方法是在施工现场提前进行自制预制,确保混凝土有足够的养护时间,以满足强度的要求。

5结束语

总的来说,钢筋材料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确保工程结构安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钢筋分项工程在整个项目中占据相当大的造价比例,因此强化对钢筋分项工程的施工管理,进行技术分析和深入研究,并精心实施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对于确保工程结构的高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建筑物整体品质,也是对工程安全和可持续性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3]胡浩明.浅析建筑工程中钢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现代装饰(理论),2011,03:204.

[4]部英.浅论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的必要性与监理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7(0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