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正文
引言:深基坑支护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施工技术,它在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安全和提高工程质量方面具有关键作用。而且,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深的地下开挖,这对基坑支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基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对保障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和推动工程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一)保障施工安全
保障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方面,因为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如地质灾害、土体塌方以及地下水涌入等,而合理应用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这些风险,进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一方面,支护技术可以控制基坑土体的变形和沉降,减少对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土体变形,防止基坑侧壁坍塌和地面沉降。这样可以确保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支护技术可以有效处理地下水问题。深基坑施工常常面临着地下水位高、地下水压力大的情况。合理应用支护技术可以通过设置防渗措施、施工井等方式,有效控制地下水的涌入和压力,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这不仅保护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也保障了周围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安全[1]。
(二)提高工程质量
深基坑施工是确保建筑物地下结构稳定的关键环节,支护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的好坏。具体表现在于,第一,支护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基坑的变形和沉降。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土体的挖掘和施工负荷的作用,基坑周围的土体往往会发生变形和沉降。如果变形和沉降超过了允许范围,会对周围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工程安全事故。而合理应用支护技术,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和施工方式,控制基坑的变形和沉降,确保地下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第二,支护技术可以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保证施工工艺的顺利进行。深基坑施工往往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而且施工过程中面临着高水位、软土等复杂地质条件。合理应用支护技术可以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如排水设施、工作平台等,有利于施工人员的操作和施工工艺的实施。这样可以提高施工的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质量隐患,对保证建筑物地下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和使用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2]。
(三)提高工程效率
深基坑施工是一个复杂而费时的过程,合理应用支护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从而缩短工期、降低成本。首先,在深基坑施工中,施工空间受限,地下水位高、土层软弱等地质条件常常给施工带来困难。合理应用支护技术可以通过设置工作平台、排水设施等,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条件,减少施工中的阻力和障碍,提高施工效率。其次支护技术可以提供快速施工和解体的方法。深基坑施工中,支护结构的安装和拆除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合理应用支护技术可以选择具有快速装拆特点的支护结构,如钢支撑、预制板等,可以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此外,支护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供一些特殊的施工方法,如冻结法、地下连续墙法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效率,对于建筑工程的投资回报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3]。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实施前期勘查和设计
前期勘查可以详细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和土质特性,勘查信息对于制定合理的支护设计以及施工方案至关重要,能够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地质问题而导致工程事故。而前期设计可以根据勘查得到的信息确定合适的支护结构类型和尺寸,进而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由此,在实施前期勘查和设计方面,首先,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和土质特性,包括岩土层分布、岩性、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土壤类型和含水层等。通过地质勘察,可以确定基坑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为支护设计提供依据。重点进行地下水勘查,了解地下水位的深度、变化情况以及渗透性。其次,根据地质勘察和工程要求,确定合适的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案。支护结构设计应考虑地质条件、土壤类型、地下水位等因素,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相关参数的计算,如地基承载力、地下水压力、土体的抗剪强度等。这些参数的计算可以确定支护结构的尺寸和材料的选择。最后,根据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包括施工顺序、支护结构的安装和拆除方法、预制构件的制作和安装等。施工工艺设计应考虑施工的安全性、工期和成本等因素,以此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4]。
(二)选择适当的支护结构
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土壤和岩石的自重、水压力以及邻近结构的荷载等都会对基坑边坡产生巨大的侧压力。选择适当的支护结构可以有效地抵抗侧压力,保障工人和施工过程的安全。由此,在选择适当的支护结构方面,应考虑以下因素:第一,地质条件是选择支护结构的基础。需要了解地下的土层和岩层情况,包括岩石的类型、土壤的稳定性和可塑性等。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例如悬臂墙、桩墙、锚杆支护等。第二,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压力对于支护结构的选择和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地下水位较高或地下水压力较大,需要选择具有防水功能的支护结构,例如水泥浆墙、水泥搅拌桩等。第三,周边环境也是选择支护结构的考虑因素之一。如果周边有建筑物、管道、道路等,需要选择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的支护结构,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此确保支护结构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5]。
(三)合理安排施工的顺序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可以确保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连贯性和顺畅性,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和停顿,从而提高施工进度。同时,施工顺序的合理安排可以使各个施工环节之间形成相互依赖关系,有利于整个施工过程的高效进行。由此,在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方面。首先,在开始深基坑支护施工之前,需要对地下水进行处理,以降低地下水位并控制地下水的压力。其次,施工开始后,首先进行土方开挖工作。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开挖方式(如机械开挖、爆破开挖等),并按照一定的施工步骤进行土方开挖。同时,进行支护结构的施工。这包括钢支撑、锚杆、土钉墙、桩基等各种支护结构的安装和固结。最后,支护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工作。回填土方要求均匀、稳定,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固结和加固。回填完成后,进行地下管线的施工。这包括给排水管道、电缆等的安装和铺设。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完成后,需对周边环境进行恢复和修复,保证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深入了解了深基坑支护的重要性和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深刻认识到深基坑支护对于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希望通过本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为建筑工程的发展贡献力量。也希望能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发展,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党剑文. 土建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要点及管理探索[J]. 建材与装饰,2023,19(15):114-116.
[2] 王海建.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运用探讨[J]. 建材发展导向,2023,21(14):135-138.
[3] 常斌. 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J]. 建材发展导向(上),2023,21(2):115-117.
[4] 李智. 建筑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安全问题探讨[J]. 中国住宅设施,2023(6):101-103.
[5] 卢恒.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23,19(11):1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