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措施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罗江波

蒙山县水利局 广西省梧州市 546700

摘要

不同类型的水库和水利工程的兴建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然而,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常常伴随着各种类型的水利地质灾害的发生,这些灾害会对水利设施和周边环境带来严重的威胁。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水利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从自然灾害、人为因素和相互作用灾害等多个层面出发,运用实践技术手段,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效果。本文针对水利建设中存在的地质灾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旨在降低这些灾害对水利工程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

水库水利;地质灾害;措施

正文


引言

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水库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不仅能够为农业、工业和城市供水提供可靠的水源,还可以有效调控洪水、发电、灌溉农田等多种功能。然而,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地质灾害问题一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往往伴随着水利工程的兴建和运行,给水库、水坝以及周边地区的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这些灾害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危及生态环境。因此,水利工程技术工作者迫切需要寻找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综合措施,以减轻地质灾害对水利工程的不利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水库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措施,包括勘察评估、工程设计和施工、监测预警、定期维护和应急预案等多个方面。我们将从多层面出发,寻求综合性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水库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做出贡献。

1 水库水利工程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

水库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通常包括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首先,水库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质岩性和地下水位等因素会对地质稳定性产生影响,尤其是地质构造断裂、断层和褶皱等地质异常现象,容易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其次,大规模的水库蓄水以及长期的水位变化,会导致周围地层的应力分布发生改变,从而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此外,降雨、地震等自然因素也可能触发地质灾害,特别是在水库工程地区,这些外部因素可能加剧地质灾害的风险。因此,水库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的形成通常是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有效应对和减轻潜在风险,必须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和科学管理措施的实施。

2水利工程的地质灾害现状与特征

水利工程的地质灾害现状与特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运行。当前,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的现状呈现出以下特征:首先,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的频发性和严重性明显增加。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以及自然地质条件的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上升。特别是在一些地质灾害多发区域,水利工程常受到严重冲击。其次,地质灾害类型多样化。水库、水坝、渠道、排水系统等水利工程受到的地质灾害包括但不限于滑坡、泥石流、地震、岩溶塌陷等。不同类型的灾害对工程设施的影响各异,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另外,地质灾害对水利工程的危害性增强。由于水利工程通常位于山区、河谷等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域,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其危害程度可能极大,包括损坏工程设施、威胁人员生命安全、破坏水资源管理等。此外,地质灾害的预测和监测技术不断进步。现代技术的发展,如卫星遥感、地下水位监测、地震预警系统等,使得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测更加准确和及时,有助于采取预防措施。总的来说,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的现状呈现出多样化、频发性增加和危害性加大等特征。因此,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运行,必须采取综合性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高对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识别和预测能力,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

3水库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措施

3.1加强地质勘察和评估

水库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步骤之一是进行地质勘察和评估。地质勘察是在工程启动之前进行的首要工作,其重要性不可低估。在进行地质勘察时,需要对工程区域的地质特征、地貌、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情况等进行详尽调查和研究。这包括地质地貌图、地质剖面、地下水位分布、地震活动性等方面的数据收集。通过勘察,可以全面了解工程区域的地质情况,包括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此外,还需要进行工程区域的水文地质分析,以评估地下水位变化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地质勘察的目标是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有助于确定工程的地理位置,选择安全的建设区域。综上所述,地质勘察和评估是水库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安全运行,降低潜在地质灾害风险至关重要。

3.2合理的施工和工程设计

水库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另一重要环节是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这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在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需要采用抗灾设计标准。特别是在地震多发地区,工程应根据地质情况和历史地震数据采用抗震设计,确保工程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稳定。此外,对于可能受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的工程,应采用相应的地质防灾措施,如加固工程结构、增加支撑和防护措施。其次,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质量。选择高质量的建筑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符合工程设计和规范要求。特别是在与地质灾害有关的部位,需要加强监督和质量检查,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瑕疵和隐患此外,合理的工程布局也是重要的一环。避免建设在潜在地质灾害风险区域,选择地理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进行工程布局。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工程控制措施,如土石方工程和支撑结构,以增强工程的稳定性。

3.3建立健全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水库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建立健全的监测和预警系统。这个系统有助于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及时预警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水库和周边地区的安全。首先,建立多层次的监测网络。这包括地震监测、滑坡监测、泥石流监测、地下水位监测等多个方面的监测点,覆盖工程周边的潜在灾害源区域。这些监测点应该布置在关键位置,以实现全面的地质灾害监测。其次,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仪器设备。应用卫星遥感、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地震仪器等现代技术,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实时数据传输和分析系统也是必要的,以便及时获取和分析监测结果。

3.4定期维护和检查

水库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定期维护和检查。这一措施旨在确保已建成的水利工程设施的持续安全运行,预防潜在的地质灾害,保障水库及周边地区的安全。定期维护和检查包括以下要点:首先,制定维护计划。在工程建成后,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周期和任务。这计划应包括对水库、坝体、泄洪设施、防渗工程等各个部分的维护需求,确保全面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定期巡查和检查工程设施。定期派遣专业人员进行水库水利工程的巡查和检查,以发现潜在问题和损坏。这包括检查工程结构的完整性、观察地质条件的变化、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等。

结束语

总的来说,水库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措施的综合应用是确保水资源管理和社区安全的关键之一。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地质勘察和评估、工程设计和施工、监测和预警系统、定期维护和检查等多个方面的关键措施,以降低水库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的风险。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工程设施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还有助于保护周边环境和社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小连,张文炤,姚倩,等.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J].中州煤炭,2020,042(009):33-36.

[2]胡瑞林、陈平、庄茂国、高文伟、隋皓月、罗冠枝、高玮、潘尚涛."坡长制斜坡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的建立与技术要点[J].工程地质学报,2020,28(4):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