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处理实践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余显扬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兰溪市 321100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为建筑施工产业发展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使得很多先进技术在施工中得到应用。在变形缝施工技术帮助下,能够让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效果变得更加稳定,还能提升主体施工质量。因此,实际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之中,相关人员需要提升对变形缝问题的关注度,保证变形缝施工质量得到合理控制。所以相关人员应做好整个施工结构中变形缝问题的控制,避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出现更多问题。


关键词

建筑工程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处理实践

正文


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建筑数量、投资建设规模呈现逐年上涨趋势,再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涌现出来很多新型、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水平强的施工技术,为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其中,变形缝施工技术作为房建工程施工结构中的重要施工技术,能够为房建施工品质提供重要保障,它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会对房建工程结构稳定性和建筑物的使用安全、使用年限产生直接影响。只有提高变形缝施工质量,才能使得地基沉降、温度应力、地震等因素对房屋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大大降低,有效控制影响范围,确保房屋建筑的使用安全。

1变形缝的作用

从以往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了解到,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均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常见影响因素包括温度变化、地基受外力影响以及地震等等,该类问题主要作用于建筑物内部结构,增加建筑物变形的可能性,其中还包括以下肉眼难以察觉的问题,如建筑物内部附件应力等等,倘若相关人员不能在短时间内将这些问题解决,很容易导致建筑物安全性能下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为了避免该类问题出现,相关企业在施工时,对变形缝施工工艺进行应用,针对建筑物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设置变形缝,当建筑物沉降等现象发生后,能够尽可能避免其他结构出现变化,提升建筑物主体结构稳定性,这也是现阶段建筑施工中的常用手段之一。针对变形缝设计,相关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最佳的变形缝施工计划,对于变形缝之间的距离设定,往往集中在70到100mm范围内,对于变形缝设计数量,同样也要保证合理性,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只有这样,才能让建筑物不受到其他应力作用的影响,更为的维护建筑物整体质量

2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类型

2.1沉降缝

进行房建工程施工时,如果房建工程具有较大的建设长度,施工区域的土质条件、周围环境条件等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就需要考虑到不均匀沉降的安全隐患。一旦房屋建筑出现不均匀沉降,结构应力超过最大极限值,房屋建筑就会出现裂缝、倾斜、严重破坏等质量问题,危害性较大。因此,施工企业就需要对施工区域的土质条件进行分析,对沉降缝位置进行科学合理设计,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从而有效控制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发生。

2.2抗震缝

在部分地区很容易出现地震灾害,如果建筑物本身缺乏良好的抗震性能,很容易出现建筑物塌陷事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如果两个建筑物的距离相隔很近,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在水平作用力的影响下,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会发生位移,出现相互挤压、碰撞的情况,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因此,进行房建工程施工时,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原则科学合理设计抗震缝,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3伸缩缝

对于伸缩缝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免因建筑物变形而引发的建筑物挤压问题,从建筑材料自身角度来说,具备明显的热胀冷缩特性,当周围温度出现变化后,会导致材料变形,此时,建筑物部分结构会受到挤压。在伸缩缝帮助下,能够让该类挤压问题得到合理规避。

3建筑工程结构变形缝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1模板存在变形、膨胀等问题

实际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变形缝施工任务的执行,模板应用必不可少。但从具体施工操作角度来说,模板变形、膨胀等问题极为常见。受此影响,结构变形缝施工质量难以达到预期,不利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维护。

3.2变形缝内涨出的混凝土不易凿除

截至目前,建筑工程变形缝施工操作在执行时,其内部涨出的混凝土凝结速度较快,这也大大提升了凿除工作的开展难度,该问题也是变形缝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之一。为了避免该类情况出现,相关人员在执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任务时,应把控好混凝土浇灌流程,提升混凝土使用的科学性及合理性,避免为变形缝施工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4建筑工程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要点

4.1预埋钢筋和设置钢筋平台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在结构中预埋钢筋便于后续的施工作业。工程预埋使用标准HPB400Φ16的钢筋,预埋过程中钢筋露出墙面的长度需要达到50mm。同时,预埋钢筋过程中要求钢筋顶板表面的高度达到100mm,且钢筋间的距离需要保持在400mm。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总量相对较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存在支撑平台完成后续的施工作业。同时,装配式施工过程中需要大批量的安装以及拆除模板,模板安装以及拆除过程中钢筋平台能够提供较为有效的支撑,使得施工得以顺利完成。

4.2撑条施工

建筑工程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的执行,容易遇到变形缝两侧结构不一致的现象,此时,在撑条施工技术方式的选择上,同样也要保持一定差异。例如,在梁的侧模支模任务开展时,工作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模板的合理设计,随后将撑条放置到梁结构之中,通过小钉保证撑条与梁侧模之间处于良好的固定状态,再借助于木楔来提升撑条的支撑性。模板拆除方面,工作人员首先要将钉子取出,其次是木楔以及撑条的拆除。

4.3混凝土浇筑

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前需要首先对模具进行检查,检查木质模具是否存在缝隙,保证模具不存在任何缝隙即浇筑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漏浆情况时才能够进行浇筑。正式开始浇筑前需要使用空压机以及吸尘器对模具进行彻底清理,避免杂物灰尘等残留。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由施工人员全程现场监控钢筋以及模板的变化情况。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形成部分落地灰,浇筑作业阶段需要及时收集落地灰便于进行二次使用;浇筑产生的污垢等同样需要在浇筑作业完成后得到及时全面的清理。

结语

总的来说,变形缝施工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相关企业应保证房屋建筑工程变形缝施工工艺得到完整维护,重点关注施工时容易出现的问题类型,设定完善的解决计划,确保施工变形缝处理效果满足建筑工程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谢玲.房建工程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探讨[J].建设科技,2022(18):69-71+75.

[2]彭杰,杨世廷,李河玉,刘彬.工程结构变形和应变监测技术研究综述[J].智能建筑,2022(08):47-5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