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养护中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
摘要
关键词
高速公路,施工技术,道路养护
正文
一、 施工工艺
在对高速公路进行养护时,应用超薄罩面技术,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前,需对高速公路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检测,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及规范开展施工作业,同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沥青混合料的类型。
第二,做好材料选择工作。施工材料必须严格按照标准选择和购买,尤其是沥青混合料的种类和规格,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控制。
第三,加强配合比设计工作。在完成原材料采购后,需对其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检测。若发现质量问题或不合格材料时,应及时处理和更换,确保配配合比设计的流程第四,做好摊铺作业。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摊铺速度和厚度,并保持良好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摊铺机在运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匀速前进状态,确保摊铺机摊铺厚度与路面结构层的厚度相符合;摊铺机摊铺完成后应及时对路面进行清扫工作。当高速公路出现车辙、裂缝、拥包等病害时应及时使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对其进行修补;当高速公路出现表面坑槽、网裂等病害时应及时使用热拌沥青混合料修补;当高速公路出现严重病害或路面平整度差时应及时使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对其进行修补;当高速公路出现局部拥包及时使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对其进行修补;当高速公路出现严重的车辙、裂缝等病害时应及时使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对其进行修补;当高速公路出现严重的坑槽及时使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对其进行修补;当高速公路出现严重的裂缝或坑槽等病害时应及时使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对其进行修补。
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对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质量进行控制和检测,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做好现场温度控制工作。同时还需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还需做好原材料的控制工作以及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环节的管理工作,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二、 原材料要求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原有路面,避免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进行二次破碎,这将对后续路面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旧沥青路面上实施超薄磨耗层技术,通常采用的沥青为改性沥青,而改性沥青中的石油类物质含量较高,可使其粘度、粘度指数等指标得到提升。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原材料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以保证超薄磨耗层的施工质量。
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应重点关注原材料质量要求。应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粘结力等特性,可使混合料具有较好的和易性、粘聚性等性能。具体而言,可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纤维,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等。同时,可在混合料中掺入适量的矿粉以改善其级配和增加其密实度。而要想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还应对所用集料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具有较好的强度、磨耗值以及针片状含量等指标。
三、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指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铺筑厚度为3~5 cm的超薄罩面,通过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和优化,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抗水损害性能以及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满足对施工温度和环保要求。其配合比设计主要包括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设计空隙率、矿料级配等。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1)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设计。通常情况下,工程技术人员会根据实际需要采用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等方法来确定最佳油石比,同时利用相关检测设备对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密度等进行检测。通过对施工环境和实际应用需求等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油石比的范围在4.0%~7.0%之间,以保证公路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2)矿料级配设计。通常情况下,工程技术人员会通过筛分试验来确定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和细集料的体积配比,根据矿料级配设计要求确定合理的集料数量,并通过筛分试验来确定细集料、矿粉、沥青等材料的最佳掺量。在保证矿料级配合理的前提下,减少粗集料用量,提高细集料比例。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选择细集料时要尽量选择表面粗糙、摩擦系数大、易于压实和密实度高的材料。
(3)沥青用量设计。
一般情况下,工程技术人员会采用马歇尔法、车辙试验等方法来确定最佳沥青用量范围,同时确保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当施工过程中出现空隙率过大、沥青膜厚度偏薄等问题时,要及时对混合料进行调整,确保施工质量。
混合料级配是影响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级配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混合料空隙率偏高或者偏低,导致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不佳、抗水损害性能不高等问题。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要对集料和沥青等材料进行充分检验和分析,根据试验结果来确定合理的集料级配范围。通常情况下,工程技术人员会采用筛分试验法来确定集料级配范围。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当集料表面具有棱角时(如碎石)或者集料表面存在明显缺陷时(如粗集料)应增加筛分试验次数以确保达到最佳筛分结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集料离析。
四、 施工准备
(1)施工前,应对原路面进行详细的检查,特别是对于表面裂缝、坑洞等病害进行检查和处理。对于车辙等病害,应进行合理的处置和修复。
(2)清理施工区域的杂物,保证施工现场干净整洁。
(3)在施工前应对原材料进行检测,保证其符合相关要求。同时,还应对材料的含水量进行控制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4)在施工前,应将施工设备进行调试和检查。通过设备的调试和检查可以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五、 摊铺工艺
1.摊铺方式的选择。为了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在采用超薄罩面施工技术时,必须选择摊铺工艺。
一般情况下,摊铺工艺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摊铺机行走方式;另一种是机械摊铺方式。
摊铺机行走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机械自动式行走,另一种是半机械半人工式行走。目前,采用的多为机械自动式行走方式。机械自动式施工是指摊铺机能够根据路面设计要求,完成自动找平、自动铺筑、自动洒布和自动卸料等任务,在摊铺机上完成全部工作。
3.机械摊铺技术的特点。与传统的人工摊铺工艺相比,机械摊铺施工具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施工速度快,能够缩短工期;二是可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三是能够有效防止裂缝。
4.混合料的拌制。在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合料的类型和数量,并将其储存在运输容器中。混合料拌和设备应选择性能良好的计量设备、计量系统、储料系统、搅拌系统等。混合料拌和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检查。
5.摊铺作业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在混合料摊铺过程中,应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稳定性、密实度、抗滑移性能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出现离析现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程要求进行控制。摊铺机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现场检查,并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检查。
六、 碾压工艺
在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进行施工时,应采用具有一定优势的压实设备,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和效果。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碾压设备选择:为提高超薄罩面施工质量,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施工要求选择具有一定优势的压实设备,比如振动式压路机、轮胎压路机等。为保障碾压工作的顺利开展,应根据路面类型和施工要求,确定压路机类型、数量及碾压顺序。同时,还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碾压机械的类型、数量及碾压顺序。
2.碾压作业程序:在碾压前,应对压路机进行调试,确保其可以正常运行。然后先对初压进行控制,压实速度控制在1~2 km/h,同时还应先静压后振动。其次是初压与复压阶段。在初压过程中,应采用轻型碾进行碾压,其频率控制在4~6次/min。然后再采用重型碾进行碾压。
(1)施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在施工前必须对路面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路面整体平整、清洁。同时还需对沥青混合料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其配合比符合要求。
(2)碾压温度控制:碾压温度与碾压效果密切相关。若温度过高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导致压实度不足;若温度过低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强度。因此在对超薄沥青罩面层进行施工时必须做好温度控制工作。
一般来说,施工单位可按照当地气温情况对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进行适当调整。
(3)碾压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混合料温度变化情况。若发现混合料温度过低时应及时停止碾压作业;若发现混合料温度过高时应及时停止碾压作业,待混合料冷却后再进行碾压作业。
3.压实工作控制:为确保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施工质量和效果,压实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执行。
(1)初压:初压应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碾压作业,并且尽量使压路机在初压后的较低温度下进行碾压作业。
(2)复压:复压应在初压的基础上完成并进行合理控制和调整后再完成碾压作业;复压后应控制好速度和振幅;复压时应注意防止出现波浪现象。
(3)终压:终压应在初压区完成后进行施工作业;终压应在碾压结束后进行并完成合理控制和调整后再完成;终压时应注意防止出现波浪现象;终压时应注意防止出现波浪现象。
4.碾压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其整体质量和效果,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另外,还应做好相关试验工作,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和支持。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实施严格的试验检测工作,对试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七、 开放交通
1.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开放交通,并注意控制车速,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2.开放交通后,应做好标志、标线、标志等配套设施的设置工作,并确保其设置科学合理,便于车辆行驶安全通过。
3.为减少交通噪声污染,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施工完成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污染。具体措施包括:
(1)洒水降尘。施工期间应采取洒水降尘措施,避免尘土飞扬。
(2)在施工期间应尽量减少车辆通行。在高温、潮湿、有风沙天气时不宜施工。
(3)对交通量较大的路段可采取封闭施工或分时段通行等措施。
(4)在交通量较小的路段或夜间施工时应采用分时段通行措施。
(5)若有特殊情况必须封闭交通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
八、 结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各个施工环节,确保路面养护工作质量。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属于当前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常见技术,其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严格控制施工各环节质量,从而全面提升高速公路养护工作水平,延长其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周虎年.浅谈高速公路养护中超薄磨耗层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0):30-31.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8.30.030.
[2]邓攀.新型沥青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No.421(15):107-108.DOI:10.13612/j.cnki.cntp.2020.15.047.
[3]李志华.超薄磨耗层在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J].山西交通科技,2021,No.271(04):39-41.
[4]王丽凤.路面超薄磨耗层养护技术的应用[J].运输经理世界,2021,No.612(02):109-110.
[5]李奕佳,岳宗豪,郭立森等.超薄磨耗层在某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No.257(09):200-203+24.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0.09.055.
[6]童治玮.公路养护中超薄磨耗层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2):256.DOI:10.16402/j.cnki.issn1008-3383.2019.12.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