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柱墩连续梁桥抗倾覆加固技术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钢盖梁 抗拔销 独柱墩 抗倾覆 加固
正文
Research on Anti-overturning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of Single-column Pier Continuous Beam Bridge
He Zhaojian
(Shanxi Transportation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 Ltd. , Taiyuan ,Shanxi 030006,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single-column Pier Bridge from overturning accident, taking a high-speed separated continuous single-column Pier Bridge in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stability checking analysis, the reinforcement design scheme of adding steel cap beam and anti-pull pin is put forward.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scheme of adding steel cap beam and anti-pull pi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bridge against overturning.
Key words: steel cap beam, anti-pull pin, single column pier, anti-overturning, reinforcement
独柱墩桥梁以其占地面积少、结构美观、视野开阔的优点,在高速和城市道路立交桥等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由于独柱墩在横桥向采用单点支撑,在汽车偏载、离心力等作用下,对结构的横向抗倾覆稳定性非常不利,会出现因受力不均、受偏压力过大而失去稳定性,发生坍塌事故。
现阶段车辆动力充足,马力大,承载量高,车辆为了节约运输成本,不断增加车辆的载重量,出现超载现象,从而超出独柱桥梁自身的承载范围。我国2019年10月江苏无锡发生了独柱墩桥梁坍塌事故,因为半挂牵引车严重超载导致桥梁发生侧翻,出现人员伤亡。
本文以山西某高速独柱墩连续梁桥抗倾覆加固为例,通过稳定验算分析,提出了独柱墩抗倾覆的加固设计方案,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
1 独柱墩桥梁倾覆原因分析[1]
1.1独柱墩桥梁的上下部结构受力性能都能满足桥梁设计规范要求,但是桥墩横向支承体系为单支点支承,在偏载作用下,其结构受力抗倾覆稳定性差,导致桥梁整体抗倾覆稳定性不足,在超载车辆偏载通过时,存在桥梁梁体侧翻和独柱墩被破坏的安全隐患。
1.2独柱墩属于偏心受力构件,若桥墩高度或者桥墩墩身回旋半径小,在超载车辆偏心作用下,支座会出现较大的横桥向水平力,从而会造成桥梁墩柱根部截面的弯剪破坏。
2 工程概况
山西某高速公路跨线桥独柱墩连续梁共四跨,布置形式为20+2×30+20m,连续箱梁结构。主桥梁高1.8m,横坡由桥面板形成,底板水平,单箱双室结构,顶宽12m,底宽7.2m。下部结构中间采用独柱墩,桥墩直径均为1.6m和1.8m,钻孔灌注桩基础。独柱墩桥梁立面如图1:
图1 桥梁立面图
3抗倾覆结构的验算
本桥为四跨一联结构,在不利荷载下,排查验算横向抗倾覆稳定性系数Kqf=1.47(规范规定Kqf≥2.5),且排查验算支座出现负反力,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需通过加固措施来提高桥梁的抗倾覆性能。
4 加固方案比选及方案确定
4.1加固方案比选
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及实际结构构造条件的限制,对加固方案进行比选[2]:
方案一:设抗拔约束装置
通过在边墩设置抗拔装置,避免因边支座的脱空改变结构体系,增强横向抗倾覆性能。
方案优点:
1)构造设计几乎不影响结构原有受力模式。
2)抗拔销装置构造简单,工程量较小,施工方便,不影响桥上正常交通。
方案缺点:
因锚固构造及其构造空间的限制,抗拔销拉拔力设计值较小,适用的加固桥梁范围较少。
方案二:多墩加盖梁改多支承
通过在多个中间墩墩顶增设盖梁,将中间墩单支承改为多支承体系,提高结构抗扭转变形能力。
方案优点:
多个中间墩单支承改为多支承,根据计算确定支承的距离,有条件时须确保梁体在多倍活载作用下边支座仍不发生脱空,使得箱梁在不利工况下支承体系不会发生变化,基本可确保箱梁不会发生倾覆破坏。
方案缺点:
1)改变了原有箱梁横梁的受力模式,横梁由原来的负弯矩受力变为正弯矩受力,需结合结构配筋重新进行验算,必要时需对横梁进行加固。
2)需检查增加盖梁后可能对桥下净空的影响。
3)需对处理后中间墩进行强度验算。
4)施工过程涉及植筋,浇筑混凝土,增设支座等,工序较为繁琐。
方案三:单墩加强改多支承
部分中间桥墩单支承改为多支承,加强主梁中墩处抗扭转能力,以满足桥梁抗倾覆稳定性要求。同时通过增加桩柱、包裹墩柱等截面增大措施,提高中墩强度,以满足改双支承后墩身内力增加的需要。具体操作时,又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细分为如下方案:
1)桥宽较大时,可在原有墩柱两侧增设墩桩。
2)桥宽较小时,可在原有桩基两侧增设桩基,通过承台连接成群桩,而后对墩柱进行包裹、增设盖梁形成多支承。
3)原设计带承台的独柱墩,可对原有圆柱墩进行包裹,增大墩柱的截面。
方案优点:
1)可靠性好。中墩单支承改为双支承,根据计算确定双支承的距离,有条件时须确保在多倍活载作用下边支座仍不发生脱空,使得主梁在不利工况下支承体系不发生变化,可确保主梁不会发生倾覆稳定破坏。同时通过措施提高墩柱的强度,有效提高墩柱的安全性。
2)一联箱梁通常可只需要处理单个墩,即能满足桥梁抗倾覆要求。
3)景观效果较好。
4)加固施工基本不影响通行。
5)对各种情况的连续梁均有较好的适应性。
方案缺点:
1)改变了原有箱梁横梁的受力模式,需结合结构配筋进行结构验算。
2)需检查增加墩柱、盖梁后可能对桥下净空的影响。
3)施工过程涉及桩基施工,梁体顶升,安装支座等,工期较长。
4)对于部分桥墩位于深水中、 路线中央的桥梁适用性不佳。
4.2加固方案确定
由于施工条件受限,不具备增加桩柱施工条件。因此,结合原桥技术指标、运营现状、施工条件、场地条件、工程造价和方案整体协调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了本桥的抗倾覆加固方案为增设钢盖梁+抗拔销方案(如图2~图4),从而达到既不改变原结构受力体系,又能提高横向抗倾覆稳定性系数的目的。
图2 桥梁加固结构形式
图3 增设钢盖梁 图4 增设抗拔销
对中间三个独柱墩均增设钢盖梁,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关于抗倾覆性能的计算要求,改造后在现行规范设计荷载组合下,该桥整体式箱梁各支座均不出现负反力,抗倾覆稳定性系数Kqf达到4.2(>2.5),满足规范要求。
5、改造后的独柱墩墩柱验算
选取墩高最高的独柱墩进行验算,验算增加钢盖梁后,原有墩柱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否满足规范(原设计采用规范)要求[3]。改造后将单点支撑调整为横向三点支撑,恒载反力由原支座承受,活载反力由三个支座共同承担,但当桥梁存在倾覆趋势时,独柱墩位置将会出现“原支座、与倾覆车辆同侧新增支座”共同抵抗倾覆的现象,根据以上原理进行混凝土独柱墩墩柱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
采用迈达斯软件建立结构计算模型(如图5),全桥离散为123个节点,100个单元。永久作用包括自重、二期恒载,可变作用为汽车荷载(包含冲击系数)。汽车荷载按公路I级考虑,偏载作用下,桥墩进行偏心受压承载力和钢盖梁承载力计算,均满足要求。
图5 偏载作用有限元模型
6、施工要点
1)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钢结构盖梁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钢结构盖梁与混凝土墩柱结合面的连接方式采用“高强锚栓+粘钢胶”的方案,钢结构盖梁栓接抱箍原墩柱形成整体后,再通过“高强锚栓+粘钢胶”的方式与原墩柱进行连接,极大的提高了整个盖梁的整体性。
2)抗拔销安装拉杆安装需结合施工时的温度和联长,适当调整上下锚板在顺桥向的位置,确保梁体在温度引起的收缩膨胀变形作用下,不产生附加内力。
3)需对锚固工程进行抗拔承载力现场检验,检验按《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附录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进行。
4)避免对原钢筋的破坏。在给独柱墩桥梁增设抗拔施工之前,需对独柱墩桥梁本身状况进行检查,确定桥梁整体质量,准确找出钢筋的位置。
6、结论
本文以山西某高速分离式立交连续独柱墩桥梁抗倾覆加固为例,分析独柱墩桥梁的横向抗倾覆问题,通过方案比选及稳定验算分析,提出了“增设钢盖梁+抗拔销”的针对性加固措施。工程实践表明,“增设钢盖梁+抗拔销”的方案既能有效提高桥梁的抗倾覆稳定性,还能够保证原结构的稳定性,为以后独柱墩桥梁加固提供了可靠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孙玉花,崔筱. 独柱墩桥梁抗倾覆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J].交通世界,2021(8):95-97
[2] 谌润水,胡钊芳,帅长斌.公路旧桥加固技术与实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 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