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安全绿色生产的对策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张静1 白玉飞2

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124000 辽河工程技术分公司应急救援大队124000

摘要

石化企业作为能源消耗企业,加强企业的安全环保工作尤其重要,能够有效地缓解企业的能源消耗量,推动企业响应国家号召发展可持续的生产,为民生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针对化工企业安全环保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入手,从职业教育化工专业课堂入手,旨在落实培养注重安全、规范操作的实用型人才,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石化企业 绿色生产 持续发展

正文


长期以后,石化企业高事故率,给人们留下技术落后、生产治理水平低劣的印象,以致恶化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给企业的进展造成很多困难。企业积极实施 HSE 治理,来提高安全、环境与安康的治理质量,削减事故造成的减产、停产、营业中断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既能满意职工对安康、安全与环境的要求,又能改善企业形象,增加市场竞争优势和商业利益,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石化企业事故率高原因有很多,最直接的原因是作业人员作业场所危害因素不明确,将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融入职业实训课堂,以便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贴近实际生产需要,能够更好地为盘锦市提供具备职业素养的区域技能型人才,通过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反馈分析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反思产生的新认识,产生的感悟与启发等,进而提出的新策略。

图片1.png
   石油经济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无论是经济、军事是我国经济战略部署中的关键一环。盘锦作为石油化工城市,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具有规模大、技术复杂的特点,同时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有易燃、易爆的属性,所以危险度很高,为了石油化工生产的安全绿色进行,需要做好对石油化工的安全管理,逐步完善安全教育体系,对企业进行安全环保评价是安全管理的必要举措。通过深度校企合作能够迅速发现石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可能的污染因素,从而在职业课堂的源头做出相对应的措施,树立规范操作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石油化工企业的利益。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对全国石化企业 70 起事故进行整理分析,对典型大型事故进行重点分析,对多家代表企业典型安全事故及污染泄露事件进行调研,通过事故经历的调查分析,直接原因从根本上看装置的整体设计是否是标准的,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有没有按照规程规范操作一个企业的安全机构是否健全每一个安全岗位都应该配备专业的专人。间接原因有企业未对相应的重点部位的检测做出明确规定,检验检测方法不当,未能及时发现腐蚀现象,也未能从工艺技术角度分析出不锈钢材质的腐蚀的可能性;有的企业在倒查过程中发现,从最初的生产装置设计就是有问题的,不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更有甚者有的企业资质已过期仍然继续生产整个现场缺乏管理,人员混乱,没有从整体上进行规划调度

图片2.png 

  归纳总结为各石化企业人员对安全生产仍然存在工作重视不够,专业水平 提高缓慢,质量不高,侧面反映出技术工人安全意识普遍偏低。 各职业院校在培养技术工人的培养过程中,企业参与度不足,积极性不高企业对新入职的员工安全培训落实不到位。石化企业为了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需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明确各部门、人员的 HSE 治理职责,明确职责才能合理配置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广泛开展培训,以提高全体员工的意识和技能,其次,建立培训记录,不断完善培训打算,制定严格的培训考核制度,定期开展培训以提高全体员工的素养,遵章守纪、标准行为,定期评审,修订。

近年来,国际上先进石油、石化行业相继采纳了安全、环境与安康治理模式,具有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的特点,它是企业削减可能的人员损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改善 HSE 业绩的有效治理方法。石油石化企业很多事故都是由于治理不严、操作人员疏忽引起,实施 HSE 治理,将标准操作程序,提高治理水平,增加预防事故的力量,尽最大努力避开事故的发生。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完善前期 研究成果,加强研讨交流,群策群力拟定方案实施试点方案,遴选专业和企业,并进入实施性研究阶段,全力跟踪、参与实施过程,确保取得良好的实施成效。
  近几年危险品生产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在生产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全国安全事故、污染事故的分析,对典型案例综合研讨,借鉴典型事故后的处理及总结进行综合评定,探究在企业管理过程实践中如何由末端处理式的先污染后治理方式转化为以污染防范为主的清洁生产污染控制、安全生产管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借鉴好的经验及办法

序号

主要问题

整改措施

1

制度存在缺陷

安全许可制度不断完善,从整体设计到施工每一个关节都要严格规范化。

2

评价机制不完善

对操作规程以外的操作,要严格控制,细化主体单位的考评工作,严抓安全评估报告。

3

主体责任落实不清

重视安全教育培训,不断强化全员的安全意识,严谨违章操作。

4

风险辨识能力不够

重视所有职工的安全教育,使作业者对本岗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物化性质存储方式及防护措施熟练掌握。

5

应急预案不完善

重视专项应急演练,不断完善救援预案,让作业者对突发事件有合理应对的能力。

6

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

整改安全教育基于理论的问题,对作业者安全生产和急救知识培训,使其了解作业现场的危险源以及训练自救互救的能力。

7

应急演练浮于表面

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定期制定应急演练,让作业者和救援人员掌握标准的逃生、自救、互救的措施和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到秩序井然、高效的安全进行合理应对。

8

监督工作不到位

对于现场需要特殊作业的情况,作业区域的现场管理监督必须要一类一案。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