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工作重点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张伟

第五工程代建管理办公室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7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土建工程质量和工程建造的实际收益都与造价预结算有直接关系,作为土建工程造价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为建筑企业获取经济效益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

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问题

正文


引言

在土建工程实施期间,有效解决造价管理问题是关键环节,直接影响了整体项目的进展和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保障土建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同时,要确保施工质量,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科学实现造价预结算管理,顺利完成施工成本管控,加强工程项目中资金流的利用,使后期工程进展更加顺畅。

1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工程造价缺乏市场竞争力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不具备市场化理念,习惯于计划经济的市场环境,在市场环境逐渐开放的情况下,未形成竞争意识。直到近年来才出现了工程建设市场化的趋势,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预结算落实不到位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工程造价控制能力低下势必会影响建筑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1.2工程造价项目核算不合理

工程造价的项目内容较为复杂多样,且大部分内容都具有较大的变动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的难度与复杂性。同时,部分建筑企业各部门之间缺乏及时的沟通交流,对项目整体核算与施工造成严重影响,施工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也难以保证。

1.3缺乏全过程控制意识

影响土建工程造价管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建筑企业未在土建工程造价管理中实施全过程控制,导致工程造价居高不下。具体来说,在工程造价管理期间,各管理部门及相关咨询机构均应结合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管理理念来控制工程造价成本。然而,部分建筑企业过于关注施工期间的造价管理,而忽视了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及竣工验收等阶段的成本控制,致使工程造价管理成效大打折扣,成本控制工作难以全面开展。与此同时,部分管理人员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将工作重心和注意力放在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对施工规划及预算等环节缺乏足够的重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造价的管理效果。

2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策略

2.1构建健全的工程造价预结算责任制度

将工程造价预结算责任制度落实到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的作用。这就要求建筑企业管理层在工程施工建设中全面了解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认识到构建具有实践和指导意义的工程造价预结算责任制度的重要性,并基于此对工程施工建设的具体工作内容与工作量进行科学划分。首先,在组织开展关于工程造价预结算会议的过程中,要对施工成本管理中容易产生成本浪费的环节进行交流探讨,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制定明确具体的责任制度。其次,建筑企业各层级的管理者要对自身责任范围内的工作负责,要让整个工程项目中的所有参与者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效能,使其能够主动落实相关任务。再次,在施工工作中,要对施工成本进行独立核算,重视每个施工环节与流程,从而使工程施工流程变得清晰可控,使得施工成本管理工作更加精准。最后,土建工程项目要和参与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各部门进行密切沟通,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进行监督工作,以此充分发挥管理效用。此外,各部门要重视项目材料准确性的问题,落实相关监督检查工作,尤其是加强对土建工程项目各项材料的管控,对造价预算工作对象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记录,以便于日后开展结算审计工作。

2.2合理编制预结算

为实现预算管控的目标,在整个施工项目开始前,项目负责人员要和监管造价人员共同进行项目预算编制工作,且需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编制,其目的是使预算与施工现场的情况吻合。当工程项目开始施工后,相关工作人员要监控施工进度,依据施工进度合理调整工程预算条款内容,为编制预算提供关键性支持。此外,关注工程量的核算和定额套用情况的分析,在土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同等重要的,目的是判断施工项目合同计价方式的合理性。通过利用专业的结算机制体系实现管控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的科学性。在清楚资金流向的情况下,对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2.3严格控制建筑物结构设计的更改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发生更换施工材料、环境整修以及投资方装修或政策变更等诸多不可控因素,均会对建筑结构设计造成影响。小规模的结构调整,可能对项目成本的影响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不仅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总体目标,而且会大大超出原来的项目成本。尤其是在我国建筑施工标准、材料使用规范等方面,将极大地影响项目成本。根据这一变化,施工单位应成立专业的修订小组,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对现行建筑结构进行修订。基于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施工单位结构变更的关注,科学、合理地简化施工程序,降低对施工项目的不利影响,避免成本“上升”。

2.4加强全面管理

1)预算控制。加强全面管理是建筑企业提高土建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关键。在全要素、全过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过程中,各管理部门应对不同施工阶段的成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合理判断。例如,在投资决策阶段,建筑企业需要对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各类经济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及市场风险进行有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工程预算;在招投标环节、合同签订环节进一步明确工程预算内容,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形成体系化、程序化的成本控制策略。(2)信息共享。在全要素、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应联合各参建单位对各类工程信息进行有效评估、科学评判,结合各施工阶段的工程信息管控要点开展全要素造价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因此,各参建单位须保证各施工环节的信息流通与及时共享,定期对成本支出信息、安全信息、技术信息进行综合研判,从而在整合造价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更具前瞻性的成本控制措施。(3)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除上述措施外,建筑企业可以在土建工程施工建设期间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及时传递施工变更、方案调整等信息,尽可能降低设计变更等对工程造价管理带来的造价风险。在后续审计阶段及竣工验收阶段,建筑企业同样需要结合信息化系统来加强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为造价管理人员全面收集工程信息提供技术支持,进而增强工程造价管理效果。在整个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架构中,各部门在积极应对设计变更带来的成本风险的同时,对潜在的成本要素进行综合研判,着力打破现场管理及审计环节各层级、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孤岛”,进而为全要素工程造价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便利。

结语

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在土建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特别在建筑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势必要提高对成本控制的重视,并在具体实践中有效落实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在优质高效完成的情况下,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李理.探索加强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19(3):154-156.

[2]尹璐,刘远鹏.基于回归分析法的核电厂循环冷却水管沟土建工程造价估算方法研究[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19(1):57-63.

[3]代丽.土建工程造价失控的主要原因及应对实践[J].低碳世界,2018,13(1):147-149.

[4] 王彦聪.如何加强土建工程造价管理 [J]. 大众标准化 ,2019(1):127-12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