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决策方法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刘凤涛

山东省高速养护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

公路作为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能够方便人们的出行,促进城市间的交流往来。随着公路建设项目的增多,路面养护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路面养护管理系统应运而生。要使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的功能发挥到最大程度,就必须明确养护管理需求,制定完善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优化与改进系统决策,全面提高路面养护管理的质量,推动我国公路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决策方法进行探讨,以促进公路养护工作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

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决策方法

正文


在现代的交通系统中,公路网络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各个地区之间的流通功能,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性基础设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来说,需要进一步有效地加强实效性,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管理系统,实现各个方面的有效融合,协同运作。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公路使用效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交通事业的创新提供必要条件。

一、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决策功能开发

在开发和使用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的时候,要先明确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然后不断地对相应的功能和模块等进行开发和创新,使它具有更明显的应用优势,充分地满足各项养护管理的需求。对于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来说,主要包含了公路基本数据、公路检测、状态评估、结构退化预测、养护对策和计划等一系列相关内容[1]。针对一些比较特定的路线类型,展开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分析并开发应用。具体而言,对于管理系统,主要分为网络级和项目级两大类。网络级管理系统主要是从宏观层面来考虑的,在网络层面上,要充分明确相关公路的具体状态预算、维修资金以及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可接受的服务水平,才能有效地建立该系统。项目级管理系统主要是以某个独立的公路或相应的组成部分为开发与应用对象,从技术与经济层面对养护管理方案进行深入分析,以确保相关养护计划与方案得到更科学合理的执行。

在开发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时,要在宏观、微观等相关方面要协调一致,综合布局,才能充分发挥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的作用和价值。该系统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将公路养护管理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并进一步运用工程技术学、计算机技术等相关知识体系,将诸多因素考虑在内,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矛盾或缺陷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进一步寻求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决策方案,从而保证公路的养护管理更加有效。

二、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决策方法

(一)加强养护对策的选择

公路的养护措施有很多种,由于公路自身的环境不同,以及在基本建设环节中,基本建设政策法规、设计情况、施工材料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公路养护对策。整体而言,公路的养护措施基本包括小修、大修和大修三个方面[2]。其中,小修养护对策是指在公路状况良好时,对其存在的一些小问题进行处理,然后再进行日常养护工作;大中修是目前正在遭受损坏和老化的公路,主要是修补公路的缺陷,让它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公路经过长期使用后,其大修一直是困扰公路运行的难题。为了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必须采取大修的方法对公路进行全面的养护,使公路恢复到正常使用状态。

(二)构建养护管理数据库

为了保证路面管理系统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为决策者提供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从而使决策更加准确合理。在路面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数据文件,如路段划分与识别、路面结构、使用性能等[3]。数据库管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收集路面数据,另一部分是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然后将数据库中的信息组合起来,编制出相应的报告。在确定数据库结构的时候,应从方便数据提取和报告生成两个方面考虑。

(三)路面养护评价系统决策

在建立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软件的过程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路面养护评价体系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中,相关负责人需根据公路的运营情况,以各种性能参数为依据,科学地应用路面养护基础理论,对原有的路面养护技术进行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公路的路面养护质量。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软件具备数据分析功能,可以为路面养护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养护计划方案,从而保证公路更加稳定、安全的运行。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系统功能,设计相应的功能模块和具体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下一层的管理系统,构建信息化计算机管理系统,使其具备应用的功能模块,如数据库模块、分析模块、决策支持模块等。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公路路面养护评价体系,可以帮助相关人员对公路汽车的运行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还可以结合汽车的运行状况,对公路路面荷载和损害程度进行分析[4]

(四)寿命周期成本模型

要保证公路的质量,就必须构建养护管理系统,以性能评价指标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养护方案,使养护管理措施更加多样化,确保养护管理工作的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寿命周期成本模型可由管理层制定,构成要素包括基础费用、用户支出、路面残值[5]。在公路使用的过程中,采取养护措施能够保障公路的使用寿命,即使在寿命周期结束时,公路也能够保持一定的使用效果和价值,从而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公路进行养护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养护管理系统。管理者要想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需要改变观念、创新技术,主动学习相关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决策和分析能力,合理使用管理系统,采用高效的计算方法,让决策更准确、更可靠。

参考文献:

[1]于红周.公路桥梁养护决策与管理系统的研究[J].江西建材,2021(9):314-315.

[2]郑凤.基于BIM技术的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12):25-27.

[3]刘军,李文,李权谋.多层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架构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0(3):125-128.

[4]车德福,邱柯寒,师鹏飞,等.基于GIS的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公路,2022,67(12):362-367.

[5]郑进良.公路桥梁养护决策与管理系统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1):253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