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高层建筑消防监督及设备管理的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赵强

山西省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044000

摘要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得益于基础材料学和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各类住宅建筑质量不断提升,在全国范围内涌现出大量高层建筑,在改善了人们居住质量的同时,也对高层建筑消防监督与设备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阐述了高层建筑消防监督及设备管理工作,为人们提供管理参考。


关键词

高层建筑;消防监督;设备管理

正文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区域城市的高速发展,让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随着城市商业区划越来越多、建筑规划越来越密集,城市内住宅及商业建筑高度与日俱增。在寸土寸金的现代城市内,这种利用高层建筑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式已经趋于普遍,但也造就了高层建筑火灾这一世界性的难题。如何管理好、监督好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也成为了消防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消防管理对高层建筑的价值

高层建筑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建筑特殊结构和使用性质,往往面临着比普通建筑更大的火灾隐患威胁。按照GB55037-2022《建筑防火通用规范》[1]及《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关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要求,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应当从建筑设计初期进行规范,不仅在建筑标准、消防设计、防火分区划分、消防设施安装等方面从严把控,尽可能减少“先天性火灾”因素的存在;同时还要明确建筑消防管理的主体责任,最大程度上保障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

2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特征

总览国内外影响较大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不难判断出高层建筑火灾与传统建筑火灾比较,具有扑救难度大、蔓延迅速、火灾成因复杂等特点,需从多个不同维度去分析研判其火灾特征。[2]

2.1 火灾传播途径广

相比较普通建筑火灾,高层建筑火灾在传播途径上范围更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普通建筑火灾蔓延往往是由起火点向周边可燃物呈扇面状扩散,建筑承重墙等墙体会起到分隔火场的作用;但在高层建筑内部,除了房间内燃烧物蔓延外,火势往往还会从排气管道、管道井、建筑外立面(高层建筑外墙多采用保温材料)等区域蔓延,极易出现蹿烧、跳焰等现象,形成立体燃烧,相同时间内火势蔓延的更加迅速。

2.2 人员撤离难度大

从大量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案例中分析,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事故,相比较普通建筑火灾,更易造成人员伤亡,甚至出现群死群伤的惨剧。主要原因由于高层建筑大多人员密集,而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有限,还经常由于管理疏忽等问题导致通道被占用,造成人员逃生时遇到阻碍,延误逃生机会;此外建筑材料也是导致高层建筑火灾伤亡大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对于聚氨酯泡沫塑料、泡沫夹心棉、海绵等装潢、保温、隔音、隔热材料的广泛使用,极大增加了建筑物火灾荷载密度,且这些物质燃烧后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也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严重影响建筑物内人员逃生,甚至对消防人员火灾扑救造成阻碍。

3 高层建筑消防监督检查办法

3.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基于建筑火灾“早发现、早报警、早处置”理念下诞生的一种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其运行原理是通过自动化运行的烟感温感等火灾探测器取代人工巡查,及时发现建筑物内任意部位出现的火灾风险,第一时间向控制终端发出报警信号。自发明以来经受住了实战的检验,可针对不同用途、不同结构、不同使用性质建筑量身设计布设方案,能够从根源上降低高层建筑的火灾安全隐患,并通过联动设施的终端控制台对建筑物整体消防安全形势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估。当然,由于该系统的功能性设计上较为复杂,所需节点及运行设施数量繁多,为了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平稳运行,也需要专人定期对系统内包括火灾探测器、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等环节在内的部位进行检查评估和维护保养,从而及时的发现系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或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系统始终保持高效平稳运行。

3.2 自动喷淋系统

自动喷淋系统是建筑物内部一种被动式自动灭火装置,主要由喷淋泵、消防管网、报警阀、喷淋头等设施组成,通过多个组件联动自动完成“发现火情—报警阀打开—喷淋头出水”的流程。自动喷淋系统往往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串联,可在报警系统检测到火灾后,由联动装置自动启用喷淋消防泵为管网加压,提升喷淋系统控制火势的效率。在实际安装喷淋系统前,需要对建筑物内部各楼层管网压力进行测试,并严密计算各喷淋头布设的区域位置,系统安装下线后要定期检查维护各个节点,保持系统内部部件的灵活与稳定,这样才能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3 消防栓系统

通过分析过去的火灾事故,发现高层建筑起火点往往都是在建筑内部的室内空间中。而消火栓作为建筑内部最重要的手动灭火消防设施,用于紧急情况下的火灾扑救,其设计理念在实际运行的环节,需要具有性能可靠、方法简单、操作便捷等特点。消火栓系统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消火栓箱柜、阀门、手动报警按钮、水枪、水带。为了确保消火栓在紧急作用下切实发挥作用,不仅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还应当针对消火栓管网安装消火栓泵,定期检测各个楼层消火栓压力,防止出现消火栓损坏、无水或压力不足的情况,以免延误初期火灾扑救时机造成火势扩大甚至人员伤亡。

4 高层建筑消防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高层建筑火灾危害如此之大,必须针对火灾特点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紧盯电缆井、管道井、电动车入户、外墙保温材料、建筑内消防设施等风险隐患点和问题苗头,采取针对性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固定消防设施作用,针对不同建筑特点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4.1 提升设备管理认识

目前在消防救援工作中,针对高层建筑火灾的灭火救援方法,主要遵循“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理念与模式,即以建筑内外的固定消防设施为主要灭火工具,结合消防车水枪等移动灭火设备进行辅助的灭火方式。因此,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必须加以重视。针对建筑内部安装的消防设施,在设施采购的环节,必须选择资质良好的供应商,并根据建筑面积、使用用途等加强设备的型号、数量以及性能方面的全面评估预处理;在设备安装环节,要确保安装的消防设施都符合相应的标准规范,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后续工;最后是建筑物实体化运行过程中,要严格落实设备检查维护措施,加强消防设施的巡检和日常维护,特别是对于消防控制室、水泵房等重要设施,必须严格落实专人定期检查。

4.2 完善管理制度

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责任部门,应当针对所管辖的建筑物制定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具体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建立起全面的消防设施管理和养护机制,并将日常消防安全巡查、消防设施维护纳入日常工作中,从制度层面对高层建筑火灾预防和控制的重要环节予以把控,最大限度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

4.3 加强监督管理

    消防救援部门及其他相关行业部门了,应当加强对辖区内高层建筑的摸排与监督检查,要针对一些具有典型特点的高层民用或商业用建筑制定高层建筑管理档案,罗列隐患清单和整改事项,必要时要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或执法活动,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隐患问题施行挂账销号,对于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的高层建筑责令停工停产停业,全面强化监督执法工作的针对性。

总结:综上所述,如何提升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目前而言,加强消防设备设施管理、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健全消防管理制度、加强行业主管部门监督执法仍然是行之有效的方式,能够及时的发现潜在的消防安全问题,从而减少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2022[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3.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zhengce/zhengcefilelib/202301/20230118_770016.html.

[2]王思文.基于改进社会力模型的高层建筑火灾行人疏散仿真研究[D].沈阳:沈阳大学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1-9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