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原位测试技术分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杜云龙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169

摘要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原位测试技术是现代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方法和工具,它们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参数和场地特征。通过原位测试技术的应用,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地下土体的力学性质、水文性质和变形特性等关键参数,从而降低工程风险,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原位测试技术

正文


引言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前提,而原位测试技术是地质勘察中至关重要的方法之一。原位测试技术能够直接获取地下土体的力学性质、水文性质和变形特性等关键参数,对于正确评估地下工程风险、确定工程设计参数和优化施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1 原位测试技术的定义

原位测试技术是指在现场或实际工程中进行地下岩土体性质和环境参数测量的技术方法。它通过在地下岩土体中直接进行测试和观测,获取地下岩土体的力学、物理和水文性质等相关参数,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与室内试验相比,原位测试技术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高的优点。常见的原位测试技术包括静力触探(CPT)、动力触探(SPT)、压力计、沉降观测和地下水位监测等。静力触探通过测量钻杆推入土体时的阻力和摩阻力,并记录推进阻力、摩阻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获取土体的承载力、剪切强度和压缩性等参数。动力触探则通过对钻杆连续敲击的动力进行记录和分析,推测土体的密实度和抗剪强度等参数。压力计用于测量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以评估地下水位变化和渗流特性。沉降观测用于监测地表或结构物的沉降变形情况,以评估土体的压缩性和变形特性。地下水位监测则用于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工程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原位测试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基础工程设计、地下水资源管理、环境工程和地质灾害预测等。它能够为工程项目提供准确的地下岩土体性质信息,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了解地下情况,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措施,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原位测试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新的测试方法和设备不断涌现,为岩土工程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挑战。

2 原位测试技术的优势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原位测试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优势:(1)直接获取真实地下土体性质:原位测试技术能够在实地环境中直接获取地下土体的力学性质、水文性质和变形特性等参数,可以提供真实且有代表性的地下土体性质数据。(2)高时空分辨率:原位测试技术在现场快速进行测试和数据采集,具有高时空分辨率。这意味着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数据,并对地下土体性质的空间变化进行准确评估。(3)综合评价地质条件: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需要综合考虑地下土体的力学、水文和变形特性等多个因素。原位测试技术能够同时获取这些参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全面的地质信息。(4)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原位测试技术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地下土体性质数据,这些数据是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参数确定的重要依据,能够降低工程风险,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5)无损测试:原位测试技术通常是无损的,不需要对地下土体进行破坏性取样和试验,减少了对现场环境和地下土体的干扰。(6)快速高效:原位测试技术通常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测试和数据采集,相对于室内试验和取样分析等方法,具有更快的速度和高效性。(7)实时监测和控制:一些原位测试设备具有实时监测和控制功能,能够对测试过程进行即时的监测和调整,保证数据的准确性。(8)经济节约:相对于室内试验和取样分析等方法,原位测试技术通常可以减少取样的数量和试验的工作量,从而实现经济节约。(9)可重复性好:由于原位测试技术在同一土层或位置多次测试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这有助于确定土体参数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3 原位测试技术的局限

1)适用范围受限:不同的原位测试技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土体和岩石,其测试结果可能受到土体类型、颗粒组成、孔隙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原位测试技术时需要考虑具体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2)地下条件复杂:地下土壤和岩石的分布和性质通常是复杂且非均匀的,存在着地层变化和土质差异等情况。在这种复杂的地下条件下,原位测试的采样和测量精度可能受到一定影响,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3)测试误差和不确定性:原位测试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误差,如仪器的精度、操作技巧和环境因素等。这些误差会对测试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了测试的不确定性,需要在数据分析和解释中进行考虑。(4)无法获取完整的土体参数:原位测试技术只能对部分土体参数进行直接测量,例如地下土壤的岩性和密度等。对于其他参数如地下水位、渗透系数和孔隙比等,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测试方法或进行推断估计。(5)采样限制:有些原位测试技术无法提供土壤或岩石的实际样品,只能获得一些间接的参数。对于某些工程项目,可能需要实际的土样或岩芯进行室内分析和试验。(6)环境因素的影响:原位测试过程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地下水位等变化。这些环境因素对测试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一定影响,需要予以考虑和控制。(7)依赖操作技能:一些原位测试技术需要熟练的操作技能和经验才能获取准确的测试结果。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可能会影响测试的可靠性和一致性。(8)缺乏标准化和规范性:在原位测试技术的应用中,缺乏统一的测试标准和规范,不同实验室和机构可能存在差异。这给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4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条件调查: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地质成因、岩性、土质、地层分布、地下水位等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和研究。(2)地质灾害调查: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进行调查和评估,以确定工程的安全性。(3)地下水调查:对工程所在地的地下水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化学成分、水动力条件等。(4)岩土力学参数测定:对工程所涉及的岩土体进行力学性质的测定,包括强度、压缩性、剪切性等参数的测定。(5)岩土物理性质测定:对工程所涉及的岩土体进行物理性质的测定,包括密度、孔隙度、渗透性等参数的测定。

5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原位测试技术的应用

5.1 静力触探试验(CPT)

静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原位测试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勘察和地质灾害评估。通过连续推进静力触探设备,并测量土壤的侧向土阻力和摩擦阻力等参数,可以评估土壤的承载力、剪切强度和压缩性等力学性质。在岩土工程中,静力触探试验常用于基础承载力评估、地基处理设计和地下结构设计等方面。

5.2 动力触探试验(SPT)

动力触探试验是另一种常用的原位测试方法,通过连续冲击钻进和记录击杆下沉的冲击数,评估土壤的压实程度和抗剪强度等性质。动力触探试验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桥梁和道路等工程的地基设计和承载力评估。此外,动力触探试验还可以提供土壤层理、土层分布和岩石层的信息,用于地质构造和工程地质条件评估。

5.3 压密剪切试验

压密剪切试验通过在地下进行钻孔和剪切装置的使用,来获取土壤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剪切性质、固结性质和持久变形特性等参数。这些测试数据对土壤的工程特性和变形行为有重要意义。压密剪切试验在地下工程勘察中常用于基坑开挖、土体压实和灌浆加固等方面。

5.4 地电法和地磁法

地电法和地磁法是常用的非侵入式原位测试方法,利用地下电磁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土层的电导率、磁化率和含水性等参数。这些参数对地下水的分布、土壤盐分的含量、土质的通透性和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地电法和地磁法在岩土工程中常用于地下水资源评估、沉降监测和土壤盐渍化等方面。

5.5 地震勘测

地震勘测利用人工产生的地震波或接收自然地震波,分析地下土层对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岩土体的物理性质和地下结构。地震勘测可以提供地下土层的纵波速度、剪切波速度和阻尼比等参数,对地基设计和地震灾害评估非常重要。

6 原位测试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未来应用优化建议

6.1 标准化和规范化

对原位测试技术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是非常重要的。制定统一的测试方法、采样过程和数据分析标准,可以提高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并方便不同机构和实验室之间的数据交流和比对。

6.2 结合数字化技术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将原位测试技术与传感器、自动化设备和数据处理软件等结合,实现原位测试的自动化、远程监测和实时数据处理。这将提高测试效率、减少人为误差,并对大型项目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测试和监测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6.3 多参数综合测试

目前的原位测试技术往往针对特定参数进行单独测试,但实际工程中需要同时获取多个参数的信息。因此,可以开发多参数集成的原位测试设备,实现同时测量土体的力学性质、水文性质和变形特性等,以提供更全面的地质信息。

6.4 数据处理和解释

针对原位测试技术获得的大量原始数据,可以加强数据处理和解释的方法研究。开发基于统计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算法,用于对原位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帮助更好地理解地下土体的特性。

6.5 发展新型测试技术

持续推动新型原位测试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例如,探索基于无人机或遥感技术的原位测试方法,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地下土体的快速、高效测试;利用纳米技术和微机电系统等新兴技术,开发微型传感器和检测设备,实现对土体微观性质的测试等。

6.6 数据共享和合作研究

岩土工程是一项复杂工程,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经验。在原位测试技术的应用中,各个实验室、研究机构和工程公司之间应该进行更广泛的数据共享和合作研究,以丰富数据资源、验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并共同推进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推广。

6.7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原位测试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可以发现隐藏的规律和趋势,进一步优化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通过建立土体行为的模型和预测算法,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工程风险、优化结构设计,并在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开发无人机、自主车辆或无人潜水器等设备,可在复杂和危险的地下环境中进行原位测试,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原位测试技术在岩土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我们将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地下土体的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更有效的支持,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薛文彬.原位测试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探析[J].安徽建筑,2022,29(08):91-93.

[2]李标.基于原位测试标准试验场的CPTU技术标定理论与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22.

[3]董军明.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原位测试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22,(03):148-150.

[4]黎曜炜.花岗岩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研究[J].居舍,2021,(35):166-168.

[5]颜荣涛.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教学初步研究[J].科技视界,2021,(24):13-14.

[6]谢政鑫.基于原位测试参数的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