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桩基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孔繁兴

佛山市南海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广东 佛山 528200

摘要

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桩基础在港口、桥梁、高层建筑等地基中得到广泛运用。对于承受上部荷载重量的桩基础,桩基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稳定安全。为了提高桩基检测的质量和效率,要不断对桩基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找出针对性、科学性的具体措施,提高桩基检测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本文以建筑桩基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在介绍桩基和桩基检测技术种类的基础上,分析建筑桩基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筑桩基检测完善的措施。


关键词

桩基检测;问题;措施

正文

一、桩基检测技术介绍

(一)桩基的种类

随着工程设计的持续发展,新型钢桩和混凝土桩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愈来愈普遍,而不同桩型特性亦不同。按照承载力分,可分为摩擦桩、端摩桩和端承桩;按成桩分类,可分为预制和灌注桩,其中预制桩包含静力压入桩和打入桩,灌注桩可分为挖孔、钻孔和冲孔等;按照桩的材质可分为木桩、钢桩以及石灰桩等;按照桩的横截面形状可分为方桩和圆桩。

(二)桩基检测技术的种类

桩基检测主要的方法主要有静载荷试验法、钻芯法、高应变法、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

静载荷试验法:主要用于检测桩基的竖向承载力,是最为简单的桩基承载力的检测方法。在试验过程中,通过位移传感器记录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的位移,当满足试验终止条件时,据此来计算被检桩的承载力。

钻芯法:含两个步骤,一是对混凝土桩利用人工钻头进行钻取芯样,二是根据芯样特征包括混凝土胶结情况、混凝土强度和沉渣厚度等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合理评价,从而为验收基桩质量提供依据。

高应变法:高应变法是考虑土阻尼的非线性,也采用一维应力波理论分析桩-土系统的响应,不仅能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也能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分析方法有Case法和CAPWAPC法,其工作主要过程是,在桩顶部位用重锤锤击,重锤的重量一般不少于单桩承载力的1%,收集基桩被锤击时相关的动力系数,主要是基桩的速度与力的时程曲线,并用理论分析计算,从而判定桩身完整性和竖向承载力。

低应变法:低应变法是在波动理论反射波法[1]基础上,把桩假定为一维弹性连续杆,当桩身存在某些缺陷造成桩身截面阻抗发生变化时,就导致应力波发生反射。当反射的应力波向上传播到桩顶时,被放置在桩顶的传感器会记录每个时间点的加速度数据,把加速度的信号曲线积分成速度信号曲线,根据速度信号曲线,判别桩身缺陷程度及位置。

声波透射法: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声波的透射原理,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所表现不同的特性来判断桩身完整性。当混凝土桩存有超大缺陷时,其声波的传播路径就不是直线,而是绕着缺陷传播,在声学参数上的声时变大了。通过对相应声学参数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判定桩身完整性。

二、建筑中桩基检测中的问题

检测机构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检测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检测试验结果分析包括检测报告内容的完整性、检测依据、检测结论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漏判、误判和错判等现象,导致检测报告结果严重脱离实际。

(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规模和数量不断地增加建筑的质量会直接影响使用人员的安全。在建筑施工中桩基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和安全。但是,从目前我国桩基检测的实际出发,桩基检测的组织检测公司和法定的检测单位,检测公司和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流程、质量体系都各不同,从而导致检测结果有差异同时由于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在检测的过程中,对检测的数据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跟踪导致检测结果失去真实性。因为不具有完善和统一的管理制度,检测的时候不够认真全面,不能反映建筑施工的质量,从而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检测人员专业检测技术水平较低

桩基工程施工非常复杂,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的水平检测结果相关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桩基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尽可能减少检测误差。目前的检测专业水平来看,大部分检测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检测技能一些检测机构特别是检测公司中没有固定的基桩检测人员,队伍建设根本不达标,检测人员实际检测能力不高检测的时候草草了事不能正常的检测出基桩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检测结果准确性。

(三)检测报告的准确性不高

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和检测人员等差异直接影响基桩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在检测过程中,被检测的桩因须达到规范标准,部分检测机构会只对基桩较好的部位进行检测,而没有对单桩承台采取全面的检测。另外,各地区因技术或经济条件的缘故,各检测机构的硬件及专业人员配备存在不同,不同的检测人员对数据分析的不同,也是造成检测报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检测行业的不规范恶性竞争等原因,检测项目转包后再分包给不具备检测资质的机构或个人,不按实际检测结果甚至未做检测便出具合格的检测报告等,这些都是造成检测报告准确性不高的原因。

三、完善建筑桩基检测问题的措施

(一)完善检测各项规章制度

检测机构管理制度主要包含质量控制体系(人员、设备)、内部规章制度和信息化三个方面。检测机构对人员建立一人一档,避免人员重复挂职,有职称、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证书要求的相关技术人员符合资质标准要求;仪器的管理应设有专门人员对仪器进行管理,使用台账设置一机一档仪器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同时信息化是桩基检测工作的一个趋势,并且是政府监督部门监管的一种手段,检测机构应按要求实时上传检测数据。加强监督检查对于违反检测管理制度的人员与机构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惩罚

(二)提高桩基检测人员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

提高桩基检测人员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检测及管理人员的培养培训。质量负责人管理人员负责培训检测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对设备、分析软件操作专业知识,检测人员应通过上岗证理论考试才能上岗检测。只有自身专业能力强,才能高效的完成检测任务[2]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对不符合检测流程的问题进行纠正使检测人员的技能更加熟练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开展廉洁教育工作。检测机构还应安排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参加内部交流和外部技术研讨活动从根本上提高桩基检测人员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

(三)制定科学的质量检测报告生成程序

将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根据规范要求完善检测技术程序并进行试验操作是保证质量检测报告的前提。制定科学的质量检测报告生成程序需要检测人员在检测的过程中,对检测每个环节进行记录,规范填写质量表格可以达到检测过程的重现性。另外,在质量检测报告生成之后,检测授权人员须对检测的报告进行审核经过质量和技术负责人把关完善检测报告生成程序,可以保障检测报告的完整性,从而提高检测的质量

四、结束语

对于承受上部荷载重量的桩基础,桩基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稳定安全。为了提高桩基检测的质量和效率,要不断对桩基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找出针对性、科学性的具体措施,为反应建筑施工质量提供真是可靠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毕华军.应力波反射法在基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2]董嘉峰,王文诗.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技术实践应用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

[3]施晶.建筑工程桩基检测与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