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BIM技术的发展应用探讨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杨霖

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范围在扩大,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建筑生产方式进行了重新定义。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通过使用BIM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的效率,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能够在预计的工期内完成。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人们对建筑使用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多,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更高,使用的施工技术种类也越来越多。就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方、设计方以及投资方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到位,直接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影响。现阶段,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主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业主的具体需求对建筑工程进行合理的设计,以直观的模型让人们更好的观察。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还可以确保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更好的完成,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阻碍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使用,因此,必须加大对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研究力度,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BIM技术;发展;应用

正文


1BIM技术的定义与特征

1.1定义

BIM技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建筑信息模型,结合建筑施工设计图纸用三位数字技术建立工程数据模型,通过模型可以直观的展示出建筑工程项目的数据,并且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数据更加准确可靠。在使用BIM 技术时必须科学规范的使用该技术,发挥该技术使用的最大优势,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1.2BIM的特征

(1)完整性。在使用的过程中建筑模型信息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信息之间的联系。

(2)联系性。建筑工程的主要部分就是项目主体部分,一旦主体结构部分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其他部分发生一定的变化。使用BIM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建筑模型中存在的异常,并做好相关的调整。

(3)一致性。就目前的形式分析,大部分建筑模型创建时的数据信息内容基本相同,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提取,不需要再次输入信息,这一点可以体现出BIM技术使用的一致性。

(4)模拟研究与能够直观查看。模拟研究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规划时期以及招标等进行模拟,以建立的3D模型,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合理模拟。

2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障碍

2.1建筑领域传统思维及方法的转型障碍

过去建筑工程设计采用的大部分为二维平面图,这种按设计方式中人们不能直观的对建筑结构进行观察,再加上很多设计单位没有改变现状的勇气,固化式思维使得建筑工程的发展受到阻碍。

有些设计人员的思维观念比较落后,人们对建筑模型技术的了解程度不够深,在具体开展设计工作时,并没有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导致设计结构并不理想。同时,建筑信息模型设计相关软件的使用费用比较高,很多设计单位并不愿意支付这部分费用,加上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技术水平比较低,进一步阻碍了建筑信息模型的设计。

2.2BIM应用的大环境不够成熟

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的时间比较短,并且应用的成熟度不足,BIM的技术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针对BIM技术使用的具体情况,我国并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BIM技术使用的约束力度不足。BIM技术虽然能够生三维立体模型,但是模型创建的过程中其图纸缺乏统一的制定标准,直接导致设计模型存在很多的问题。

2.3BIM软件信息集成和共享方面存在障碍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设计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施工建设的需求。使用BIM技术对建筑项目进行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工程设计的难度,保证建筑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但是,BIM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因素的阻碍,使得BIM技术上的信息集成与共享难以实现。例如,设计单位使用BIM技术是选择使用的BIM软件以及版本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设计结构不同,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同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并没有制定BIM技术相关的标准以及制定,数据传输无法实现,不利于BIM技术使用时的信息共享。

3建筑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

3.1立项决策作用分析

BIM技术的正确指导与帮助下,建筑工程项目立项决策的准确度更高。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技术人员可以对建筑的的形态、施工环境等进行全面的管理,从而收集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为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同时,通过融合BIM技术和Revit程序,有效减少了建筑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3.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通过规范使用BIM技术可以确保设计结果更加真实可靠。通过对施工环境以及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的模拟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进一步规划,提高规划的质量。同时,基于BIM技术的应用优势对施工图纸以及资料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确保建筑模型更具实用性。

3.3BIM技术在工程施工方面的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不同的问题,如果不对其加以控制就会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使用BIM技术创建的三维立体模型中,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数据信息更加完善,切实提高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同时,借助BIM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保证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借助于 BIM技术的相关功能,可以随时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对变化数据进行登记、检查,保证控制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高施工效果。分项目采用 BIM技术,可模拟建设项目个别空间的施工工艺,对施工过程中隐藏的问题给予基本措施。无论哪种建筑工程,过程控制工作尤其重要,它能保证建筑效果和建筑进程。若要对建筑项目进行良好的控制提升,确保整个建筑工程都能达到相关标准,能在件数控制期间采用 BIM技术,借助 BIM技术独特的性能控制能力,提高控制效果。即在施工过程中采用 BIM技术选择建筑控制措施,对实际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在所有过程中实现建筑效果的监控,科学地规划建筑任务,从而保证建筑项目领导层在所有项目中实施的控制工作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间相互项目可以在执行期间按照规划措施进行。而且, BIM技术在施工项目的所有工序中的应用,可以随时对所有工序进行监控,帮助施工控制人员在世界建筑过程中很好地理解和研究建筑信息。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施工项目发生异常期间,能够及时发现造成异常情况出现的原因,确保应用较短的时间展开处理,防止整体施工项目操作因控制工作存在缺陷而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即使将 BIM技术应用于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也能很好地避免因施工控制力度不高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异常情况和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4运维阶段 BIM的应用

(1)管制空间。注重设备系统和办公流程的运用。利用三维图形的方位替换前二维编码与文字,可以直接找到所有物体、仪器的方位,投高空间的控制效果。

(2)设备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所有建筑物体的空间设计和维修。

(3)控制隐蔽工程。借助于 BIM模型,可以对隐藏在内部的管道和仪表进行可视化控制。相关工作人员可借助于共享信息任意观察、调整和完善数据,保证印布项目信息的准确性和整体性,尽可能少地隐藏项目出现问题的概率。

(4)应急控制,针对规模较大的建筑物和高层建筑,人群比较集中,分散困难,因此需要提高应急管理水平。BIM技术可以规避、警告并解决异常问题,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减少资源浪费,防止影响类别的扩大。

(5)节能减排控制,模型信息与物联网融合方式对能源展开控制,将建筑所有能源消耗的信息岁数收集、传递、归纳、展开可视化操作。

3.5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的作用

竣工验收期作为整个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利用 BIM技术,通过对工程的具体检验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工程竣工后,验收单位需要对全部绿化面积、照明等进行检查。借助于 BIM程序对绿化、隔热、保温等性能进行检查,良好的保证了工程检测的效果。并通过 BIM技术融合项目的全部数据构建和信息共享系统,创造出更准确、更完整的数据信息,保证后续施工工作的进行,减少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借助后续控制模式的建立,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效果。

4 BIM技术发展趋势

BIM技术的发展依赖于 BIM应用点、 BIM应用软件和 BIM应用标准三大要素。BIM的三个要素中,BIM应用点是源头,产业相关从业者可以根据 BIM技术的特点,结合实际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难点问题,提出相应的具有应用价值的 BIM应用点, BIM应用软件使用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提出将会带动 BIM应用软件的开发,切实提高BIM软件的服务水平。研究者对 BIM的探索不应该只局限于现有的软件功能,而是要不断地挖掘信息和数据的需求,推动软件的发展;同时, BIM应用点的实现是基于拥有可用的 BIM应用软件,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BIM应用软件的发展带动了 BIM技术的发展,但目前国内的 BIM应用软件还很少,如建模、施工仿真、碰撞检验等。尽管我国已开始制定 BIM应用标准,但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许多问题,发展比较慢,需要吸取国外经验,迎头赶上。

总结

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面临的建筑市场依然广阔,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 BIM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还有较大差距。作者认为,中国建筑企业有很强的活力和创造力,已积极开展 BIM技术的应用,在积极颁布与 BIM技术有关的标准的同时,应正确的采取引导措施,做好标准文件的解释工作,引导企业做好标准文件的解释工作。同时,为了及时了解 BIM技术的应用现状,建立 BIM技术应用程度的评估方法,加强设计策划、施工企业应用能力的评估,及时了解 BIM技术的应用现状,不断改进 BIM技术推广策略。

参考文献:

[1]何关培,邱勇哲.BIM技术发展与推广中的思考[J].广西城镇建设,2019(12):40-48+39.

[2]马智亮.追根溯源看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和发展趋势[J].施工技术,2019(6):1-3.

[3]何清华,张静.建筑施工企业BIM应用障碍研究[J].施工技术,2019(22):80-8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