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方法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治理方法
正文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对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通过对混凝土常见裂缝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裂缝的形成机理。通过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细节把控以及后期养护等方面的技术把控。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未来,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水平,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1施工工艺应用水平不佳
浇筑环节属于核心施工环节,但由于浇筑处理过后混凝土会出现蒸发现象,因此会出现塑性收缩问题,塑性收缩应力若超过混凝土自身抗拉应力,就会进一步引发收缩裂缝。另外,混凝土浇筑核心环节,浇筑方式不当会导致分层问题出现。同时,混凝土原材料也会在分层后进一步出现离析问题。混凝土混合物中的骨料会因此而下沉,当骨料下沉至钢筋区域时。又会影响钢筋正常状态导致其上方出现砂浆,最终导致塑性裂缝的出现频率上升。
1.2混凝土配比比例缺乏合理性
混凝土配比工作具有非常典型的专业性特征。这不仅是由于混凝土基础原材料成分复杂,更是由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同的配比比例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性和弹性性能指标。从目前实际出发分析可知,由于混凝土原材料基础质量因素影响以及混凝土配比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影响,导致混凝土预拌制环节中未能做到精准控制配比比例,进一步导致裂缝问题出现。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类型
2.1干缩裂缝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干缩裂缝同样是混凝土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具体来看,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例如水泥的用量、成分以及外加剂用量等,这些方面的内容如果不加以控制都将会有较大的可能引发裂缝问题的出现。在混凝土当中,倘若混凝土内部和外部间所出现的水分蒸发存在明显差异,就很容易产生干缩裂缝。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外界环境的因素将会对混凝土表面造成直接影响,使得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被快速的蒸发。而由于混凝土内部温度基本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及变形,因而外部所出现的变形遭受到由内部所产生的阻力,这就会引发裂缝问题。随着随处环境湿度的降低,干缩裂缝出现的可能性也将提高。
2.2沉陷裂缝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出现沉陷裂缝的影响因素就是混凝土结构地基缺乏稳定性。这样的情况多出现于寒冷的冬季,在冬季施工的过程当中,其模板通常被放置于冻土土面,在温度提高冻土熔化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沉陷的状况,而在不均匀沉陷的影响下,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伴随着沉降量的不断提高,裂缝的大小也会越来越大。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治理方法
3.1优化混凝土选料和配料控制
虽然现阶段在混凝土施工材料方面已经得到较高程度的质量保证,但还是不能够忽视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与材料配比工作。如在选料过程中,应该就水泥水化热量值、粗骨料表层粗细、质地坚硬程度、碱性反应是否强烈以及各种杂质是否超标等问题进行严格控制,对于细骨料颗粒大小、间隙大小、外加剂质量性能等也应该予以严格地控制。在材料配比过程中,应该明确其与混凝土结构强度密切相关。在配合比计算过程中,应依据混凝土强度要求,合理控制水灰比、用水量、水泥用量等,以最大限度保证降低裂缝产生的可能。如利用强制式搅拌机配置混凝土材料,对配置结果进行有效测试,保证其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才能够最终落实混凝土材料配比工作。还要注意依据水胶比、水泥混凝土强度曲线关系等,调整水泥混凝土用量,使材料配比达到最佳,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同时,最大限度保证施工质量。
3.2严格规范施工操作
施工工艺运用的合理性也取决于操作水准。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保证混凝土施工的合理性。如在模板加工过程中,应该保证模板构造、模板强度等均符合国家相关方面的规定、要求。对拆模作业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以避免模板强度不足导致裂缝问题出现。在混凝土浇筑作业中,还需保证作业的连续性,避免由于停顿时间过长影响混凝土结构强度。同时考虑充分振捣作业,最大限度避免由于内部结构不均匀造成裂缝问题。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对搅拌的时间、料仓的配备以及配料的计算等进行严格控制,保证相应的操作符合混凝土搅拌标准要求,保证搅拌质量。在温度控制方面,通过更加精密的水化热计算以及开展相应的保温工作等,最大限度避免因温度等问题导致裂缝出现的情况。
3.3做好混凝土后期养护
混凝土的后期养护是保障混凝土结构品质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有效地控制裂缝的产生。在进行混凝土后期养护时,需要遵循以下养护工作原则,以确保养护效果的有效实施:(1)根据混凝土的体积和当时的施工条件,选择施工便利、经济性的养护方式。不同情况下,可以采用不同的养护方式,如覆盖浇水、塑料薄膜保湿或加热养护。(2)养护细节要得到认真落实,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明确的养护工作计划。在养护过程中,务必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收缩引起的裂缝。(3)根据养护方案,合理控制养护的时间和频率,确保混凝土的湿润程度和养护效果。针对具体的覆盖浇水养护方式,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养护:混凝土浇筑后的3~12小时内,需采取覆盖措施,如麻袋、塑料布进行覆盖,保持湿润状态。外加剂混凝土养护至少两周,硅酸盐或普通水泥混凝土不少于一周。处于干燥气候时需增加浇水频率,防止过早干燥。气温小于5℃时禁止浇水,避免冻结破坏混凝土。
结束语
混凝土从材料自身特性来说,存在裂缝是不可避免的,混凝土可以带着无害裂缝在合理年限内正常工作,预防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基本出发点是为了降低和减少有害裂缝出现的机率。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建设工程中的一种常见质量通病,因此,要加强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一定能大幅度降低和减少工程建设领域的各类工程事故。
参考文献
[1]史超鹏.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J].居业,2018(10):96+99.
[2]安斌斌.土建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J].城市建筑,2013(12):65.
[3]曾剑波.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散装水泥,2022(5):93-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