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成本构成分析及控制策略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孙伟伟 潘晟 黄俊瑜 邓晓桐

(广州理工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540)

摘要

和过去使用的建造方式相比较,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优势十分突出,像节能性和环保性等特点,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为建筑行业的改革和转型提供重要支撑和动力,促使城市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从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形势来看,上下游链条协调联动的建筑市场尚未成立,因此一致性和统一性的发展标准没有形成。同时,一些政府部门支撑力度不大,促使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严重影响到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成本构成分析;控制策略

正文


本文系2022年广州理工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22JY006 )的部分研究成果。

前言:在国民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过程中,建筑行业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促进社会经济水平提升的主流产业。在传统的施工工艺上,还是使用现浇的作业方式,花费较大能源的同时,也会对环境带来污染。目前,在绿色和环保的发展理念逐步渗透下,对建筑行业的优化和升级十分有必要,因此创新出装配式建筑这一模式,打破传统建筑行业在发展道路上的瓶颈,逐步朝着工业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前进,促使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提高建筑整体建设质量的同时,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一、装配式建筑成本构成分析

(一)在设计阶段中

装配式建筑,和过去建筑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设计环节中,采用预制构件的方式。因此,在对设计环节的装配式建筑加以成本构成期间,有效降低成本费用支出。同时,在对装配式建筑加以成本控制过程中,重视对设计单位的严格筛选,采用招标的形式,为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方案设计阶段中,要确保装配式项目施工的顺利性,充分了解项目定位、成本限额以及实施范围等关键要素,设置科学和合理的技术线路,促使预制构件更加标准和规范,明确对应的技术实施方案和计划,便于设计工作顺利进行。另外,在设计方案编制期间,要明确设计要点和重点,展开平面设计和立面设计活动,秉持少规格和多组合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预制构件在生产和加工期间的质量,以此突出立面设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特点。

在具体展开装配式设计活动期间,对立面以及平面效果加以重点考虑的基础上,充分意识到生产线排布、吊装组织以及脱模等要素,了解施工质量影响的潜在因素,以此达到理想的成本控制效果。

(二)在采购运输阶段中

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经常会运用到砂石、混凝土以及钢筋等材料。随着材料使用量的减少,也就降低了材料的成本费用,无需大量的人力,促使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不过,在装配式建筑实际施工期间,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像预制构件要进行采购和运输,促使成本费用提高。在采购费用上,不仅包含预制构件人工以及材料费用,还涉及到厂房、模具摊销和管理等费用,同时税费也在该范围内。从运输费用上来看,主要是在装卸运输期间会使用到吊装等设备。另外,如果运输环节中由于道路交通不畅造成的设备损失,也会纳入到间接成本中。

(三)在施工阶段中

从装配式建筑施工情况分析,会运用到发泡混凝土,以此作为墙体的材料,同时把预制梁制作为T形的截面,之后浇筑混凝土,构成叠合梁。在使用吊车或者起重机进行整体叠合式楼板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抗震的作用,并且减少模板的使用。在对叠合板面加以钢筋绑扎期间,会使用到混凝土加以浇筑。由于对预制构件体量情况的考虑,在提高施工质量过程中,尽可能选用相对平整的区域加以存放。

在吊装阶段中,基于作业工序比较多和复杂,要重点分析起吊设备的使用性能,尽可能采用针对性的选择方式。在把预制构件吊装到指定位置之后,利用支撑件加以固定。在此期间,会生成生活费、环保费、机械费以及安全费等,同时也会涉及到构件堆场和道路平整等费用。

二、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策略

(一)借助BIM技术,提高正向设计效果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持续推进下,先进性的BIM技术被人们运用到装配式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中。通过建筑信息模型的构建(如图一:图一:装配式建筑信息模型),借助BIM技术展开正向的设计,使分设计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具体展开过程中,利用BIM技术对设计、施工以及生产等环节的实际要求,加以集成化的管理,促使问题得到前置性的解决,避免在实际施工和生产期间出现问题,减少问题处理的成本。

图片11.png


图一:装配式建筑信息模型

(二)提高精细化管理力度

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精细化管理环节中,把重心放在预制构件运输、吊装、堆放以及施工等环节中,防止出现操作不当的问题,确保装配式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和效果。在运输阶段中,事先对路况加以调查,提高运输线路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减少构件在运输环节中出现损耗的次数。在构件堆放上,做好事前的规划工作,确定构件堆放地点,减少不必要的运输成本。在堆场选择上,确保场地的平整性和清洁性,便于排水,减少构件损坏程度,避免增加重置的成本。在构件进入现场之后,严格验收构件质量,确保堆放的高度满足要求,减少安全隐患。

在进度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确保构建高效和及时供应施工现场,严格控制进度供应情况,避免过多产生较多的管理成本,同时减少供应不及时情况的出现,防止发生停工的情况。

在安全成本控制上,重视对吊装的检查,为相关作业人员配备对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同时开展试吊作业,确保吊装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方可投入使用,同时采用定期检查和维修的方式,减少设备维修成本。在吊升环节中,不可以有无关人员进入,设置警戒线,同时指派专职人员进行看管。

(三)建立完整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条

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工序相对复杂和繁琐,像设计、生产运输、以及施工等环节,具有很大的行业跨度,因此对这些环节的作业要求越来越高,要在较高技术标准的支撑下,还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产生连锁的反应,从而增加成本费用,不利于成本控制水平的提升。因此,在提高成本控制力度之后,对产业链加以完善和优化,采用上下游企业资源整合模式,促使各方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此时,可以和当地政府合同协同?,提高相关配套产业的支撑力度,做好整体性布局工作,建设试点工程以及产业示范园,促使各个企业的资源得到整合和协调,为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和发展助力。

三、结束语

总之,在新时代推进下,装配式建筑属于必然手段,在社会发展中可以获得最佳的经济以及生态效益,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对成本构成加以全面分析之后,结合具体的建设情况,提出对应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策略,促使成本管控模式得到优化和创新,实现提质和降本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问题与措施研究[J]. 侯蕾.建材与装饰,2019(25)[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本构成及降低成本的措施[J]. 于光泉;包朋华.居舍,2019(05)[3] 工程设计服务企业成本构成浅析及成本控制探究[J]. 姜羽乔.财经界,2017(28)[4] 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控制初探[J]. 张凤英.西部探矿工程,2008(07)[5] 我国房地产住宅项目成本构成浅析[J]. 武晋生.建设科技,2016(13)[6] 浅谈工程项目成本构成及其控制[J]. 毛红心.河南建材,2008(04)[7] 医院建设投资的合理构成及分配[J]. 周志骏.建筑经济,2006(10)[8] 物资采购中的“买菜经”[J]. 姜雨婷.施工企业管理,2017(02)[9] 从建造成本控制浅谈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J]. 舒春雁.管理观察,2017(21)[10] 浅析机房工程企业成本控制[J]. 龚小嫣.现代商业,2012(0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