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公园建设策略分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王晓娇

宿迁市古黄河公园管理服务中心,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

当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给城市居民带来了物质生活的便利,却也带来了一系列健康问题。城市社区公园作为城市居民获取自然环境、锻炼身体和放松心情的重要场所,其设计策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影响公园体验质量和健康效益。本文将从健康视角出发,对城市社区公园的建设策略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建设手段提升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

健康视角;城市社区公园;设计策略

正文


一、城市社区公园发展背景和意义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城市居民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城市社区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了人们对绿地空间的需求,城市社区公园作为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手段而发展迅猛。它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和健康的场所,还能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社交交流。另外,对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其生态环境功能在空气、土壤、降噪、蓄水等方面效用显而易见,为周边社区提供小区域化生态环境贡献显著;在城市水泥森林中,社区公园星罗棋布的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为人们在钢铁水泥生活中提供开阔的自然空间,使居民有了锻炼和休闲的可选场所。

二、以健康为导向的城市社区公园的设计原则

(一)环境设计原则

环境设计是城市社区公园的基础,合理的环境设计有利于提升公园的景观品质和健康效益。例如,合理的绿化植物配置可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健康的水体设计可增加触感和视觉享受;良好的景观布局和景观视野能提高人们的心理舒适度,充分利用地形水文还能改善小区域空气流动走向,形成天然冬暖夏凉空调气候。

(二)设施设计原则

设施设计是城市社区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且民生的设施设计对于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和吸引力、参与度至关重要。例如,健身设施的设置可促进居民的身体活动和健康;休闲娱乐设施的设置可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公共厕所和饮水设施的设置可提供方便和舒适的环境。

(三)功能设计原则

功能设计是城市社区公园的核心,巧妙的功能设计可以提高公园的使用率和社会效益。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健康状况,可设置不同的功能区,如休闲区、健身区、儿童游乐区、儿童健身区、相亲角、文化互动区、比赛场地、水景观赏区、亲水垂钓区等;在功能设置上,公园还可以根据区域周边情况,兼顾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需求,增加公园的社会效益。

三、健康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公园建设策略重要性

(一)健康社区的建设需求

城市居民对身体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生活环境的健康程度要求日益提高,健康为导向的城市社区公园建设可以满足这种需求,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二)可行性的保障

虽然健康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公园设计及建设策略需要从最初的规划、设计中就考虑增加相关投入,但在投入与效益的比较中,其可行性得到了保障。公园的健康效益可在较短时间内体现,居民对其的肯定和认可度高,对公园的使用、参与、监督也会相应增加。

四、目前社区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多样的活动空间

城市社区公园的设计注重于提供众多的运动设施,如健康步道、跑道、各类篮球场、足球场等,而这些常见设施主要服务于特定群体。然而,人们的需求千差万别,有些人更喜欢安静的读书,有些人则喜欢太阳浴;男性老年群体三五成群的打牌下棋和聊天,女性老年群体喜欢成群结队的拍照、广场舞;小点的孩童喜欢游乐场和嬉水,大点的孩子喜欢骑行、攀爬和cosplay,缺乏多样的活动空间使得社区公园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二)设计缺乏常识

目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是城市社区公园的中总有些设计缺乏合理性、人性化,甚至违逆科学性,即使普通大众视角看都可予以点评,例如,林荫下铺草皮年复一年的换草皮,座椅带凹陷造型日复一日的积水积泥,大规模的阳光大草坪让人在阳光下无处庇荫,大面积设计搭配栽植各类开花植物让城市居民花粉过敏现象日趋增多,更多的设计和施工不懂绿化,设计栽植大量地方非适生植物造成苗木死亡和财政浪费等。凡此种种,都无法满足人们对舒适、便利、健康、生态的需求。

五、健康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公园的具体建设策略

(一)关注空气质量

要实现健康视角下的社区公园设计,必须关注空气质量。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显著,而公园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必须提供清新的空气。因此,社区公园选址应尽可能的选择远离工业区和交通干道的场地,并且在植物的选择上要以能够吸附有害气体的植物为主。此外,公园的绿化率和植被覆盖面积也应适度增加,以进一步净化空气。

(二)合理的景观设计

健康的社区公园设计应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在城市化的浪潮中,自然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绿色和自然景观对人体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缓解压力、提升心情。通过合理规划公园的景观与植被,保留原生植被的同时引入多样化的植物种类,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接近大自然的环境。因此,在公园的设计中,应尽量保留自然的地形和植被,减少原有景观的破坏。辅以增加一些景观元素,如海绵景观、花坛、水池、近水平台等,不仅可以增加空气湿度,也可以为社区公园提供水文循环。

(三)多样化的运动设施

公园中的运动设施和活动场所对居民的健康起到关键作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对于公园的需求有所不同,社区公园健康设施上应同时具备针对性和综合性。在建设前期应多花功夫,多做走访调查,多倾听周边社区居民的需求,健康设施需求设计方案可做公示征求意见,对各方收集的需求性进行整合和分类,例如,在公园中设置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区、阅读区、声乐区、广场舞区等,场地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保留需求呼声较高的,更高程度的利用场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此外,为了提高公园使用率,可以引入文化娱乐活动,如音乐会、表演等,设计期就考虑配套设施,提供多样化的娱乐方式。

(四)高水平的管理和维护

公园的管理和维护对于城市社区公园健康意义贡献值较高。较高水平的公园管理者无论是对公园卫生保洁、设施维护、绿化养护、秩序保持、安全保障等,都能够充分保障,确保了社区公园的良好氛围。因此,好的管理机构,健全的管理机制,高水平的服务人员、高效率的维修效率等,都是健康社区公园的良好指标,能够确保市民在公园内进行健康活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城市社区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公园的建设应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并注重节能减排;通过应用新兴科技,如智能灯光系统、环境监测设备等,提升公园的管理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还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公园相关设施供能,实现公园在能源需求上的自给自足。通过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的社区公园建设,在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同时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六)重视公众参与和社区共治

社区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不仅仅是管理机构的责任,市民也应积极参与进来,让周边居民有主权意识和共治意识。可以通过征求公众意见、居民献计献策、开展社区文体活动等方式,建立社区志愿者团队也是很好的选择,共同参与公园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可以增强市民对公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市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公园的管理、维护、维修、绿化、活动开展等过程,不但提高了居民参与度,也让居民在参与共治的过程中了解了管理的难度,缓解管理压力。通过公众参与和社区共治,城市社区公园才能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健康需求,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七)营造和谐的社交空间

社交空间的设置是城市社区公园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在公园中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是为了和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因此,公园应当提供足够的休憩空间、交流空间,包括休息设施、交流场景、交流媒介等,以此供人们进行不同形式的休息和交流空间。如露天剧场、棋牌区、相亲角、溜娃区等,为公园增加活力,使社区公园成为具备舒适性、隐私性、便捷性的社交空间,促进社区人群的交流和凝聚力。

六、城市社区公园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城市居民对健康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向往,社区公园的在城市建设中的占比需求会逐渐加大,社区公园将会逐渐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体系,成为城市油画的绿色底色。因此,未来社区公园应当更加注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修复等措施增加绿地面积,提高公园的生态价值。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控制灯光、水源和音响等设施,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和节能减排。

结束语

城市社区公园作为提供健康休闲和改善生活环境的场所,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空间布局、景观设计、活动设施和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分析了城市社区公园的设计策略,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健康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公园应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和健康促进活动。公园可以组织各类健身活动、运动会、主题讲座等,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健康促进的行动中。同时,还可以与周边社区、学校、医院等建立合作,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和知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氛围。

参考文献

[1]王瑞雅,张宁光,张健建.公共健康视角下对城市社区公园空间设计思考[J].现代园艺,2023,46(2):60-62.

[2]蒋荣熊瑶.全民健身战略下的社区体育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成都市富丽碧蔓汀为例[J].设计艺术研究,2022,12(4):77-8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