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检测
正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要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建筑材料检测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建筑材料检测技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进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是否可以顺利完成。在进行建筑工程时,必须要保证混凝土自身质量合格,确保建筑工程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1原材料检测的重要意义
在进行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进行原材料的检测时,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原材料制定不同的检测方案,还应该根据混凝土原材料的类型,在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建筑工程中制定不同的检测方案。第二,在进行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时,还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首先,应该保证施工单位拥有合格、有效地检测仪器和设备;其次,还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例如在进行混凝土材料检测时,必须要对所用到的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同时还必须要对实验室环境和室内环境进行严格地控制[1]。最后,还应该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
例如,在进行混凝土材料检测时,我们必须要先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等信息进行登记、分类和归档。其次,还应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案,在进行混凝土材料检测时,应该先确定建筑工程项目所用到的所有建筑材料的品种和规格,然后按照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建筑材料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案,同时在进行建筑工程混凝土材料检测时,必须要保证所用到的所有建筑材料,都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相关规定要求的合格产品。
2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技术要点分析
2.1粉煤灰检测技术
粉煤灰作为混凝土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在进行检测时,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首先,要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控制,必须要对粉煤灰的细度、需水量比、活性指数等指标进行严格地控制。在进行检测时,首先要对粉煤灰的细度和需水量比进行测量,根据相关规定粉煤灰的细度是在1.10以下的,一般是在0.90-1.00之间。通过试验得出,如果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活性成分,会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而且会使混凝土具有更强的韧性和抗压性。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以通过三次四种方法来对其进行检测。第一次检测主要是对其细度和需水量比进行检测;第二次检测主要是对其活性指数进行检测;第三次检测主要是对其需水量比进行检测[2]。
其次,要对粉煤灰中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检测。活性成分是指在粉煤灰中所含有的一些矿物质成分,一般情况下,活性成分的含量越多,那么它的性能就越好。根据相关规定,只有当活性成分的含量超过了15%时才能被称为活性粉煤灰,由于碱性物质对混凝土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加强对碱性物质含量的检测工作。具体操作方法为:将含有碱性物质并含有活性成分的粉煤灰放入到水中,然后使用强酸溶液将其浸泡2-3小时后再将其捞出并在水中浸泡10-1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就可以了。通过试验得出,当粉煤灰中碱性物质含量超过15%时就会使混凝土出现碱骨料反应现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粉煤灰中碱性物质含量的控制,从而确保混凝土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2.2水泥检测技术
首先,要对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通过试验确定其物理和化学性能,并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确定水泥的强度等级;其次,要对水泥进行各项性能指标检测,包括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等。在进行试验时,要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确定试验方法。最后,在进行各项性能指标检测时,必须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水泥物理和化学性能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试验确定其强度等级。根据水泥质量检测技术的内容和要求,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水泥质量检测工作效率。在进行水泥检测时,必须要认真检验每批进场的水泥样品。如果发现样品不符合质量要求时,必须要立即停止使用该批水泥,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工作,并做好相应的登记工作,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水泥细度是指在水泥中所含矿物成分、化学成分、颗粒形状等的大小和形状。在混凝土中使用水泥时,如果水泥颗粒太粗或太细都会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因此,在进行水泥颗粒细度检测时,需要先将所用的水与标准的水灰比进行混合,然后再将水与所选的标准试模中的水泥颗粒混合搅拌,这样可以保证水泥颗粒符合标准要求。
另外,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如果水灰比相同时,那么水灰比越小,其水泥颗粒就越细;2)在使用水灰比相同时,如果水灰比越大,那么其水泥颗粒就越粗;3)当水灰比较小时,其水泥颗粒会更加粗。
2.3砂石检测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中砂石的检测,主要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质量,并且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在对砂石进行检测时,通常会使用筛分法、过筛法和称重法等方法来进行,并且在进行砂石检测时,需要保证操作方法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目前在实际的施工中,可以使用电子称重法来对砂石进行检测,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并且不需要对混凝土的试件进行破坏,但是这种检测方法只能对砂石质量进行检测,而不能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3]。另外,在使用电子称重法对砂石进行检测时,还需要确保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如果在进行试验时,操作人员没有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会直接影响到最终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要保证施工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从而保证砂石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4对混凝土外加剂的检测
混凝土外加剂的检测工作是混凝土检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通过检测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来判断其是否符合工程施工要求。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因此,在对其进行检测时,必须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目前在对混凝土外加剂进行检测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使用标准稠度用水量法进行检测;使用坍落度试验法进行检测;使用净浆流动度试验法进行检测。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不合格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对混凝土外加剂进行检测时,必须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重要的材料,其性能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工作,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从而确保混凝土材料符合相关要求,满足施工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志强.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及控制方法[J].科技与创新,2022(12):132-134+137.
[2]吴子斌,黄惠敏.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的关键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21(08):56-57.
[3]刘树江.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及控制方法[J].房地产世界,2021(06):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