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成因与应对措施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胡静雯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当前建筑行业的各方面工 作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例如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控 制, 能够对整体工程造价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阶段, 需要设计 人员不断强化工程造价的控制意识, 。因此,本文对工程造价中的一些超预算的 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且对怎样避免出现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成因与应对措施

正文


1  引言

在实际的工程管理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超预算现象十分常见,主要是因为管 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各阶段的成本支出存在有超标的情况,在整体的预算过程 当中,进而出现了超预算的现象,提高了项目建设的风险性。在当下的发展过程 当中,应当针对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进行有效改善,建立完善的造价控制体系, 明确成本支出目标,这样可以降低超预算现象的出现,保障项目施工建设顺利开

展。

 

2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成因问题

2. 1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不规范

在对建筑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超预算原因的分析中发现,在项目造价工作 期间,大部分技术人员没有给予工程概预算足够的重视,即在项目概预算过程中, 造价人员没有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有针对、有目的地开展此项工作,甚至没 有对项目进行实地调研,直接进行预算与整体概算,得到的工程预算结果会出现 漏项或错项,导致预算结果存在缺陷。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都是通 过此种方式进行概预算,工程造价数据不仅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建筑工程在施 工中费用的实际支出情况,也无法实现对项目施工中不同阶段资金支出的合理预

测。导致后续施工方在开展各项工程活动时,出现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增加项目


的额外支出。此时,项目参与方为了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且保证项目在 验收阶段的质量达标,会增加施工现场人力与机械的投入,从而出现项目竣工结

算超预算的现象,造成项目施工方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与造价风险。

2.2工作人员造价管理意识不强

在当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工作人员自身的造价管理意 识对于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由于当下人员的造价管理意识不强, 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忽略了各阶段成本的控制,进而导致了最终的预算成 本超出合理的范围,严重影响到了项目建设的发展。例如,在日常工作当中,管 理人员并未深入到施工现场了解各阶段的成本支出情况,项目施工建设的周期性 较长,人工、材料、设备等基础成本的支出,需要实时结合各阶段的施工建设要 求来进行具体的成本计算,制定相应的成本支出目标,压缩日常成本的支出。由 于管理人员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专业素养,在进行成本压缩的过程当中,出

现经验不足且工作不到位等问题,最终导致成本管理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

2.3施工材料的价格存在比较大的浮动

针对当前的建筑施工项目来说,因为施工的周期都比较长,所以对建筑材料 就产生了一些要求。特别是当前建筑规模比较大的工程项目,在实际的施工过程 当中,需要用到大批量的工程材料。伴随着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这些 建筑原材料在市场上存在着比较大的波动性,假如施工造价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 中不能对这些价格波动相关因素考虑进去,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工程造价超预 算的状况。为了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现象,相关造价人员需要对当前市场上相关 建筑材料的价格信息进行密切关注,并且需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进度,对一些 建筑材料及时采买,还需要不断结合工程施工的主要涉及方案以及施工方案,让

建筑成本得到最有效的控制与管理。

 

3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应对措施

3.1完善造价控制制度

健全的造价控制制度有利于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阶段造价控制工作的落实 提供保障,所以企业方面应强化相关的工作意识,并不断提升制度的科学性、规范 性及合理性,及时根据行业发展变化情况对控制措施进行合理调整,并制定符合

实际情况的造价控制目标,同时要求设计人员根据设计规范及原则,合理开展设


计工作,保障设计流程、审查流程、职工职责和设计人员资质等各个方面均已得 到明确规定。另外,需在其中设置合理的奖惩制度,以促使设计人员积极主动地参 与到造价控制工作之中,并使其工作行为得到规,由此,设计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且能够对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3.2合理设计建筑工程造价概预算工作

在开展建筑项目施工前,要求工程造价人员树立对工作的正确认知,与建设 方深入交流,掌握更多与建筑工程项目相关的信息,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项目 分析,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用途、功能、设计目标、预期收益、特点等信 息。将所掌握的信息作为项目概预算工作实施的前提条件,从而设计更为合理的 概预算工作模式。为进一步落实工程概预算工作,降低在项目竣工结算阶段出现 造价超预算的概率,需要在概预算工作中,结合项目在施工中的具体需求,分析 可能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的风险因素,进行造价预估。必要时可以辅助现代化技 术与网络技术,构建建筑工程造价预估系统,在造价过程中,量化风险因素,合

理评估建筑工程价格,满足市场内更多建筑工程建设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3.3提高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专业素质方面,建筑企业在聘请预算人员时,一定要对人员的专业素质进 行必要的考量。建筑企业可以根据预算人员的以往工作经历以及做出的造价预算 方案进行评定,选择最优秀的人才放在造价预算的制定中。这样能够从预算编制 的根源上,将更多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考虑,不会出现漏项的现象。同时在 考察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时,还要对其编制预算方案的流程进行考核。对于现场 勘察和市场调查,是造价预算的最基础部分。在预算工作开展中,建筑企业要针 对预算人员的工作开展流程进行良好的监督。确保他们在编制造价预算之前已经

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3.4密切关注施工材料的价格信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造价相关人员为了能够对工程造价超预算进行有效的控 制,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对施工原材料的价格信息密切的关注,并且还需要不断 结合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将工程预算相关方案进行逐步的完善与优化,最 终能够让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不断的增强。针对当前一些规模比 较大的项目来说,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经常会用到很多施工材料,这也在一

定程度上加大了建筑施工超预算控制的难度。相关人员为了在根本上解决这个问


题,需要不断结合施工现象原材料消耗的主要情况,及时对具体工作开展有效并

且合理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

 

结束语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也就是在工程的设计、决策、建设及项目实施阶段,对全 部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同时提升项目管理能力,以更加有效地落实项目管理目标, 从而提升其中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从实际上来看,当前诸多建设集团对 于工程项目的前期设计接断不够重视,其中的造价控制自然也就被忽略,但是设 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能够对整体工程造价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建设单位方面应积极 提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针对设计阶段予以充分关注,以强化建筑工程造价控制

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参考文献

(1)李明晓.浅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J].工程与建

,2021(5):1119-1120.

(2)    .                    [J].   

,2021(16):160-161.

(3)   .                      [J]. 

,2021(3):175-17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