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探讨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李金河

滕州市工程建设监理技术服务中心

摘要

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立足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旨在通过科学的规划、高效的施工和智能化的管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施工技术注重降低碳排放、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废物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施工效率等方面的要求。引入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不仅能够减少水土流失、减缓碳排放,还能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景观品质,并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高效、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


关键词

绿色理念;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

正文


近年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传统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方式存在着对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污染的问题。因此,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逐渐崭露头角。发展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潜力。

1.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要点

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注重环保、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其要点:

可行性评估与规划:在项目实施前,进行全面的可行性评估和规划工作,考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

节能减排:通过使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比如采用低能耗材料、应用节能灯具、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资源循环利用: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资源的消耗。例如,在道路建设中使用再生沥青混凝土。

水资源管理: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施工中,采取措施减少水的浪费和污染,推广雨水收集、灌溉用水回收等技术[3]

生态保护和恢复: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对周围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恢复,采取措施减少场地扰动、保留珍稀植被和野生生物的栖息地。

智能化管理:应用信息技术、物联网等智能化手段,实现对施工过程的精确监控、数据分析和优化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建立监测与评估体系:建立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估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并对项目的环保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的要点涵盖了从规划到施工、从能源利用到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旨在实现施工过程的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同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应用

2.1建筑和房屋建设

在市政建设中,推广使用低碳、环保材料,如环保砖、节能隔热材料等,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时采取雨水收集系统和太阳能发电等技术,实现水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利用。

选用环保材料:采用低碳、环保材料是绿色建筑的核心要素之一。例如,使用可再生材料如竹木材料代替传统的木材;选择节能环保的隔热、保温材料,如岩棉、蓄热墙体等。

高效的能源利用:采用高效能源利用技术,如太阳能光伏系统和太阳能热水器来供应电力和热水。同时,在建筑设计中考虑日照和通风等自然优势,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

绿色智能化系统:引入智能化系统,如智能照明、智能能源管理和智能监控系统等,通过自动化控制和数据分析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

水资源管理: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考虑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植物灌溉或冲洗卫生设备,减少对自来水的消耗。同时,使用低流量水龙头和压力感应器,减少用水量。

垃圾分类和处理:设计合理的垃圾分类和处理系统,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例如,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箱和堆肥设备,鼓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绿色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污染控制措施,减少噪音、粉尘和废弃物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建筑和房屋的能耗和环境影响,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和舒适性,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2.2道路和桥梁建设

在道路和桥梁的施工中,采用再生沥青混凝土、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减少资源消耗和能源浪费。利用智能化管理手段,实现交通流量的优化控制,提高交通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环保材料使用:采用环保材料作为施工材料,例如再生沥青、可降解材料等。再生沥青可以将废弃的沥青再利用,减少新鲜材料的消耗;可降解材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

节能设计与施工:在道路和桥梁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注重节能原则。例如,在道路设计中,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优化路灯布局和光照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在桥梁建设中,采用轻型结构、先进施工技术等,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智能化监测与管理:引入智能化监测与管理技术,对道路和桥梁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施的故障和损坏,保证道路和桥梁的正常运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应用于道路和桥梁建设中,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提升城市品质的目标,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和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环境。

2.3给水和排水系统建设

在城市给水和排水系统的建设中,采用节水设备、水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推广污水处理和雨水收集系统,减轻城市排水压力,并提供可再生水资源。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采用节水措施,例如安装节水型水龙头、淋浴喷头和厕所冲洗装置,减少水源消耗。同时,引入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植物灌溉或景观绿化,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雨水管理与回收利用:设计合理的雨水管理系统,如雨水花园、生物滞留池等,将雨水逐渐渗透到地下,降低城市雨洪的发生频率。此外,通过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将雨水用于冲洗马桶、洗衣机等非饮用水使用,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排污处理与净化:采用先进的排污处理技术,如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等,对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减少对周边水源和环境的污染。同时,推广使用污水回用技术,将经过处理的污水用于景观绿化、农田灌溉等非饮用用途[3]

管网优化与节能:在给水和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管网布局的优化和节能效果的提升,采用高效的管道材料和管道隔热措施,减少能源损耗。同时,合理设置泵站,避免能耗过高。

智能监控与管理:引入智能化监控与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控制给水和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运行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损耗。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优化系统运行,实现精细化管理。

通过应用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给水和排水系统可以实现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运行效率等目标,为居民提供清洁、安全的饮水和环境。

结语

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是指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采用环保、高效、可持续的技术和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项目长期运行效益。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路径。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可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宋贵亮.基于绿色理念研究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02):151-153.

[2]邵纯.基于绿色理念研究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21(04):138-139.

[3]张纯为,周朝辉,嵇威威等. 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探讨[C]//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第26届华东六省一市土木建筑工程建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第26届华东六省一市土木建筑工程建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2020:348-35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