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SE管理再生水回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摘要
关键词
再生水回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HSE
正文
1工程概况
晋中市城区再生水回用工程(一期工程)项目,铺设再生水管线18.561km,改造再生水泵站两座,新建再生水泵站两座。本项目位原厂设备、管道改造工程,地下管网、电缆、构筑物情况复杂,切地下水位不详,给工程建设带来一定影响,如地下水位高宜采用降水防塌施工措施。同时,工程局部穿过市政干道,必须确保施工安全,及组织疏散现场交通,并控制好施工噪音。此外,本工程应与多家单位设施交叉作业,施工期间应及时联系协调,保证原有设施不被破坏。所以在施工中基于HSE管理理念,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控制措施,以确保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顺利。
2基于HSE管理再生水回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分析
2.1HSE团队建设
成立以项目经理直接领导的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安委会是项目部HSE工作最高决策机构,负责HSE工作的规划、组织、领导和实施。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安全环保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遇有特殊情况随时召开安委会成员全体会议,研究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管理问题。
2.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项目部成立后必须建立安全生产四个责任体系,即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安全行政管理体系,以总工程师为责任人的安全技术支撑体系,以分管生产副经理为责任人的安全生产实施体系,以安全总监为安全生产监督体系负责人的安全监督体系及“四个责任体系”各层级责任人,并明确其各自职责。设置独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环保部),健全项目部HSE监管体系。项目部应充分考虑HSE方面的管理规定,考虑聘用有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充实到项目部HSE管理工作。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配备充足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将分包单位管理人员纳入到项目管理体系中去。所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均要持有三类人员C证,并保证其有效性。同时,建立并完善HSE责任制,明确HSE管理目标,结合《全员岗位HSE职责履职清单》内容,制定从项目经理到各岗位、工种的HSE工作职责,层层签订HSE责任书,将HSE管理目标、指标细化,分解并落实到项目每位职工、每个施工队,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措施到位,管理到位,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管理局面。
2.3安全风险的辨识以及控制
针对本次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风险,安委会相关技术人员对施工中的各项危险源、有害因素进行了辨识和评价,并形成了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如表1所示。
表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清单
序号 | 作业内容 | 存在部位 | 风险 级别 | 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种类 | 可导致的事故伤害 | 采用的控制措施 | |
1 | 设 备 安 装 | 正阳一厂再生水泵站、正阳二厂再生水泵站、东外环再生水泵站、 | 二级 | 1.设备安装、拆卸过程中吊丝发生断裂造成伤害; 2.设备运转过程中,因人的疏忽造成与机械发生触碰伤害; | 起重伤害机械伤害
| 1.加强设备管理,按规定进行进场验收,收集相关车辆产品合格证书、检验报告、车辆行驶证等资料,建立“一机一档”,定期维修保养; 2.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必须持证上岗,开展设备操作规程的技术交底,开展入场安全教育及岗位危险源告知,工程开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意识培训; 3.做好施工区域内的安全防护措施和人员安全防护用具的正确使用; 4.定期开展设备安全检查,安全防护装置运行状况检查,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 5.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对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及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监督,及时治理完善; | |
2 | 临 时 用 电 | 本工程全段 | 二级 | 1.违反临时用电规范和管理制度; 2.电线接触不良或破皮老化造成短路; 3.用电设备未进行接地保护。 4.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 触电 | 1.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及《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2.制定《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和《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落实各级各部门临时用电管理职责,并严格执行; 3.配电线路按照TN-S系统要求配备电缆,按要求对电缆进行架空或埋地,直接埋地敷设深度不小于0.7m;按照三级配电的要求,配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三级标准电箱,开关箱、漏电保护器、空气开关等电气元件满足容量和质量要求; 4.电工作业必须持证上岗,其他非电工人员进行进行必要的用电安全技术交底培训,严格落实临时用电相关要求; 5.定期开展临时用电安全检查,对安全隐患问题及时整改处理;专职电工负责每天进行临时用电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并做好记录; 6.编制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做好预案及处置方案的培训落实工作,同时保证应急救援设备、物资的储存齐全。 | |
3 | 钢 筋 制 作 与 安 装 | 本工程 钢筋混凝土构筑物 | 二级 | 1.钢筋机械无保护接零、无漏电保护器; 2.因操作不熟练或人的疏忽大意造成与机械发生挤压、碰撞造成的伤害; 3.人工搬运过程中与人身体接触造成伤害; 4.起重机调运过程中意外掉落造成伤害。 | 触电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起重伤害其他伤害 |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钢筋加工设备,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所有电力线路和用电设备由持证电工安装,由专职电工负责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禁止其他人员私自乱接、乱拉电线; 3.钢筋应分散堆放,防止超载; 4.吊运钢筋骨架和半成品时,作业半径内严禁站人,严禁乱抛物体; 5.吊运钢筋过程严格遵循“十不吊”原则。 | |
4 | 模 板 工 程 | 本工程 钢筋混凝土构筑物 | 二级 | 1.人意外坠落造成伤害; 2.高出物体意外掉落造成人员伤害; 3.未按照设计要求或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作业、未经验收合格进行混凝土浇筑等造成坍塌。 | 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坍塌其他伤害 | 1.开工前对所有参与施工人员进行层层安全技术交底,确保交底到人;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能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 3.模板制作及每次安装完成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安全验收; 4.模板安拆起吊过程中专人指挥,起吊应平稳,不得偏斜和大幅度摆动;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可靠处,严禁人员随同模板一同起吊; 5.模板施工平台脚手板铺平、铺稳、铺满,施工平台外侧搭设1.2m高防护栏杆; 6.夜间或浓雾、雨、雪天气,停止模板的安拆工作; 7.在模板安拆作业范围内设安全警戒线并悬挂警示牌,派专人看守; 8.拆模间隙时,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 9.严禁施工区吸烟,动火时需上报并严控。 | |
5 | 脚手架工程 | 本工程 钢筋混凝土构筑物 | 一级、二级 | 1.脚手架管质量存在问题; 2.脚手架搭建未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作业; 3.未设置警戒区域坍塌后对周边人员造成伤害; 4.搭建过程中出现人员意外坠落;
| 坍塌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 1.对架体进行设计计算、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审查; 2.严格按照专项方案及相关规范要求施工,组织进行安全教育,加强脚手架安拆时的监管,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3.搭设及使用过程中加强检查、避免材料过多或集中堆放; 4.按规程定期对架体进行整体检测,并形成资料性文件备查; 5.搭设临边安全防护设施;满铺脚手板;周边用安全网封闭;进行安全交底;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6.架子搭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 |
6 | 起 重 吊 装 | 管道 材料装卸 设备安装 等 | 二 | 1.吊车失稳导致倾覆; 2.钢丝绳出现裂口等导致吊物坠落伤人; 3.起重作业时作业区内有其他人员交叉作业; 4.操作、指挥人员未持证上岗; 5.违反“十不吊”原则和吊装方案; | 起重伤害 | 1.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和起重吊装作业必须按照规定编制、审核、审批专项施工方案。 2.起重设备操作、指挥人员的管理,必须持证上岗,开展起重设备操作规程的技术交底,开展入场安全教育及岗位危险源告知,工程开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意识培训; 3.加强起重设备管理,按规定进行进场验收,收集相关车辆产品合格证书、检验报告、车辆行驶证等资料,建立“一机一档”,定期维修保养; 4.吊装工作区设有明显标志,并设专人警戒,与吊装无关人员严禁入内。起重机工作时,起重臂杆旋转半径范围内,严禁站人或通过。 5.定期开展设备安全检查,安全防护装置运行状况检查,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 6.吊装工作区设有明显标志,并设专人警戒,与吊装无关人员严禁入内。起重机工作时,起重臂杆旋转半径范围内,严禁站人或通过。 7.编制起重吊装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做好预案及处置方案的培训落实工作,同时保证应急救援设备、物资的储存齐全。 | |
7 | 焊 接 作 业 | 钢筋作业 管道连接处 | 二级 | 1.电焊作业出现违规行为或线路老化造成短路; 2.气焊作业违规操作或使用不当造成火焰引起的烧伤; 3.皮管老化造成气体泄漏,与周围空气形成爆炸气体混合物,遇明火爆炸。 | 触电灼烫容器爆炸 | 1.电、气焊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穿戴绝缘鞋和手套,使用护目镜; 2.保证氧气瓶和乙炔瓶分开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m,乙炔瓶距离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并在10米以内禁止堆放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备有消防器材,保证足够照明和良好通风; 3.焊机要设置专用开关箱,工作结束切断电源,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引起火灾危险隐情方可离开。 4.在焊接、切割密闭空心工件时,必须留有出气孔。在容器内焊接,外面必须设专人监护,并有良好通风措施,照明电压采用12V; 5.电焊机接地零及电焊工作回线都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上,也不准接在管道和机床设备上。工作回线应绝缘良好,机壳接地必须符合安全规定。 6.在有易燃、易爆物的车间、场所或管道附近动火焊接时,必须办理“危险作业申请单”。 7.高空作业应系安全带,并采取防护设施,地面应有专人监护。严禁将工作回线缠在身上。 8.焊件必须放置平稳,牢固逞能施焊,不准在吊车吊起或叉车铲起的工件上施焊,各种机器设备的焊修,必须停车进行,作业地点应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9.严格禁止使用未经批准的乙炔发生器进行气焊作业。 |
2.4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对识别评价出的风险,只要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且通过采取手段就能降低或消除风险的,都应视为隐患,都要列入隐患排查治理台账中。对台账隐患实
行分级管理、分级治理、落实责任。一级风险隐患由班组负责治理,二级风险隐患由施工单位负责治理,三级风险隐患由项目部负责治理,四级风险隐患由项目部上报建设单位落实整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项目部要合理利用安全生产费用等资金,保证风险隐患的有效治理。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要实行动态管理,做到隐患随时发现、随时评价、随时增补、随时安排治理。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项目部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一时不能完成整改的,要落实整改措施、防控措施、责任人、资金、时限和预案等,实行闭环管理。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本专业隐患整改、关闭、验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班组在评价隐患时,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整改难度大等原因就人为降低风险等级或是不列入隐患治理台账,刻意隐瞒风险和隐患。
结语
综上所述,引入HSE管理体系理念,做好工程建设中的风险识别评价和隐患排查,切实将风险识别评价和隐患排查 治理的责任压实、落实,固化安全管理流程,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能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李雪龙,赵锐.HSE管理体系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砖瓦,2022(05):122-124.
[2]曹志刚.HSE管理体系在采油厂安全管理之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9,45(04):49-50.
[3]杜民,张敏,杨雪等.过程安全管理与HSE体系的对比分析及建议[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9,29(02):1-4+7+60.
[4]顾明.工艺安全管理体系与HSE管理体系结合探究[J].云南化工,2018,45(03):210.
[5]刘春斌. A施工项目中HSE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8.
[6]张超亮.面向工程建造项目的承包商作业HSE评估管理研究[J].天津科技,2023,50(02):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