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杜华

山东诚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 济宁市 272400

摘要

本论文旨在探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主论点是通过有效的预算控制措施,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降低成本,确保项目顺利进行。首先,论文提出了当前建筑工程预算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如预算不合理制定、成本估算不准确等。接着,阐述了一系列具体的应对措施,如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加强成本估算技术手段等。然后,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些措施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效果和成果。最后,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预算控制策略的建议。


关键词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成本估算、管理体系、应对策略

正文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一直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挑战,它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功与否。然而,当前在建筑工程预算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给工程实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本论文着眼于探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问题与应对策略。通过制定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提升成本估算技术手段,我们将力求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本文将围绕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实践效果及反思等方向,深入探讨解决方案,为工程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一、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存在的挑战与难点

1. 不确定性的成本估算

在建筑工程中,成本估算是预算控制的基础。然而,由于工程涉及众多因素,如市场价格波动、人工材料供应不稳定等,成本估算常常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工程初期估算可能存在较大误差,导致后期实际成本超出预算,给项目造成压力。

2. 规划与设计的脱节

在一些工程项目中,规划与设计阶段未能充分考虑成本控制因素,导致预算与实际开支出现偏差。规划与设计人员可能过于追求技术创新或美观,而忽略实际施工中的成本影响,使得预算难以有效控制。

3. 变更管理与风险控制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变更,例如设计变更、材料更换等,这些变更会对预算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何妥善管理变更,并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是预算控制中的一大难点。

4. 合同管理与费用控制

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但合同条款复杂多样,合同管理不善可能导致费用超支。此外,一些不明确的费用项目可能被忽略或低估,进而影响预算控制的精度。

5. 人为因素与沟通不畅

在建筑工程团队中,由于人为因素,如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等,可能导致成本估算、预算编制和执行中产生误差。缺乏有效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可能使得各部门间无法形成一致的预算控制思路,影响项目的整体预算管理效果。

6. 工程管理水平不足

如果项目缺乏高效的工程管理体系,可能导致资源浪费、进度延误和成本超支。对项目进度、材料采购、人力调配等方面的管理不善,将直接影响预算的控制与执行。

7.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建筑工程预算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法规的影响,如原材料价格上涨、政策变化等,这些外部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使得预算控制更加困难。

 

二、高效预算管理体系与精准成本估算技术的应用

1. 建立高效预算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中,建立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首先,需要明确预算编制的流程和责任,明确各部门在预算控制中的职责,确保信息畅通与沟通高效。其次,建立科学的预算标准和数据库,对历史项目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合理的成本指标,以便更准确地进行预算估算和控制。

2. 引入先进的成本估算技术

为了提高成本估算的精确度,需要引入先进的成本估算技术。其中,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可以帮助在设计阶段对建筑模型进行可视化,精确计算材料用量和成本,从而减少误差。此外,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好地预测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市场趋势,有针对性地调整预算。

3. 强化预算审核与监控

在预算编制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与监控。成本预算的审核不仅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还要验证预算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和政策法规。通过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和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防止成本超支。

4. 建立变更管理机制

为应对工程中不可避免的变更,建立有效的变更管理机制是必要的。及时记录和评估变更请求,对变更进行审批和控制,并及时更新预算和合同条款。通过合理的变更管理,减少变更对预算造成的不确定性和影响。

5. 培训与技术支持

在实施高效预算管理体系和精准成本估算技术之前,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支持。预算编制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新技术应用的方法和要点。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预算控制水平和综合应对能力。

6. 推行信息化管理系统

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提高预算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预算数据的集中管理、共享和交流,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信息化系统可以帮助实时监控成本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和异常,提高预警机制的灵敏度。

7. 加强协作与共识

高效的预算管理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和共识。各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形成共同的预算目标和理念。只有形成一致的合力,才能有效地推进预算管理措施的实施和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控制策略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与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1. 实践应用效果分析

在实践中,高效预算管理体系和精准成本估算技术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建立了明确的预算编制流程和责任分工,实现了预算控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其次,通过引入BIM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成本估算的准确度得到了明显提高,预算的精度得到了提升。此外,变更管理机制的建立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推行,有效减少了变更对预算的不确定性影响,加强了预算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机制。

2. 实践中的问题与反思

然而,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预算编制的数据来源和真实性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以确保成本估算的准确性。其次,对新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入,员工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仍需加强。另外,建立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组织内部对此的重视和支持也是关键。

3. 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控制策略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效果,以下建议值得考虑。首先,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加强对成本数据的采集和整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其次,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持续更新和优化成本估算技术,提高预算的精确性。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他们的预算控制水平和信息化管理技能。另外,组织内部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形成共识,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紧密有效。

4. 持续改进与总结经验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改进和总结经验。建议建立一个反馈机制,定期对预算控制策略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根据实践经验,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和成本估算技术,优化控制策略,实现预算控制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结束语:

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问题与应对策略的探究,我们深刻认识到预算控制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高效预算管理体系和精准成本估算技术的应用为预算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然而,实践中仍然面临挑战和问题,需要持续改进和优化。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沟通协作,我们有信心在建筑工程预算控制领域取得更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晓辉.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策略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0(3): 40-45.

2. 李志宏, 赵晓明.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预算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 建筑科学,2019,25(2): 30-36.

3. 陈明华, 郑文彬. 建筑工程成本估算技术的应用与探索[J]. 施工技术,2018,15(1): 20-2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