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的环保问题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罗培康 杨鹏飞

平顶山市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院 河南省平顶山市 467000

摘要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的环保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道路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涉及许多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不仅对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还对空气、水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构成威胁。只有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合理规划和设计施工方案,科学进行施工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影响,确保施工活动不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损害。同时,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依法惩处不符合环保标准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施工环保文化和氛围。


关键词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环保问题

正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增加,道路交通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影响和生态问题。对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追求,必须重视和解决这些环保问题。只有充分重视和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的环保问题,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更加清洁宜居,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共同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

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的环保问题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的施工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环保问题:

土壤和水源污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土壤和水源污染,如浮尘、噪音、化学物质排放等。

排水和雨水管理:道路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影响附近雨水的排泄和地下水的循环。

废弃物处理:道路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包括建筑垃圾、土壤、旧材料等[1]

生物多样性保护:在道路交通工程施工中,可能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通过合理施工管理和环保策略的实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环保问题策略

2.1合理规划与设计

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就考虑环境因素,合理选择施工方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通过减少土地利用、保留绿化带等方式来减少影响。

环境评估:在规划和设计阶段进行环境评估,了解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提前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评估包括空气质量、水资源、土地利用等方面,以便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减少不良影响。

保护生态环境:规划中应保护生态系统和重要的自然景观。在设计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现有的绿地和树木,并设计生物栖息地保护区。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

声环境保护:进行噪声评估和预测,采取技术措施来减少施工及道路交通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例如,在施工现场周边建立隔音屏障,使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和推广静音施工。

废弃物管理: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合理规划临时储存区域,设立各类垃圾收集点,并制定废物分类处置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合理规划与设计,能够减少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2施工现场管理

加强现场管理,设置防尘设施、降噪设备等,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粉尘、噪音等污染物的排放。确保施工现场达到环境要求,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现场环境保护:建立临时围挡和防尘网,控制施工区域扬尘。合理安排施工排水系统,避免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严格控制噪音和振动,采取隔离屏障和降噪设备,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废弃物管理:建立临时储存点和分类容器,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及时、有效的分类和处理。推行建筑垃圾回收制度,将可回收物资进行再利用,减少对资源的浪费[2]

节能减排:在施工现场采取节能措施,例如,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和工艺,减少机械设备的运转时间,降低能源消耗。合理安排施工活动,尽量减少交通堵塞,减少车辆排放。

环境监测与纠正: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噪音和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例如,在高污染物排放区域增加空气净化设备,在噪音超标区域增加隔音设施等。

通过施工现场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2.3水资源管理

合理利用水资源,尽量减少对外部水源的消耗。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道路冲洗、绿化灌溉等非饮用用途,减轻对市政供水的压力。

施工排水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期间的排水系统,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污水的有效处理。建立临时沉淀池和分流设备,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雨水和污水分开收集,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水土保持措施:在施工现场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例如,设置挡土墙和挡水沟,覆盖裸露的土地,减少水土流失。

节约用水:施工过程中要合理使用水资源,尽量减少用水量。通过使用节水设备、合理规划施工流程等措施,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

环境监测与治理: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对施工期间水体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若发现水质超标或污染情况,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水资源的质量安全。

通过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2.4生态保护

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生态环境评估,制定相应的保护和修复计划。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修复工作,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生态调查与评估: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生态调查和评估,了解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植被分布、野生动物栖息地等信息。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植被保护与恢复: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的植被,在必要时进行迁移或暂时移植。对于不可避免的破坏,要进行植被的恢复工作,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

野生动物管理: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野生动物保护区,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野生动物进入施工区域或受到伤害。例如,建立围栏或设置警示标识,避免野生动物的突然出现[3]

土壤保护与修复: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土壤保护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污染。若土壤发生破坏,要进行及时修复和恢复,保障生态系统的健康。

环境监测与治理: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施工期间的生态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如有必要,进行环境治理工作,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育与宣传:通过开展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施工人员和公众的生态意识。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培训,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这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同进步。

结语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的环保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多方面的复杂议题,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施工过程中,要坚持环保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影响,保护环境。在未来的城市发展和道路交通工程施工中,要始终将环保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更美好、更宜居的城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携手共同努力,为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的环保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城市更加繁荣、美丽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静.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2工程建设与管理桂林论坛论文集.2022工程建设与管理桂林论坛论文集,2022:32-33.

[2]周传梅.浅谈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的环保问题[J].四川水泥,2022(02):272-274.

[3]顾佳佳.基于绿色施工的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8):254-25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