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探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周德文

中建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贵州省遵义市563000

摘要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的新时代环境下,建筑工程项目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数量,与以往相比较都有明显扩大的态势。在推动建筑工程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及施工单位利益维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施工建设阶段,如果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则难以保证所提供的建筑物质量符合要求,在增加企业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会对社会的稳定和谐造成负面影响。深入到实际当中可以发现,虽然建筑单位重视安全管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但是其中依旧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法律制度不完善、安全教育不足、工程人员管理意识薄弱、安全检查不到位、不够关注材料设备质量等。因此,在“安全第一”理念的指引下,如何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则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正文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工种复杂、露天作业较多、危险系数较高的鲜明特征。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建筑工程项目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因此,在对其进行建设施工时,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基本宗旨,确保施工各个环节处于安全衔接的状态,提高安全管理工作实效性。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及时有效地排查,优化施工管理过程,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的新时代环境之下,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朝着快速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项目涌入,这也意味着建筑工程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所面临的竞争较为激烈。在市场争夺战中,对于企业而言,若想处于优势地位,则需要重视对施工质量的有效把控,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以便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优化措施

2.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首要步骤,可以为这一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必要的法治保障。从国家法律宏观调控视角下,指导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确保安全管理贯彻落实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

因此,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结合建筑工程企业的特点,对当前存有的问题进行透彻详尽的分析。以此为切入点,确保所制定的国家政策具有纲领性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各个地区来说,要深入到实际当中,做好市场调研和经济情况分析工作,对地方性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完善和健全,以便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依据。此外,建筑企业也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其内部构建完善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以便对相关人员的作业行为进行切实有效的约束,这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2.2注重人员安全教育

深入到我国实际当中,以建筑工程项目为主要对象,在对其进行施工建设时,安全第一是总体目标。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围绕建筑工程,对其进行施工之前做好安全预防工作。但是,部分施工企业及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此时此刻,则需要领导和管理者予以重视,加强对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增强安全管理意识。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落实环节中,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在地区及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现场施工的现状进行透彻详尽地分析,及时有效预测安全隐患因素。对于施工中所面临的不安全行为,要进行重点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认识水平,以便对安全管理理念进行系统有效的转变,确保所制定的安全管理措施与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处于有效承接的状态。

2.3提高安全管理重视程度

以建筑工程项目为主要对象,在对其进行安全管理时,相关人员要提高安全管理重视程度。特别是对于建设单位而言,更是要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环节中,落实“安全第一”的管理精神。与此同时,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建设工期,并严格贯彻执行。

一方面,建设单位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对安全管理予以重视,并上升到发展战略层面。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精准定位安全施工管理目标,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这对建设单位经济效益的增强,具有积极推动与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建设单位还可以通过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加强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沟通交流,调动三者参与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可以安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驻场,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对各方在安全管理方面遇到的冲突进行统一协调处理。另一方面,以建筑工程项目为主要对象,在对其工期计划要求时,可以通过参考工期定额的方式,对工期进行科学化把握,增强建筑工程工期计划制定的可靠性。与此同时,要监督管理施工工期。在维护好各方切身利益的情况之下,避免压缩工期现象的出现。例如,可以增设监督部门、投诉部门等,对于其中一方所提出的压缩工期投诉进行有效接收。在接收投诉之后,则需要开展与之相承接的调查工作进行核实,积极处理问题,推动建筑工程项目活动的顺利推进,对相关责任人要进行追究问责。此外,项目计划与工程进度要处于合理搭配的状态,提高项目工程的整体质量。在达成既定工期目标的同时,也需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充分了解项目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工期计划,对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科学合理化制定。

2.4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完善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清晰明确的安全责任,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围绕安全管理,建立与之相承接的管理机制,需要将“安全第一”的建设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当中,使得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力度及管理效率,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强化。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对此,对于相关单位而言,所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要与行业规范处于有效承接的状态,符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安全管理目标,并对安全管理细则进行明确说明。安全管理范畴在囊括建筑工程整体系统的基础上,还需要覆盖到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做好子项目、具体建设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施工类型和建筑具象的区别,建立健全相应的科学调整机制,增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含量,实现安全管理制度的转型升级,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化开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提高项目施工质量的同时,有利于减少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对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均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在建筑工程领域内,安全管理依旧面临一些问题,如法律制度不完善、安全教育不足、管理意识薄弱、安全检查不到位、不够关注材料设备质量等。因此,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予以正视,结合工程现状,借助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注重人员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重视程度、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改善现场施工环境、科学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定期保养施工机械设备等策略的实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强化效果,增强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性含量,推动其朝着安全文明、可持续化的方向推进。

参考文献

[1]刘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相关问题及对策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47):126-127.

[2]韩立旭.试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存在问题及其相关措施[J].科技展望,2014,(17):2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