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特点及造价控制要点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王怡

山西省第二建筑设计院 山西省长治市 046000

摘要

装配式建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建筑技术,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快速拼装、可重复利用以及环保节能等方面。传统砖石建筑需要在现场逐一搭建,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而装配式建筑则是在工厂内进行预制,然后直接将各个部件运到现场进行拼装。这种基于工厂生产的快速拼装方式,大幅缩短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效率。它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还能有效控制造价,展示了现代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前景。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特点;造价分析;控制措施

正文


一、装配式施工特点

(一)工程效率更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建筑行业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相比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施工工程效率更高,装配式建筑施工采用工厂预制和现场组装的模式,可以大大减少施工时间[1]。在工厂中,建筑构件可以经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进行大规模生产,减少了生产周期和不确定性。而在现场,只需要进行组装即可,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相较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可以缩短工期30%50%。其次,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厂化生产的使用,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依赖,降低了劳动强度。工人在安装过程中,只需根据装配说明进行组装,而不需要传统建筑中的大量砌砖、浇筑等重体力劳动。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可以缓解人力资源紧张的问题。最后,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在质量控制方面更为可靠。由于工厂环境下的严格控制和标准化生产,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相比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不容易受到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建筑的整体质量。

(二)安全风险低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现代化的建筑模式,它以优质、高效、可持续为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相比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较低,装配式建筑能够在工厂化环境下进行生产和制造[2]。在这样的环境中,施工人员可以避免直接暴露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从而减少了工作场所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同时,工厂化生产还能有效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过程的工艺,使得每个组件的质量得到保证,降低了因为施工中材料、工艺问题引发的事故风险。其次,装配式建筑模式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和模块化的构建方法。在设计阶段,结构和设备的模块化设计使得每一步施工都有明确的步骤和程序,减少了施工人员的误操作和疏忽,降低了施工事故的风险。同时,标准化设计还能够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确保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还采取了多种科技手段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例如,使用机械化设备来完成重复性工作,减少了人为操作的风险;采用远程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指标,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模拟演练,提前发现和处理各种可能的安全问题。

(三)环境污染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发展迅猛。然而,传统的现场施工方式却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噪音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装配式建筑成为一种新兴的施工方式,因其对环境影响小的特点而备受瞩目。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将建筑模块化制造,在工厂预制好后再运至现场进行组装的建筑方式。相较于传统现场施工,装配式建筑制造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比较小。首先,由于大部分施工工序在工厂内完成,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噪音减少了许多。无论是机器设备的噪音还是工人的施工噪音,都大大降低了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干扰。其次,装配式建筑的制造过程更加精确,减少了材料的浪费。而传统建筑现场施工时,原材料的浪费十分常见。在现场建造中,由于人工操作的不准确性和浪费现象,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料。而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制造过程大多在工厂内进行,可以更好地控制工艺和材料使用,减少废料产生。此外,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多为环保材料,符合国家建筑节能减排的要求。在建筑物整体落地之前,这些材料已经通过质量检验和绿色环保认证。相比于传统建筑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装配式建筑所产生的污染更少。最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时间相对较短,减少了工地对周边环境的长期影响。传统建筑施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工地的扬尘、噪音等污染问题会长期困扰周边居民。而装配式建筑在工厂进行预制加工后,现场组装时间大幅缩短,减少了污染问题的持续时间。

二、装配式建筑造价控制分析

(一)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装配式建筑施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在当前建筑行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一大特点,它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还能满足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面将重点介绍装配式建筑施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首先,在装配式建筑施设计阶段,一个有效的造价管理方案可以帮助项目团队确定项目的预算[3]。根据建筑方案设计进行预算编制,明确每个构件的造价,包括材料成本、人工费用、机械设备费用等。通过合理的成本管理,可以在设计阶段发现和解决造价问题,确保项目的可控性。其次,在施工设计阶段,造价管理需要与设计团队密切合作,提供可行的建议和优化方案。通过对材料选择、施工工艺以及装配方式的评估和比较,可以实现造价的优化。

(二)构件生产和运输阶段造价管理

装配式建筑是近年来建筑业的一个新兴领域,它以提高建筑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和减少对现场施工的依赖为特点。在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和运输阶段,造价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1、优化生产工艺,采用合理工法

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阶段,造价管理应该从多个方面考虑。首先,需要合理安排生产流程,确保生产过程高效、顺畅。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可以减少人力投入和节约生产时间,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其次,关注材料采购和供应链管理。装配式建筑构件需要大量的材料,而材料的质量和价格直接影响到最终的造价。因此,建立健全的供应链体系,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合理控制材料采购成本,是确保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

2构件运输成本造价管理

此外,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运输阶段也需要进行造价管理。装配式构件通常在集中生产基地进行生产,然后通过运输方式将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路线,降低运输成本,并确保运输的安全和高效。为了更好地进行造价管理,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对每一个细节进行精确的成本计算和核算,及时掌握造价情况。二是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供应商、运输公司等各个环节的沟通和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并及时了解市场价格变动等信息。三是加强项目管理,合理规划生产和运输进度,确保各个环节协调配合,避免延误和浪费。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预制好的构件,通过现场组装形成建筑物的一种建造方式。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它主要包括项目投资估算、预算编制与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等环节。首先,项目投资估算是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起点。在项目起始阶段,要对整个项目的造价进行初步估算,并制定相应的投资计划。这涉及对材料、人工、设备等方面的成本进行评估和预测,以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投资金额。其次,预算编制与控制是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核心环节。在项目施工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预算,包括材料采购、施工过程中的人工费用、设备租赁费用等各项开支。预算的编制应考虑到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变动因素,并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整,以保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成本核算是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核算和统计,包括实际的材料采购费用、人工费用、设备使用费用等。通过成本核算,可以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超支或者低效率的问题。

三、装配式建筑造价控制措施

(一)提升造价管控人员队伍水平,严格按照造价预算落实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装配式建筑的实施过程中,装配式建筑造价管控人员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提升装配式建筑造价管控人员队伍的建设需要注重人才培养。装配式建筑是一项高度技术化和专业化的工作,需要有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队伍。因此,通过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的造价管控能力和专业素质,是提升队伍建设的关键。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等方式,使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身技能,不断适应装配式建筑的新发展。其次,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要实现严格按照造价预算进行落实,就需要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和制度。通过设定目标、测量绩效、进行考核评价等方式,对装配式建筑造价管控人员的工作进行量化评估,将绩效与奖惩相结合,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交流会议,分享成功经验和教训,提高整个队伍的工作水平。此外,重视团队协作和沟通。装配式建筑造价管控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多个人员的协同配合,因此,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机制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手段,促进各个环节的沟通和协作,确保信息的流通畅通,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同时,要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整个团队的综合能力。

(二)严格监理机制深入到成本管控的全过程中,提升造价管理水平

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能够满足社会对建筑品质和效率的要求。然而,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过程中,监理机制在成本管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监理机制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全过程中起到了监督作用。监理机构作为第三方,能够独立、客观地对工程进度、质量、成本等进行监督和检查。在装配式建筑中,监理机构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工艺、材料等方面的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监理机制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的全程监督,提高了施工质量,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其次,监理机制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对成本管控起到了重要作用。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施工方式,虽然可以节约施工时间和人工成本,但装配件的生产和采购等环节仍需要费用支出。监理机制可以通过参与项目设计、进度计划和采购成本的制定,提前识别和预防潜在的成本风险。通过合理的成本管控,装配式建筑项目可以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证建筑质量和进度。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它以工厂化生产为基础,通过将建筑构件在工厂中预制、加工和装配,最终在现场组装而成。相比传统的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环保节能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合理控制造价是保证项目可持续发展和企业利润的关键。通过科学的预算编制、严格的施工管理和持续的优化改进,我们可以实现装配式建筑造价的有效管控,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艳玲.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特点及对工程造价的作用[J].科技视界,2022(14):70-72.

[2]郭发丽.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特点及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新材料新装饰,2019,1(2):85-86.

[3]李成栋,杨海欧,童汝俊.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特点及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工程造价管理,2017(4):25-2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