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设工程起重作业常见问题分析
摘要
关键词
起重作业;设备性能;安全隐患;对策措施
正文
0 前言
在交通建设工程中起重机,尤其汽车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存在施工环境复杂,施工技术繁多,涉及高空、重物等危险因素,起重作业往往伴随着许多隐患,如地面塌陷,吊臂脱索,机械倾覆,高压线触电等生产安全事故更是层出不穷,对起重作业中的常见问题及潜在隐患进行分析,并根据操作规范的要求提出安全生产应对措施,在起重作业施工中具有重要意义。
1 起重作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及潜在隐患
起重作业安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场地条件、起重机械设备性能、作业人员素质以及环境因素等。场地条件是起重作业安全的重要前提,需要满足起重机械设备运行的空间、承重能力和地貌等因素。起重机械设备性能应满足施工现场的物料搬运、设备吊装、安全防护等需求,同时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作业人员素质方面,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光线、噪音等,需要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避免因环境因素造成安全事故。
1.1 场地条件
场地条件是影响起重作业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它涉及场地的形状和大小、建筑物周边的地形、地貌、交通状况,以及其他可能影响起重设备运行和施工的潜在风险因素,起重作业的场地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摆放起重机械设备,保证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承重能力,以便适应不同的载荷需求。如果场地不平、不坚实或不稳定、土质是否松软,是否有水淹,会影响起重机械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进而导致起重机械倾斜、侧翻等严重事故。因此,在进行起重作业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和评估,以确定场地的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进行起重作业时,如果涉及架空输电线,就必须特别注意架空输电线的安全距离。架空输电线悬挂在高空,带有高电压,如果吊装机械靠近或碰触到架空输电线,就会发生电击事故,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1.2 起重机械设备性能
起重机械设备的性能是起重作业安全的关键。设备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作业的效率和安全。起重机械设备性能不佳,如零部件磨损、安全防护装置失效等,可能导致设备失稳、断裂等事故。因此,在选择和使用起重机械设备时,需要充分考虑其性能和安全性。
1.2.1 载荷能力
起重机械设备的载荷能力需要满足施工现场的搬运需求。例如,当需要搬运大型设备或物料时,需要考虑设备的最大起重量,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避免出现超载导致设备损坏或发生事故的情况。
1.2.2 稳定性和可靠性
起重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起重作业安全的重要因素。当设备出现故障或不稳定性时,可能会导致起重作业中断,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选择和使用起重机械设备时,需要充分考虑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2.3 安全防护设施
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也是起重作业安全的重要保障。例如,需要安装安全防护栏、使用安全链等,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安全防护设施可以有效地防止作业人员受到伤害,提高起重作业的安全性。
1.3 作业人员素质
作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起重作业的安全。他们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都会直接影响到起重作业的顺利进行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3.1 专业知识
起重作业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以便能够正确地进行操作。作业人员需要了解起重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1.3.2 操作技能
起重作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以便能够正确地进行操作。作业人员需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巧和应变能力,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正确、安全地操作起重设备。
1.3.3 安全意识
起重作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以便能够正确地进行操作。作业人员需要了解起重作业的危险性和注意事项,能够正确地遵守起重作业的相关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若操作人员未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易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或操作失误
1.4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起重作业安全的重要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和作业环境。
1.4.1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恶劣的气候条件、不稳定的光线、刺耳的噪音等,作业环境恶劣可能导致作业人员出现体力不支、操作失误等安全问题。因此,在进行起重作业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使用遮阳棚、安装照明设备、降噪等,以确保起重作业的安全。
1.4.2作业环境
作业环境是指在起重作业中,作业人员需要与起重机械、吊钩等机器进行配合,完成物品的吊装、移动等操作,包括人机交叉、溜绳牵引和钢丝绳绳卡作业等。
人机交叉作业是指在起重作业中,人员和机器在同一空间内进行作业,容易引发事故和安全隐患。溜绳是一种常用的控制吊装过程中摆动的设备,吊装物体的摆动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还会增加起重作业的风险和不稳定性,特别是当吊装物体体积较大或重量较重时,容易受到风力、施工现场地形和空间限制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钢丝绳绳卡使用隐患是指在吊装作业时,因绳卡卡扣不满足要求,导致绳卡失效而致吊物脱落的现象。
2特定作业条件下的起重作业安全生产对策
2.1场地不平的安全生产对策措施
在进行起重作业时,要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场地条件的安全和稳定。只有全面考虑场地条件因素,才能确保起重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在起重作业动工前,应当进行必要的填补,加固工作,相应的安全生产对策措施如下:
(1)采用换土填土措施,针对场地不平或不稳定的情况,可以采取换土填土来修正(如图1所示),以保证场地的平整和稳定。在换土填土时,要选择合适的土壤类型和填土层数,避免过度填土导致场地变得不稳定。
(2)采用钢结构加固措施,可以使用钢板、钢筋网等辅助设备来加强场地的稳定性。此外,还可以使用垫板等辅助设备来增加场地的承载能力。
2.2人机交叉的安全生产对策措施
在进行起重作业时,需要全面考虑人机交叉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风险,确保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需要使用安全保护设施,如安全防护网、安全带等设备,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相应的安全生产对策措施如下:
(1)严格控制作业区域,在进行起重作业时,必须对作业区域进行划分和管理,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确保作业区域的清晰和安全。此外,还需要设置作业区域的出入口和安全隔离带等设施,防止作业人员和机器之间的交错和碰撞。
(2)严格作业计划和操作规范,在起重作业前,需要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和操作规范,明确作业流程和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避免人员和机器之间的操作不协调。在进行作业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流程进行作业,避免操作失误和安全隐患。
2.3溜绳牵引的安全生产对策措施
使用溜绳可以有效控制吊装过程中的摆动,提高起重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在使用溜绳进行控制时,需要考虑吊装物体的中心位置和质量分布,选择合适的溜绳和牵引点,并控制溜绳的位置、角度、张力和速度,相应的安全生产对策措施如下:
(1)选择合适的溜绳,在进行牵引控制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溜绳。溜绳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以承受吊装物体的重量和摆动带来的拉力。常用的溜绳有钢丝绳、合成绳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溜绳。
(2)确定溜绳的位置和角度,在确定溜绳的位置和角度时,需要根据吊装物体的大小、形状、重心位置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位置和角度。一般情况下,溜绳应该尽可能靠近重心位置,与吊装绳的角度应该控制在30度以下,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摆动和晃动。
(3)控制溜绳的张力和速度,在进行牵引控制时,需要控制溜绳的张力和速度。溜绳的张力应该适中,不应过大或过小,否则会导致吊装物体的摆动或不稳定。溜绳的速度应该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避免牵引过快或过慢。
(4)与吊装绳配合使用,在使用溜绳控制吊装过程中的摆动时,还需要与吊装绳配合使用。吊装绳和溜绳应该紧密配合,避免相互干扰或摩擦,以保证吊装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2.4钢丝绳绳卡的安全生产对策措施
起重作业中钢丝绳绳卡使用会存在安全隐患,必须按规范采取措施,以确保钢丝绳绳卡的正确使用,避免绳卡失效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相应的安全生产对策措施如下:
(1)选择合适的钢丝绳绳卡,在进行起重作业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钢丝绳绳卡,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要求。钢丝绳卡应该经过专业检测和认证,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以及适当的伸缩性和承载能力。
(2)按照规定的工作负载使用,在进行起重作业时,需要按照规定的工作负载使用钢丝绳绳卡。如果超负荷使用,就容易导致绳卡失效,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作业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钢丝绳绳卡的使用规范,确保其正常运作。
(3)检查绳卡的安装和固定,在进行起重作业时,需要检查钢丝绳绳卡的安装和固定情况。绳卡应该正确地安装在钢丝绳上,并经过固定,以确保其稳定和安全。如果绳卡安装不当或固定不牢,就容易导致绳卡失效。
(4)钢丝绳绳卡检查并更换,在进行起重作业时,需要进行绳卡检查。检查绳卡是否存在磨损、裂纹、变形等情况,如果发现绳卡存在问题,就需要及时更换。此外,在进行绳卡检查时,还需要注意检查绳卡的尺寸是否符合规范,以及是否存在松动等情况。
3起重作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3.1 加强场地考察与设备评估
在进行起重作业之前,企业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地现场考察,确认场地条件是否满足起重作业的要求,包括场地的形状和大小、建筑物周边的地形、地貌、交通状况等。同时,企业还需对起重设备进行全面的性能评估,包括设备的载荷能力、稳定性和可靠性、安全防护设施等,确保设备符合施工现场的需求和安全规定。
3.2 增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企业应针对作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起重作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具备正确、熟练地操作起重设备的能力。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帮助作业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严格遵守起重作业的相关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
3.3 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企业应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起重作业的安全。例如,设置安全防护栏、使用安全链等,以防止作业人员受到伤害。此外,企业还可以针对不同的作业环境和条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恶劣气候条件下的遮阳棚、照明设备和降噪措施等。
3.4 根据作业的特点制定预案
企业应根据起重作业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程序、应急救援人员职责、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等内容。在出现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损失,确保起重作业的安全稳定。
3.5 严格落实设备的检查维护
企业应定期对起重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零部件磨损、安全防护装置的性能、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在设备检查和维护的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起重作业的安全。
3.6 加强起重作业的安全监督
企业应加强对起重作业的安全监督,确保安全生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安全监督应包括对作业现场的巡视、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情况等方面。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企业应及时予以纠正,确保起重作业的安全。
4 结语
起重作业是交通建设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因其涉及到高空、重物等危险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在进行起重作业时,场地条件、设备性能、作业人员素质、外部与作业环境、人机交叉、溜绳牵引、钢丝绳绳卡以及与架空输电线安全距离等问题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为了确保起重作业的安全,需要考虑场地平整、人机交叉控制、溜绳和钢丝绳绳卡的正确使用、与架空输电线保持安全距离等因素,并在起重作业时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作业前加强场地考察与设备评估、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作业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根据作业的特定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严格落实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制度、加强作业过程的安全监督等,从而有效降低起重作业的安全风险,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起重作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促进交通建设工程的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