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BIM技术;装配式;房屋建筑;实践
正文
1BIM技术及特点
1.1BIM技术的概念
BIM技术是顺应建筑设计建模而发展的一门科学的数据化工具,在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学方面产生的一类计算机辅助工具。通过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物体通过数据化,将其以三维图形的方式展示出。尤其是在建造、工程设计、项目管理中,通过将信息通过数据具体化、模型化后。使工程人员对建筑的整体信息能正确的理解与应用,减少施工时的不理解与失误可能,进行更加高效快捷的施工。BIM技术主要通过将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二维设计、构造技术转换为三维设计,将建筑以立体的形式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并且BIM的可视化工具,可以让项目管理者在实施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展示出当前的情况及各个职责的协同情况。BIM致力打造全面、立体、绿色、共享的生态理念,以数据化的形式,致力追求绿色工程、环保节能的建筑。其中,BIM的虚拟化也展示出明显的优势,BIM可以通过插入、提取、修改、更新信息,更加切实显著的根据数据进行决策,不仅可以为项目施工节省时间,并且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不过,由于BIM技术的应用时间还较为短暂,在很多中小型企业中,设计者仍缺乏对BIM相关的专业知识与具体的项目经验。借此机会,通过本文对BIM技术结合实际项目,为大家展示BIM的更多功能与实际价值
2BIM技术在装配式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重要性
2.1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BIM技术的使用相对于传统建设施工来说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此技术的基础就是建筑施工项目的正式施工开展,同时以各种类型的信息数据作为施工的条件,然后在建筑模型的基础之上来逐步的摸索整个建筑施工的建筑方式,探索整个工程施工的开展方式和顺序,而这些对于项目信息的反馈十分有利,同时也能够为项目后期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BIM技术能够构造出一套虚拟的信息环境,能够让人们通过和具体的数据结合从而对施工建设进行有效的分析,让施工建设工作开展的更加高效,能够极大的提升项目施工工程的质量,尽可能的降低项目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大部分问题,让房屋建筑工程的推进更加平稳。
2.2精细结构优化设计
BIM技术在目前的建筑行业之中还是属于技术性的变革。而在装配式房屋建设过程中通过使用BIM技术来对模型进行反复优化和拆分,然后还能够通过模型来实现对建设施工的细节进行有效分析,从而为各个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3拓展立体模式构建
由于目前广泛的使用BIM技术,因此也就实现了对整个工作环境的全面优化。因为设计方案所以使用的三维模型替代了传统的二维平面图纸,其好处就是能够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来实现具体细节的添加,也就不用对二维图纸进行反复的修改。因此立体模型的设计也就变得更加的快速,同时相对于二维图纸来说也更加贴近实际情况。而且设计师在后期的时候还会通过贴图的方式将建筑模型进行二次处理,也就会使得模型更加真实,能够让人们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3BIM技术在装配式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场地布置
通过BIM的场布功能,能够布置处一套三维可视化的现场场景。在使用常规的静态三维场布的时候,可针对装配式建筑的自身特点,来切实的模拟出构件在进场以及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这样能够最大限制的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一些场地问题。例如要计划好在每一栋楼前都要提前存放好满足整个楼层施工需要用到的墙板和构件等等,然后不同型号的构件要根据其要求严格存放,从而提升场地的整体使用率,保证施工方案能够顺利落实。
图1构件运输及存放布置模拟
3.23D基础模型建立
在工程软件方面目前主流的都是以鲁班土建以及钢筋算量作为基础和依据,然后建筑工程依据现浇的方式来作为整体构件工程的设想,从细节入手做到施工细节全面把控,保证整体项目能够按照预期结果完成。而通过BIM技术实现了3D图模型的构件,能够方便对建筑模型中的细节分类进行标记,对于成本预算和数据分析等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在建模技术的运用方面,往往建筑工程项目还能够做到预估测试,通过理论数据来推算出实际项目发生的概率,这样能够做到提前预测,保证项目整体的顺利开展。
3.3资料管理
在资料管理方面BIM技术还能够将项目中的一些文件和数据也存储到模拟模型中去,例如保护方案、质检单以及检测数据等等都能够作为其中保护的资料进行存储。如此做的好处在于能够高效的通过BIM平台进行数据的搜索,按需对资料进行调取,同时能够做到资料的随意查阅,能够让建筑项目中每个环节的参与者都能够共享数据。而BIM技术作为资源的管理平台和查询平台,使用的意义在于模拟和实际数据更加切合。而BIM技术在贯穿整体房屋建筑的过程中,更好的将房屋建筑的各方面信息进行有效的保存,达到信息实时跟进和随时查询的效果。
3.4利用手持客户端进行质量管理
通过手持的客户端对BIM系统也能进行操作,其好处在于能够随时随地的跟进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的质量,同时对于房屋建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能够根据模型进行分析,并且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给针对性的进行跟踪,提升房屋建筑的自身质量。并且将施工的步骤以及不同阶段的数据变化都更新到BIM系统中还能够让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及时的了解到整个项目施工的进展和情况,方便不同部门对于工作的及时跟进。
3.5构件现浇混凝土节点钢筋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环节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难点就是进行现浇混凝土施工环节的钢筋施工。因为预制构件和现浇节点地方的钢筋在浇筑前要进行封闭式的处理,由于其施工的方式和传统施工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并且钢筋的绑扎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钢筋施工的难度。对于这种情况来说,施工管理人员在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首选采用BIM技术来对现场环境进行模拟,然后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来对钢筋的绑扎方案和绑扎顺序进行预演,这样一旦在模拟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可以及时的发现并解决,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实际施工的精准度。并且在完成模拟之后,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确保钢筋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
3.6场地布置管理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其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进行预制构件的装配,而此步骤的质量将直接性的影响到整个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质量以及施工的进度。而预制构件的整体安装步骤通常包含车辆的运输以及塔式起重机的旋转还有预制构件的场地等等,这些因素都和施工中的工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通常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场地也往往较小,想要存放全部的预制构件往往就需要采用堆放的方式。而预制构件在现场中的堆放高度最好保持在1到1.5倍的层高,同时还需要严格的把控进场的预制构件的质量。预制构件的摆放等施工工作如果只靠人力进行完成那么势必就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同时其整体计划的合理性也需要提升。而BIM技术的使用就能够预先建立起施工现场的模型,然后再合理的制定预制构件的施工方案,同时也就能够更加准确的制定出预制构件的运输计划和进场计划等等。
4BIM装配式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
4.1加强BIM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管理
在本文的案例中通过引入BIM技术实现了施工现场的三维模型构建,对于项目整体计划的合理性和提高项目效率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并且在精细化的施工管理中合理的引用BIM技术能够及时的找出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就能够及时的制定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对于节省施工成本也有着很大的作用,切实的实现了项目成本管理的精细化,节约了施工成本支出,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收益,同时还能提升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
4.2强化BIM装配式建筑施工成本管理
项目施工建筑中的成本精细化管理也是整个建筑项目管理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而为了提高装配式项目成本管理的能力和效率,在管理期间就应该合理的引入BIM技术,同时也要提高对项目成本管理办法的学习。第一,项目中的相关管理人员要根据本项目的实际特点来针对性的制定出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案,同时还要做到尽可能的节省项目的施工成本,对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把控同时控制整个项目成本管理,同时还要不断的对项目的成本进行优化和调整。利用不断精细化的成本管理体系加上结合实际情况来让精细化成本管理框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第二,利用好BIM技术构建信息模型,同时还需要将VR技术和AI技术有效的融合到模型之中,在项目模型中对信息进行增加和修改,以此来保证施工成本管理的精细化。
4.3加强BIM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BIM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帮助项目建设单位构建安全管理组织,同时还需要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员。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达到项目安全管理的目标,同时建筑过程中对应的施工人员需要实现智能化的管理。要通过线上的手段对有关的构件信息进行跟踪和查询,提高项目的实施效率。同时通过BIM技术还能够实现对项目过程中的有关信息的在线监督,推送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成果,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同时在BIM使用过程中还要保证三维建模要符合项目的建设标准,这样才能切实保证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建筑形式。而通过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引入BIM技术不但能够对项目的设计模式进行持续优化,还能够提高对项目成本的管理,提高项目的工作效率,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在BIM技术使用中,还需要充分利用其信息化的特点来实现信息的快速共享,利用此技术推动建筑施工的安全话管理工作,从而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文,吴哲.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施工,2017(12):1836-1838.
[2]李雅琦,朱成峰,王园园.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30):70.
[3]冯金钰.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2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