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正文
引言
精细化管理属于一种新型的管理形式,要求在项目建设中对整个工程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监督,进而对施工质量和进度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对整个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并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实施先进的管理措施,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贯彻落实,有效提升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减少施工成本,确保工程项目收益。在建筑工程建设时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可降低企业成本投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为建筑行业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1精细化管理概述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精细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对项目中各工作环节进行分割和细化,对每一工作环节的精准把控,保障各环节分工合作的协调性,为不同环节精确复杂的同时实现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服务。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始终贯穿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工作,既是一种概念,又是一种文化。精细化管理的出现得益于现代社会领域对精细化分工及精细化服务质量的现实需求,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把管理责任具体到个人,明确实际管理中所有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与要求。尤其是建筑行业领域,已经成为建筑施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
2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
2.1缺乏相关管理制度
从当前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情况来看,即使很多建筑企业已推行精细化管理,但缺乏相关管理制度,导致管理人员开展日常工作时没有具体、有效的依据和参照,容易出现不标准、不科学、不可靠等问题。而且由于缺乏相关管理制度,部分管理人员仍习惯性地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导致精细化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落实。此外,部分建筑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是缺少配套的监督和绩效考核制度来保证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行效果,导致精细化管理未被切实地应用到民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当中。
2.2缺乏对精细化管理的重视
我国建筑行业一直存在“重施工,轻管理”的问题,尽管当前建筑行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但仍有部分建筑企业认为精细化管理浪费人力、财力,增加经营成本,拖慢整体施工进度,影响建筑工程甚至整个企业的发展,因而不愿意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这也是我国建筑行业整体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一个重要原因。
2.3缺少精细化管理人才
精细化管理对于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多为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他们对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内容的应用细节十分了解,但是并不具备足够的管理能力,难以在施工管理中开展精细化管理。尤其是部分中、高层管理人员,受年龄和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很难接受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对于精细化管理持抵触态度,严重阻碍了精细化管理的推行和实施。
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提高认识,做好工程建设前期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者要树立精细管理的观念,并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全方位管理。结合建筑工地,在施工前要有效运用精细化管理。施工初期,要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必须制定正确的施工计划。确定施工方案时,应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借鉴其他项目的经验,对二者进行有效地归纳。
3.2材料精细化管理
对于不同的施工材料,需采取各种管理措施,并将精细化管理措施贯彻落实到材料管理中,对材料采购、存放等进行科学管控。在此次工程建设过程中,需应用混凝土、钢筋等材料,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制定出细致的采购明细单,并对建筑市场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在采购清单中,需对价格、限额进行标注,同时还需对商家相关资质进行审查,保证采购的施工材料满足施工要求。
3.3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
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是十分关键的部分,对于企业来说,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可提升其经济效益,因此,管理人员需对此环节加以注重。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计划时,需加强成本管理控制力度,对设计进行限额,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程施工预算计划,使得各个要素的价格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者需对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价格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并对施工材料使用量进行调控管理,定期对机械设备实施维护和保养,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控制工程造价成本。在项目建设完成后,管理工作者需对不同分部项目实施精细化核算,与预算计划和具体结算信息相对比,调查出相差较大的项目部分,并对其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加大造价控制力度,减少工程施工成本投入。
3.4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在施工项目的精细管理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要把建设工程的技术对接做好。工程技术总监负责工程施工技术工作,并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业主、监理、设计等有关问题的会议、讨论或磋商。
3.5完善“三报一会”管理制度,有效落实精细化管理
“三报告”包括每日报告、每月小结报告和突发情况立即报告。“一会”即每周工作例会。针对每日报告的制度规定,要求施工单位结合现场施工特点,在每日固定时间报告前一天的工作量、工作完成情况等信息;每月小结报告要求施工单位在每月末汇总报告当月工作小结,并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内容包括每月工程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情况,并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负责对每月小结报告进行审核、评价;突发情况报告主要针对施工管理中的突发事件,由施工单位负责口头报告,并在规定时间内编制完善的书面报告,递交建设单位进行审批。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通过完善“三报一会”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建设、施工等各参建单位对特定时间内施工情况、管理情况的了解,及时处理好施工管理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工作小组还需要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施工中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通过严格实施“三报一会”管理制度,推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有效运行,并提高精细化管理的整体效果
3.6强化内部宣教,完善施工管理
为精细化工作顺利开展,工作小组联合施工单位,进一步强化内部宣教,确保相关管理人员全面认识到施工管理的价值,面向施工管理中不同岗位,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渗透,并通过相关工作标准、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思想以及管理流程,完善对精细化施工管理的内部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宣教、培训以及完善精细化管理的依据,同时对现行规章制度进行优化,保证精细化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发挥出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切实提高项目的施工管理水平,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精细化管理不仅能够提升建筑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进度,同时还能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成本的支出。建筑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模型对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对比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差别,及时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在强化工程预算管理、准确统计工程总量、避免工程材料及人力资源浪费的前提下,与供应商之间形成良性配合,确保施工材料及时提供、各环节有序衔接,为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睿.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要点探析[J].房地产世界,2022,20:91-93.
[2]徐诚诚.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3:218-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