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与绿化维护
摘要
关键词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绿化维护
正文
引言
当下,我国不断地推动城市化建设,园林绿化可以有效地改善园林环境,还可以美化生态环境,可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将不利于园林植物的健康发展,还会影响生态环境的建设,所以相关部门要重视开展植物病虫害的治理,建设绿化维护体系,助力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
1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与绿化维护存在的问题
1.1病虫害类型多,识别难度大
园林植物类型比较多,不同的树种和植物形态不一样,病虫害类型也有所不同。园林植物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当病虫害的危害程度不同,那么园林植物的症状类型也各有不同。城市园林在建设的时候会从不同地方引进树种,园林植物的病虫害源比较复杂,有些病虫害没有与之相应的天敌压制,容易短时间内迅速传播,进而加剧园林植物的破坏程度。此外,还有些园林植物病害有较长的潜伏期,早期很难发现病状,工作人员鉴别存在较大的困难。此外,病虫害的监测也比较困难,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2.2化学农药使用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化学农药的见效快,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广泛运用在园林病虫害的治理工作中,可是园林植物工程大面积使用化学农药将会破坏原本的生态环境结构。比方说,农药在喷洒的时候容易影响土壤健康,还会污染水体和空气,还会对周边健康植物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城市绿化区附近有居民住宅,当农药残留物质挥发,通过呼吸进入到人体,那就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此外,长期使用一种类型的农药会让病虫害产生抗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还会引起反复的伤害。有益生物在农药的喷洒下也会受到损害,严重为了园林生态的健康和安全。
2.3防治措施未及时更新,效果不明显
这些年来,我国不断地深入研究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理论知识得到了显著的创新和发展,但是园林绿化技术发展比较缓慢。一些养护单位还是沿用之前的农药喷射方法,简单地凭借经验来判断,没有做好精准且全面的判断。新型检测设备和害虫监测技术逐渐运用在农业生产中,但是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护工作比较滞后,这是因为资金准备不够充分,技术和工作不能兼容,维护成本比较高。此外,城市园林植物类型较多,不同的植物对病虫害敏感度也不一样,如果工作人员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也会影响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2.4养护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依赖专业养护人员的技术和能力,如果养护人员的判断不准确,那就无法精准地开展好病虫害治理。园林植物工程中大部分养护工作人员属于劳务外派和聘用工人,他们的知识能力不足,有些人没有系统地学习植物保护知识,也不具备判断病虫害类型的能力,难以把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容易出现病虫害防治时间延误的现象。园林植物工程养护人员在日常检查的时候会忽视病虫害的早期状况,容易将非病害性黄化与营养缺失混为一谈,还有些养护人员在使用农药的时候不合理,这也会影响其防治效果,还会出现植物药害等问题。
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与绿化维护的有效对策
3.1建立科学的病虫害监测机制
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完善相关的病虫害监测机制,这就需要保证监测预警的科学化,实现病虫害防治的自动化和精细化。园林植物工程要在园林范围内覆盖好监测网络,包括地面巡查点位的设置,还要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利用多光谱成像原理等,更好地监测植被生长状况,第一时间把握病虫害的动态变化。其中,园林植物工程还要打造园林内部的病虫害数据,包括不同类型的病虫害,把握病虫害的生物特点,还要精准地考察不同病虫害的规律变化等,及时地记录水文和地理信息等,从而更好地建立病虫害预测模型。运用机器和大数据技术,做好信息分析工作,有序地开展大量样本训练工作,切实地提升图像识别治理,减少误判或者错判的次数。
3.2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技术是我国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通过生态调节手段,进一步遏制病虫害的生长。绿色防控技术要坚持生态景观建设,优选园林植物,筛选出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植物类型,采取混合种植等方式,进而避免出现单一植物大面积种植的现象,也可以防止病虫害统一时间和地点暴发的现象。园林植物工程要选择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手段,选择植物源农药,联合微生物农药以及信息素诱捕技术,更好地抑制病害虫的生长,也不容易污染其他土壤环境健康。工作人员在应对害虫的时候要适当地使用诱捕装置,控制病虫害的繁殖速度,避免害虫范围的扩大。
3.3使用生物及物理防治技术
园林植物工程要将生物防治技术与物理防治技术有效结合起来,首先,生物防治需要引入天敌昆虫,通过捕食与寄生等方式,更好地抑制害虫的繁殖速度,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园林植物。其中,工作人员还要使用病原微生物的防治措施,通过白僵菌与绿僵菌来破坏害虫体内结构,不仅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还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真菌或者细菌病害问题需要加入适量的拮抗真菌等,让植物根部和叶面成立天然的屏障,更好地抵御其他病原菌的侵入。第二,物理防治需要借助设备,在绿化带周边安装好杀虫灯和诱虫灯,通过光波和频率的方式,吸引成虫聚集,最后实现物理性消灭。如果是苗圃或者花坛等比较美观的景区,需要设置好防虫网,实现物理性隔离。此外,工作人员还要及时地观察虫卵和幼虫,一旦发现大范围的虫卵和幼虫,需要及时地使用高温蒸汽,杀灭虫卵和幼虫,进一步控制害虫的蔓延。
3.4强化养护人员的培训
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有赖于养护人员的技术和能力,养护人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园林植物工程要建设高质量的养护队伍,做好园林植物防治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如何有效地判断病虫害类型,还要掌握基本的监测技术和设备使用规范,充分运用好绿色防控手段,这样就可以清楚地把握不同季节和不同类型病虫的防治方法。园林植物工程要使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在园林环境中收集病虫害样本,做好病虫害症状的分析,科学地选用防治措施,养护人员要积极地开展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推动技术创新。
4结束语
总之,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和绿化维护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园林植物工程要完善相应的病虫害监测机制,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和手段,正确地运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方法,做好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有效地落实园林植物的病虫害治理工作,建设绿色安全和健康的园林环境。
参考文献
[1] 石立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河北农机,2024(7):73-75.
[2] 许成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灾害研究,2022,12(12):172-174.
[3] 貟鹏利.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2,40(20):112-114.
[4] 高泽敏.张家口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及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22(7):23-24.
[5] 李金文.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J].居舍,2021(18):105-106.
[6]李永玲,邵胜春,潘建波.现代园林植物病虫害分类及防治技术探讨[J].河北农机,2023(11):8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