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牵引供电系统谐波抑制技术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谐波抑制;无源滤波;有源滤波;混合滤波;电压畸变率
正文
一、引言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通过牵引变电所将110kV或220kV市电降压、整流为直流1500V(或750V),为列车提供动力,其中牵引变流器(如两电平、三电平逆变器)是谐波主要来源。据现场监测数据,地铁高峰时段牵引供电系统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可达额定电流的20%-30%,导致:一是电网电压畸变,影响周边工业用户与居民用电(如电压畸变率超5%会导致电机振动噪声增大);二是牵引设备损耗增加,牵引变压器因谐波附加损耗温度升高10-15℃,寿命缩短20%-30%;三是通信信号干扰,谐波产生的电磁场会干扰地铁调度通信(如无线列调信号误码率升高)。随着地铁网络化运营与列车载客量提升,谐波问题愈发突出,研发适配地铁动态负荷的谐波抑制技术,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地铁牵引供电系统谐波的产生机制与危害
2.1谐波产生核心机制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谐波主要源于两类非线性环节:一是牵引变流器的“开关换流”,列车启动、制动时,IGBT等器件高频开关(频率2-10kHz)会产生周期性电流脉冲,分解为3次、5次、7次等奇次谐波,其中3次谐波因三相不平衡特性,在中性线中叠加(电流可达相电流的1.5倍);二是列车“负荷波动”,地铁列车频繁启停、调速导致牵引功率快速变化(从0增至额定功率仅需2-3秒),谐波电流幅值随负荷波动呈现“脉冲式”变化(如启动时5次谐波电流可达800A,平稳运行时降至200A),传统固定参数抑制技术难以实时适配。此外,再生制动工况下,列车向电网反馈电能,会产生额外的2次、4次偶次谐波,进一步加剧电网污染。
2.2谐波的主要危害
谐波对地铁供电系统与周边环境造成多维度危害:对电网侧,谐波电流流经输电线路与变压器,产生附加铜损与铁损,某地铁牵引变电所因谐波影响,年额外损耗电量超10万kWh;电压畸变会导致功率因数降低(从0.95降至0.85以下),需投入更多无功补偿设备,增加运营成本;对设备侧,牵引变压器、整流器因谐波过热,绝缘老化加速,某地铁线路曾因5次谐波长期超标,导致2台牵引变压器提前3年退役;对信号侧,谐波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干扰地铁ATP(列车自动防护系统)信号,某城市地铁曾因3次谐波干扰,导致列车紧急制动误触发2起,影响运营效率;对周边用户,地铁谐波通过公共电网传导至附近居民小区,导致家用电器(如空调、冰箱)噪声增大、寿命缩短,引发用电投诉。
三、地铁牵引供电系统谐波抑制核心技术
3.1无源滤波技术优化:适配静态基波负荷
无源滤波技术通过LC谐振回路吸收特定频次谐波,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势,针对地铁特性优化如下:采用“分组式无源滤波器”,按谐波频次(3次、5次、7次)设计独立滤波支路,3次谐波支路采用“星形接线”(抵消中性线叠加电流),5次、7次支路采用“三角形接线”(避免谐波流入电网),同时在滤波器中串联小阻值阻尼电阻(0.5-1Ω),抑制串联谐振(避免滤波器与电网阻抗发生谐振放大谐波);结合地铁负荷特性动态调整滤波参数,如高峰时段(列车密集运行)投入全部滤波支路,平峰时段(列车间隔超5分钟)关闭部分5次、7次滤波支路,减少无功功率过剩(避免电网电压抬升);此外,优化滤波器安装位置,将其集成于牵引变电所直流侧(靠近牵引变流器),缩短谐波电流传输路径,降低线路损耗,优化后3次、5次谐波抑制率分别达75%、85%,静态工况下电压畸变率降至5%-6%。
3.2有源滤波技术应用:应对动态负荷波动
有源滤波技术(APF)通过电力电子装置产生与谐波电流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补偿电流,动态抵消谐波,适配地铁负荷波动场景:采用“并联式有源滤波器”,安装于牵引变电所10kV或35kV母线侧,通过电流互感器实时采集电网谐波电流(采样频率20kHz),经DSP芯片计算补偿指令,驱动IGBT模块输出补偿电流,响应时间≤50μs,可跟踪抑制2-50次谐波;针对地铁再生制动产生的偶次谐波,在APF控制算法中加入“制动工况识别模块”,当检测到列车反馈电能(直流侧电压升高5%-10%)时,自动拓宽谐波补偿频段(覆盖2次、4次谐波),避免偶次谐波污染;此外,采用“模块化APF设计”,单模块容量500kvar-1Mvar,可根据地铁线路牵引功率(如单线、双线、换乘站)灵活组合(如换乘站配置3台1Mvar模块),某地铁线路应用后,动态工况下谐波电流抑制率达90%,电压畸变率降至3.5%-4.5%。
3.3混合滤波技术创新:兼顾成本与效果
混合滤波技术结合无源滤波“低成本”与有源滤波“动态性”优势,是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最优选择:采用“无源滤波+有源滤波”串联结构,无源滤波先吸收70%-80%的基波谐波(如3次、5次),降低有源滤波负荷(容量可从1Mvar降至500kvar),减少设备投资(较纯有源滤波节约成本40%-50%);在控制策略上,设计“谐波分配算法”,无源滤波负责静态固定频次谐波(3次、5次),有源滤波负责动态变化谐波(如7次以上谐波、偶次谐波),同时有源滤波实时监测无源滤波的谐振状态,当检测到谐振风险(如谐波放大10%以上)时,主动注入阻尼电流抑制谐振;某地铁牵引变电所应用混合滤波系统后,高峰时段电压畸变率从8.5%降至2.8%,谐波抑制效果优于单一技术,且设备年运维成本降低30%。
四、结论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谐波抑制需根据负荷特性选择适配技术,无源滤波适用于静态工况,有源滤波应对动态波动,混合滤波兼顾成本与效果。实践表明,混合滤波技术可实现谐波畸变率降至3%以下,显著提升供电质量与设备寿命。未来,需进一步推动滤波技术与数字化融合(如结合AI算法预测负荷波动、优化补偿策略)、研发高频高效电力电子器件(如SiC MOSFET),提升谐波抑制的实时性与经济性,助力地铁供电系统向“绿色、高效、智能”转型。
参考文献:
[1]周湘杰,刘晓桂,钱娜,等.抑制电网背景谐波的地铁双向变流器控制策略[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5,28(08):169-174.
[2]李兴.地铁牵引供电系统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的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22.
[3]刘福宁.地铁牵引供电系统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的综合治理研究[D].青岛大学,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