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电站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杨易川,王强

新疆电力国华新能源公司,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力负荷的不断增长,变电站的电压无功控制成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文章首先介绍了电压无功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后对现有的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包括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等。研究发现,准确的电压控制和无功分配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运行能力,减少设备损伤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此,文章对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在保证满足电网负载变化的同时,尽可能利用既有设备进行电压控制,减少设备的投入和运行成本。该研究结果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和变电站设备的日常维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变电站;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稳定;控制策略;电网负载变化

正文



引言

电力稳定供应是社会发展基础需求,但随着电力系统规模扩大和负荷增长,稳定运行面临挑战增加,尤其是变电站的电压无功控制问题愈发突出。变电站作为关键节点,其电压无功精准控制对维持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虽重要,但面临诸多挑战。当前研究致力于深入了解该系统,以寻求准确的电压控制和无功分配策略。这些策略旨在提高系统稳定性、运行安全性,降低设备磨损,延长寿命,并满足电网负荷变化,减少设备投入和运行成本。

1、电力系统及变电站的基本概述

1.1电力系统规模的发展概况

电力系统规模的发展概况是理解现代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系统重要性的重要基础[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需求持续增长,导致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电力系统规模越来越庞大,装机出力提高,发电量上升,而输配电网络也日益繁杂多样。为了应对电力负荷的忽高忽低,及多地的电力需求增长,有必要引入更高档的技术。大型电力系统来讲,该如何保证电压稳定,无功功率控制正确,就是在提高传输效率,保护系统安全路上的关键。可电力系统规模大增,陈旧的电压无功控制手法已有力不从心,再加上新的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电动车的充电负荷加重,问题变得复杂[2]。为了保障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必须发展和优化变电站的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电力系统规模和需求。

1.2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的必要性

电力系统的稳健运作离不开电压无功控制。电压的稳定性与无功功率的合理布局,两者乃电力系统高效运转的决定因素,而电压无功控制便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变电站负责电力的传输,同时还要确保输电网络的电压质量。若无功功率分布不当,有可能引发电压波动,进一步导致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不稳,严重时甚至可能触发系统故障。因此,精确调节电压无功,能有效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的可靠性。

现今,众多电力负荷已日渐多样化与复杂化,导致无功负荷变动的频率也随之增加,这也使得传统的手动控制和简化的调节方法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自动化电压无功控制系统则得以应运而生,能够有效动态应对负荷变化,增强电压控制的精度和响应速度,从而确保电力系统持续稳定运行。

1.3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系统面临若干关键问题亟待解决。电压稳定性是主要挑战,电力系统中负荷波动会导致电压过高或过低,影响系统稳定运行。无功功率的合理分配也是难题,不合理的分配可能导致电力资源浪费和设备过载。传统控制策略在应对动态电网环境变化时往往效率不高,难以快速响应。再者,新旧设备兼容性问题也限制了控制系统的升级与优化,需要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实现现有设备的最佳利用。

2、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1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的组成

实现电力电压和无功功率自动平衡的关键在于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的结构,多个元件共同参与其运作。电压调节器,如同系统的心脏,负责测量以及控制系统中的电压水平,以求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电抗器与电容器,这两个调节无功功率装置齐心协力,精心配置以优化无功功率的分布。传感器与测度设备捕捉电流和电压瞬息万变的状态,并搜集数据供控制系统参考。控制中心如同扮演大脑的角色,依照接收的数据和已设定的决策,派发命令通过执行设备进行电压和无功功率的分配。通讯网络将各构成部分紧密连结,保障信息的畅通以实时准确的完成各项控制。所有部分稳健运作,共同提升电力系统效益与信赖度。

2.2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涉及实时监测、分析和调整变电站的电压和无功功率,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该系统通过采集装置获得电压和无功功率等关键电气参数,利用智能算法和控制逻辑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动态操作无功补偿设备,如电容器组和电抗器,系统有可能实时反应电网负载的波动,达到维持电压水平在设定边界内的目标。

3、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介绍

3.1现有的控制策略概述

电力系统稳定效率,离不开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的精准控制。迄今广为采用的优选策略之一是固定设定点控制,准置预定电压或无功功率设定以到达固定指标。当电压或无功功率与预设值背离,控制系统自动对其进行修正,以保证参数回复到预设目标。此外,通过调节变压器的分接头,变压器分接头调整策略揪心执行,细至精准电压调整。至于投切电容器及电抗器的动态控制策略也颇为普遍,这两者协同工作,电容器负责无功补偿,电抗器则无功吸收,两者结合有效地维持电压的稳定运行,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运行。现代控制策略中还融入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例如基于监测和数据分析的最优控制策略,可以根据实时电网状态进行多目标优化。

3.2控制策略的关键决定因素

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策略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具有关键作用,其决定因素包括多种技术和系统性考量。电网负载时刻变动意味着无功电压有重大需要,对控制策略来说,高速的反应和适应多变情况的灵活性是不可或缺的。再看设备方面的限制,如变压器和电容器,工作界限和开关速率都对策略的实行有所约束。控制策略必定要与现行的通讯系统、监控设备充分配合,才能保障信息既时刻,又准确的传递和反馈。在确定无功分配路径是否最优的时候,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益和稳定性是决定性的因素。至于成本效益的评估,要求策略在保证变电站运作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经济负荷的承受能力。

4、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的优化途径

4.1现有控制策略的局限性和改进空间

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中,现有控制策略通常面临若干局限性,影响其在实际电网中的效能。其一,控制滞后问题显著。在动态电网环境下,传统策略常无法及时响应电压和负荷的频繁变化,导致控制效果滞后于实际需求。其二,灵活性不足。大多数策略往往基于静态模型,缺乏对多种电气设备的有效协调,难以应对复杂的电力系统拓扑结构的变化。其三,对设备状态的依赖性过强,未能充分考虑设备退化和不确定性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4.2针对电网负载变化的控制策略优化

电压无功控制有效性提升,离不开电网负载变化控制策略的优化。电网负载变化多端,影响电压的稳定。优化这种策略,必需动态应对,要适应负载的不间断变化。先进的智能算法如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以及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能在负载变化时提供实时建议,使系统响应提速、更精确。预测负载未来趋向,能让控制策略更有前瞻性。这样,电力系统对负载变化的适应性得以增强,变电站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也会提高。

4.3利用既有设备进行电压控制的策略优化

在优化电压无功控制策略时,充分利用既有设备进行电压调节是一种高效且经济的解决方案。通过对现有设备的功能和运行状态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其在电压调节中的潜在能力和可利用空间。优化策略可通过调整设备的操作参数来实现,确保在不同负载条件下设备能够灵活响应。结合先进的控制算法提升系统的协调性和响应速度,使得变电站能够在不增加新设备投入的情况下,显著提高电压无功调节效果。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经济成本,还减少了系统的复杂性和维护工作量。


参考文献:

[1]钱杰.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研究[J].电子乐园,2020,(08):0175-0175.

[2]李勇.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设计[J].山东冶金,2022,44(01):66-68.

[3]赵斌.基于网络技术的变电站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J].黑龙江电力,2023,45(04):310-313.

[4]闫顿开.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研究[J].科技风,2020,0(16):175-175.

[5]万丽.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A,2020,(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