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价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李佳

120222198311210623

摘要

本文聚焦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价。首先阐述了构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其对于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详细分析了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涵盖目标设定、制度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包括指标选取、数据收集与分析等。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该体系及评价方法的有效性,旨在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实施效果评价

正文


引言: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复杂性、危险性等特点,安全生产问题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构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是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它能够规范施工行为、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有序。对该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1.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构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目标在于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在构建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二是系统性原则,将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三是持续改进原则,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对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

2.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安全责任落实、人员培训与教育、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等。安全管理制度应涵盖施工的各个环节,明确各项工作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安全责任要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确保每个岗位都清楚自己的安全职责。人员培训与教育要定期开展,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则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3.体系构建的步骤与方法

体系构建可分为以下步骤:首先进行现状评估,了解企业当前的安全管理状况;然后制定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内容和时间节点;接着进行制度编写和文件发布,确保各项制度和文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最后进行体系的试运行和调整,根据试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在构建方法上,可以借鉴先进企业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完善。

二、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实施

1.实施的组织与协调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需要企业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协同工作。企业应成立由高层领导牵头的专项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全面推进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需细化职责分工,建立责任清单,定期召开推进会议,跟踪落实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难点问题。要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与沟通联动,推动安全部门与生产、技术、人力资源等部门深度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体系落地见效、持续改进。

2.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安全投入的保障、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等。安全投入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企业要确保足够的资金用于安全设施的购置、维护和更新。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要定期进行,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应急预案的制定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定期进行演练,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实施效果的初步显现

通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会得到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在系统培训与规范作业中持续提升,安全隐患得以及时排查整改,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企业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完善,管理效率和执行力不断增强,整体管理水平和行业形象大幅提升,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例如,某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全面推行该体系后,一年内安全事故发生率较此前下降50%,未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项目进度和质量也得到有效保障,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评价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三、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实施效果的评价

1.评价指标的确定

评价指标的确定要全面、科学、合理,能够准确反映体系的实施效果。主要指标包括安全绩效指标、管理指标和人员指标等。安全绩效指标如事故发生率、伤亡人数等,反映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实际状况。管理指标如制度执行情况、安全投入比例等,体现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人员指标如员工安全意识、操作技能等,反映了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2.评价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法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反映体系运行的实际成效。定性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深度访谈等形式,收集管理者、执行人员及受益群体对体系适用性、操作性和满意度的主观反馈,捕捉难以量化的实施感受与改进建议。定量评价则依托可测量的关键绩效指标,系统采集运行数据,结合统计分析与数学模型进行客观评估。例如,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科学确定各指标权重,融合多维度数据计算综合评价得分,提升评价的准确性与可比性。两者互补,有助于实现评价结果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3.评价结果的应用与改进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层和相关部门,为战略调整与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发现的问题,须深入分析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及完成时限,确保闭环管理。通过持续跟踪验证整改措施落实情况,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动态优化。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将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强化执行力。例如,根据评价结果,企业发现安全培训效果不佳,遂优化课程设计,增加实操演练频次,分岗位开展针对性培训,显著提升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有效降低了作业风险。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对于保障施工安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体系构建,明确了管理目标、内容和方法,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和关键环节的把控,使体系得以顺利运行,并初步显现出良好的效果。而实施效果评价则为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了依据,通过确定评价指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能够准确评估体系的实施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然而,安全生产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绩。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安全问题和挑战也会不断出现。企业需要持续关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要加大安全投入,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断努力,持续改进,以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钱彦蓉,李海.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J].美食,2024,(23):43-44.

[2]莫非.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01):260-2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