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线综合优化与造价控制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桑佳林

12010219730219163x

摘要

本文聚焦于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线综合优化与造价控制。在装配式建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线布置合理性与造价控制有效性至关重要。通过对管线综合优化的研究,分析了常见的管线碰撞、空间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优化策略,以提高管线布置的科学性与施工效率。从造价控制的角度,探讨了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的关键要点,通过合理的成本管理措施,降低机电安装工程的造价,为装配式建筑的高质量、低成本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优化;造价控制;BIM技术

正文


引言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推进,装配式建筑以其高效、环保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机电安装工程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和成本控制直接影响着整个项目的效益。然而,在实际的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管线综合布置往往存在诸多难题,如不同专业管线交叉碰撞、空间布局不合理等,不仅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还会增加造价成本。因此,对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线进行综合优化,并采取有效的造价控制措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这两个方面,为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现状分析

1.管线布置存在的问题

在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管线布置面临着诸多问题。不同专业的管线缺乏统一规划,例如电气管线与给排水管线可能在空间上相互交叉,导致施工过程中频繁出现碰撞问题。这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还可能需要对已安装的管线进行返工,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由于设计阶段各专业之间沟通不畅,管线的走向和位置可能不符合实际施工需求,使得现场施工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影响施工进度。管线的空间利用不合理,一些区域管线过于密集,而另一些区域则存在空间浪费的情况,降低了建筑空间的使用效率。

2.现有优化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针对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的优化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二维图纸设计难以直观地展示管线之间的空间关系,设计师在进行管线布置时往往只能凭借经验进行判断,容易出现疏漏。而且,在二维图纸上进行修改和调整也较为繁琐,难以快速准确地解决管线碰撞等问题。虽然一些企业开始采用三维建模技术,但建模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可能存在问题,导致模型与实际施工情况存在偏差。

3.管线综合问题对造价的影响

管线综合问题直接影响着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造价。由于管线碰撞和不合理布置导致的返工和变更,会增加人工费用和材料损耗。例如,在返工过程中,需要拆除已安装的部分管线,重新进行安装,这不仅增加了人工成本,还可能导致材料的浪费。施工进度的延误也会带来额外的费用,如设备租赁费用的增加、管理人员工资的增加等。

二、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优化策略

1.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优化

BIM技术为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线综合优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过建立三维信息模型,能够直观地展示各专业管线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及时发现并解决管线碰撞问题。在BIM模型中,设计师可以对管线进行实时调整和模拟分析,确保管线布置的合理性。例如,利用BIM软件的碰撞检测功能,能够自动识别出不同专业管线之间的碰撞点,并生成详细的碰撞报告,为设计师提供准确的修改依据。BIM模型还可以实现各专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2.优化管线走向与布局

在进行管线综合优化时,应合理规划管线的走向和布局。要遵循“大管优先、有压让无压”的原则,优先布置大口径的管线,避免小口径管线对大口径管线的干扰。有压管线应避让无压管线,以保证排水等无压管线的正常运行。要充分考虑建筑空间的利用,将管线集中布置在合适的区域,减少管线的交叉和重叠。管线的走向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不必要的弯曲和转折,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

3.加强各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

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涉及多个专业,加强各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是实现管线综合优化的关键。在设计阶段,各专业设计师应密切沟通和协作,共同参与管线综合设计。例如,电气设计师和给排水设计师应在设计初期就对各自的管线布置进行讨论和规划,避免出现冲突。可以建立定期的设计协调会议制度,及时解决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可以采用集成化设计方法,将各专业的设计信息集成到一个平台上,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交互,提高设计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三、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1.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招投标阶段,应采取有效的造价控制措施。要编制准确合理的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工程量清单应详细列出机电安装工程的各项内容和数量,避免漏项和错项。招标控制价应根据市场行情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确定,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防止造价过高。要对投标单位的报价进行严格审核,分析其报价的合理性和组成结构。对于报价过低的投标单位,要深入了解其成本构成,防止出现恶意低价中标后偷工减料的情况。还可以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信誉良好、技术实力强的施工单位,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和造价控制提供保障。

2.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对于必须进行的变更,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并对变更引起的造价变化进行评估和控制。例如,在变更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变更对其他专业管线和施工进度的影响,避免因变更导致成本大幅增加。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设备租赁费用。还要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采购管理,选择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材料和设备,避免材料浪费和设备闲置。

3.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竣工结算阶段是造价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竣工结算时,要对工程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认真审核,确保结算金额的准确性。要核对工程量清单和变更签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工程量和费用要予以扣除。要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结算资料,包括发票、合同等,确保结算资料的完整性和合法性。还可以委托专业的造价咨询机构进行审核,提高结算审核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通过严格的竣工结算审核,能够有效避免工程造价的高估冒算,保证建设单位的利益。

结语

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线综合优化与造价控制对提升质量和效益至关重要。当前存在管线布置不合理、优化方法局限及影响造价等问题。为此,应基于BIM技术开展碰撞检测、协同设计,优化管线走向与布局,强化各专业协同。在招投标、施工及竣工结算阶段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确保成本可控。未来需深化管线优化与造价管理研究,完善BIM技术应用,提高模型准确性与实用性,推动高效优化。健全全过程造价控制体系,提升科学性与有效性。加强各方沟通协作,形成合力,促进装配式建筑机电工程高质量发展,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刘俊锋,刘贵峰,叶珍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优化与碰撞检测研究[J].价值工程,2025,44(26):57-59.

[2]杜涌辉,许林辉.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研究[J/OL].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16(11)[2016-11-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