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郑振华

河北建研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修建质量对于城市建设有着重要影响。软土地基具有承载能力低、压缩性高、稳定性差等特点,若不进行有效处理,可能会导致工程沉降、变形甚至坍塌等问题。其中。市政工程施工中由于软土地基所带来的质量问题,若处理不当很可能会为市政工程的正常运转埋下安全隐患。因此,施工单位加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研究,不断提升自身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水平,从而为市政工程项目修建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

市政工程;软土地基;应用要点

正文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路基施工是确保道路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软土地区,路基施工技术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关系到道路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因此,对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降低维护成本及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软土地基特点

软土地基通常由淤泥、淤泥土、粉土及松散砂石等细粒土构成,因此具有强度低、易压缩且含水量高的特点。

第一,强度低。软土地基多由细粒土构成,整体较为松软,无法承受较大压力,当遇到强度过大的压力时地形就会被破坏,因此软土地基无法直接应用于市政工程施工中。

第二,软土地基中土壤间的孔隙较大。在承受长时间的压力后极易出现变形问题,导致坍塌或下沉等问题。

第三,软土地基还具有含水量较高的特点。这是因为软土地基中存在黏土粒和粉土粒,土壤中因此出现负电荷,地下水分子在负电荷作用下进入土壤中,从而导致土壤含水量提升。与此同时,当土层中含水量达到一定比例后,土壤间的黏结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会导致土粒间的孔隙变大,影响地基强度。

第四,软土地基中各土层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部分还存在较多的细沙,这使得软土地基表现出沉降量较大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若没有及时处理,就会导致地基出现下沉不均等问题,在项目施工完成后还会导致主体结构出现裂缝等问题,不仅在后期需要花费较多成本进行维修养护,还会为市政项目的正常运行埋下较大安全隐患。

2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2.1物理加固法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中的物理加固法,如振密法和挤密法等,在不同情况下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振密法是利用振动设备对地基土进行振动夯实的一种新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当土体含水量适中,土层厚度较小的情况下,采用振密法可以快速地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力,并能有效地减小沉降变形。此方法由于施工简便、施工快捷、造价低廉,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挤密法是指在基础上钻孔灌注碎石、砂砾等填料,形成密实桩体,提高地基承载力及稳定性。在软土地区,采用挤密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密实度、抗剪强度,同时也可以减少地基沉降。尤其对深厚软土地基,采用挤密法可形成连续的加固层,使其整体承载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另外,挤密法施工简便,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振密法和挤密法作为物理加固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情况下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工程实践中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加固措施,保证处理效果与质量。

2.2抛石挤淤法

该法是通过抛填高强度石料置换淤泥,加速地基固结的软基处理技术。该法使用强制置换来挤出淤泥,如使用片石与块石来挤开淤泥,形成密实石料层作为持力层,可减少软弱土层的占比。石料间隙提供排水通道,结合碾压振动来加速孔隙水的排出,从而保证地基的承载力。石料层分散荷载,减少下卧层附加应力,也减少后续道路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沉降情况。工艺使用中,适用场景为淤泥层2~4m厚度、无硬壳、液性指数>1.0的流塑性软土中。也可使用在常年积水的洼地如鱼塘和河滩等市政工程中,但这一类工程清淤困难,成本比较高。该法施工方法为:基底清表→抛填石料→推平与碾压→清淤和反滤层处理→质量检测。第一步,基底清淤,清除杂物与腐殖土,使用局部排水来降低地下水位。第二步,在路基中线向两侧,也可以高侧朝着低侧抛填,使用不易被风化的大块石,规格为30~100cm,含泥量3%。第三步,分层填筑,用推土机推平之后,再使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检查沉降差,应该≤3mm/层。第四步,对于挤出的淤泥要及时清理,在抛石的顶面上铺设厚砂砾反滤层,覆盖土工布起到防淤堵的作用。第五步,进行质量检测。可使用灌砂法来检测密实度,也可使用静载试验来验证承载力。

2.3强夯加固技术

强夯加固技术是当前市政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中较为常用的加固技术,普遍被用于碎石土、沙土及素填土等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中。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操作强夯机通过自由落体的方式使用重锤对软土地基进行夯实。强夯加固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软土中的孔隙,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及强度,保障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在使用强夯技术进行加固处理时,工作人员应将地基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并保障坑底表面的平整度,以此避免地基表面平整度不达标导致的重锤倾斜等问题,保障地基夯实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在进行地基夯实施工前,应结合软土地基实际情况及市政工程施工要求制定夯实方案,明确夯实次数及速度,并对施工现场中具有代表性的软土区域进行试验,以此保障夯实方案的科学性。在夯实施工时,要保障技术操作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并且应由专业人员实时关注夯实效果,在每一次进行夯实前,应核实夯点放线,若发现夯坑位置偏移或是漏夯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在完成一轮夯实作业后,应间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后续施工,具体间隔时间应根据软土地基的渗透性决定。为避免夯实施工时产生的振动对周边建筑造成不良影响,应开展防震措施,减小震感。除此之外,在完成软土地基的夯实加固施工一段时间后,应使用原位测试或是室内土工检测方法对夯实效果进行检测,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市政项目,还可以使用压板荷载试验,对于夯实强度不满足施工要求的应再次进行强夯加固,确保软土地基的强度达到后续施工要求,为市政项目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2.4持续监控地基

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要采取可靠的基础来监测地基情况,如部署地基沉降监测系统,用GPS、自动化沉降仪来实时监控地基的变形情况,根据变形情况实时调整施工策略。同时收集的监测数据,用数据分析软件来进行处理,及时发现异样减少潜在的风险。另外监控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地下水位的变化等。

结束语

综上,施工单位要正确认识软土地基对于市政项目施工质量的影响,加强对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换填加固技术、强夯加固技术及深层处理技术等多种先进施工技术,切实提高软土地基强度,确保其承载力及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保障市政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念帅,彭涛.强夯置换墩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52):278-280.

[2]马婧茹,高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运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4):148-150.

[3]袁铭泽,崔琳.城市道路路基软地基处理过程中的市政工程技术分析[J].广东建材,2025411):141-14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