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疏浚与护坡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
关键词
疏浚工程;护坡工程;河道治理
正文
中图分类号:TV8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下,河道易出现泥沙淤积、岸坡侵蚀、功能退化等问题。淤积导致河道断面缩小,行洪能力下降,甚至引发洪涝灾害;岸坡坍塌则造成水土流失,破坏水生生态环境,影响周边土地利用。因此,疏浚与护坡施工成为河道治理的基础性工作。疏浚工程聚焦“通”,恢复河道的输水与排涝功能;护坡工程聚焦“稳”,保障岸坡的结构安全与生态完整性。两者虽各有侧重,但在实际工程中需协同推进,才能实现河道治理的综合效益。
1河道治理现状
当前城市河道治理正面临严峻挑战,主要体现在污染严重与淤积加剧两大方面。河道污染的根源错综复杂,主要包括工业废水的不当排放、居民生活污水的直接排入以及农业活动中广泛分布的面源污染,这些污染源共同构成了复杂多样的污染网络。持续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输入使得河道水体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对水质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同时也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河道淤积问题亦不容忽视,水体中累积的大量固体颗粒物逐渐沉积成淤泥,导致河道底泥日益增厚,淤积现象愈发严重。这削弱了河道的自然排沙功能,加剧了洪水泛滥的风险,还削弱了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使得污染问题难以自我缓解。更为严重的是污染与淤积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相互加剧,进一步恶化了整个水环境系统的健康状况。因此深入剖析河道污染与淤积的成因、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对于科学制定治理策略、有效提升水体质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居民健康生活的迫切需求,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人水关系的重要举措。
2河道疏浚施工技术应用
2.1机械疏浚技术
机械疏浚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疏浚方式,根据设备原理可分为绞吸式、抓斗式、链斗式等。绞吸式挖泥船通过旋转绞刀切割河床泥沙,再利用泥浆泵将混合物输送至指定区域,适用于淤泥、砂质淤积物,且可实现连续作业,效率较高,多用于大中型河道的大规模疏浚;抓斗式挖泥船依靠液压抓斗抓取淤积物,灵活性强,能应对块状、硬质淤积物,但作业间断性强,适合小型河道或复杂地形区域;链斗式挖泥船通过链条带动斗链连续挖取泥沙,挖深大、精度高,常用于航道疏浚或对挖深要求严格的工程。
2.2人工辅助疏浚技术
在机械难以进入的狭窄河道、桥墩周边等区域,需配合人工疏浚。人工通过铁锹、小型工具挖掘淤积物,再由小型运输设备清运,虽效率较低,但能精准处理机械盲区,且成本相对较低。不过,人工疏浚需做好安全防护,避免人员陷入淤泥或遭遇水流风险。
2.3环保疏浚技术
针对污染河道,环保疏浚技术强调对污染底泥的精准清除与无害化处理。施工中采用密闭式挖泥设备,减少底泥扩散;同时通过添加药剂、脱水固化等工艺,对疏浚底泥进行处理,避免污染转移。此外,环保疏浚需控制挖深,保留一定厚度的原生底泥,以保护河道内的微生物群落。
3河道护坡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3.1护坡技术类型及技术特点
3.1.1硬质护坡技术
硬质护坡技术以浆砌石、混凝土、预制块等为主要材料,依靠刚性结构抵抗水流冲刷,适用于流速快、冲刷力强的河段(如河道急弯处、闸坝下游)。浆砌石护坡通过块石与砂浆砌筑,整体性好,成本适中,但需设置伸缩缝以应对温度变化导致的变形;混凝土护坡强度高、耐久性强,可预制也可现场浇筑,常用于城市河道的直立式岸坡,但生态性较差,易阻隔水陆物质交换;预制块护坡由标准化混凝土块拼接而成,施工便捷,且可预留孔洞种植植被,一定程度上兼顾生态功能。
3.1.2生态护坡技术
生态护坡技术强调利用自然材料与植物的协同作用实现固坡,适用于流速较缓、对生态要求高的河段(如湿地公园河道、乡村河道)。植被护坡通过种植草本、灌木等植物,利用根系固土、茎叶消能,成本低且生态效果好,但初期抗冲刷能力较弱,需配合无纺布、秸秆等材料保护幼苗;生态袋护坡由填充土壤的聚丙烯袋层层堆叠而成,袋体透气透水,可种植植物,柔韧性好,能适应岸坡微小变形;格宾石笼护坡由镀锌钢丝网箱填充石块构成,结构稳固且透水性强,石缝间可自然生长植被,既抗冲刷又为小型生物提供栖息地,是目前生态护坡的主流选择之一。
3.1.3复合护坡技术
结合硬质材料与生态元素,平衡稳定性与生态性。例如,“混凝土网格+植被”护坡,通过混凝土网格固定岸坡,网格内种植植物;“浆砌石挡墙+生态袋”护坡,下部用浆砌石抵挡强冲刷,上部用生态袋营造生态空间。这类技术适用于对功能与生态有双重要求的区域,如城市滨水景观带。
3.2护坡施工的关键技术要点
3.2.1基础处理
施工前需清除岸坡表面杂草、浮土及松散层,确保基底干净。对陡坡需修整为缓坡或台阶状,增加与护坡结构的摩擦力;遇软土地基,需换填砂石或灰土并分层夯实,必要时铺设土工格栅增强整体性;岩质岸坡则需清除风化层,对裂隙灌注砂浆填充,避免雨水渗入引发坍塌。
3.2.2材料与工艺
(1)硬质护坡。浆砌石选用坚硬块石,采用坐浆法错缝砌筑,确保砂浆饱满;混凝土护坡需振捣密实,设置伸缩缝并用柔性材料填充,防止开裂。(2)生态护坡。生态袋选用耐腐材料,填充土掺有机肥,堆叠时错缝绑扎;格宾石笼用镀锌钢丝网,填充石块需嵌挤紧密,四角绑扎牢固。植被优先选本地耐水湿品种,种植后覆土≥10cm,初期覆盖保湿。
3.2.3排水与防护
顶部设截水沟拦截坡面水,坡内按2-3m间距布置排水盲管,包裹土工布防堵,下端接入坡脚排水沟;水位变动区设反滤层,阻止土体流失。施工期遇汛期,需用沙袋或钢板桩临时挡水,对未固化结构覆盖防护,避免雨水冲刷。同时,及时清理杂草与排水系统淤堵,对格宾石笼、生态袋的沉降松动部位及时调整加固。
4结束语
河道治理工程中,疏浚技术是保障河道“通”的核心,需根据淤积特点精准选择方法,严控施工精度与环保要求;护坡技术是实现岸坡“稳”的关键,应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优先采用生态友好型方案。两者的协同应用,不仅能提升河道的行洪、排涝等基础功能,更能促进河道生态系统的修复与平衡。未来,随着智能化、生态化技术的发展,河道治理将更加注重精准疏浚与生态护坡的融合,为构建健康、可持续的河道环境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伍勇.河道治理工程中疏浚与护坡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珠江水运,2024,(23):104-106.
[2]黎晗.河道治理工程中疏浚与护坡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水运,2024,(13):93-95.
[3]钟胜蓝,满小军.城镇小型河道水系综合整治质量安全管理实践[J].云南水力发电,2023,39(04):302-306.
[4]莫启导.城市河道水体生态疏浚综合治理的实践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22,(09):253-255+269.
[5]刘瀚泽.大凌河西支河道治理工程设计[D].沈阳农业大学,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