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预算
正文
引言
建筑工程普遍具有规模大、投入成本高、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加强工程造价控制已成为节约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工程预算的科学应用是提升造价控制水平、保障投资效益的关键路径。如何科学应用工程预算以提升造价控制效能,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1工程预算的概念
施工预算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里,某一建设项目所产生的收支情况。其次,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了评估。建设费用除工程造价外,还应包含工程预计的效益。通过对工程造价的量化分析,能够较好地体现其经济效益,从而为进行投资决策奠定了依据。根据国家有关项目施工的规定,项目成本是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逐步确定的。基建项目按其地基性质及工作强度可划分为两种类型,即概算与概算。工程造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概算,一类是初步方案概算。这两者共同组成了一个从制定到执行的完整的造价管理系统。
2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现存问题
2.1工程预算执行不到位
根据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相关工作的调研与分析后发现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过于注重工程预算编制,而对工程各阶段的造价控制和预算执行重视不足。由于建筑工程普遍具有规模大、成本投入高、周期长等特点,如果工程不同阶段的预算执行未能精准落实或执行不到位,都可能引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风险。一般来说,相关人员若想了解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可以将成本费用作为参考。但如果预算执行不到位,就无法及时发现工程造价中的潜在问题,这不仅会导致建设资金的浪费,还会削弱工程预算在造价控制中的有效性,进而造成实际投资成本与前期预算目标的偏差。
2.2预算编制不合理
预算编制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预算编制若缺乏合理性,将直接导致工程造价失控。部分项目在预算编制时,常因工程量估计偏差或漏项,致使实际造价超出预算。此外,预算编制过程中对于施工方法、施工材料及设备的选择,以及人员配置等方面的考虑不周,也会导致预算的不合理。如采用特殊工艺或新型材料时,若未全面考量成本与效益,预算易产生偏差。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应对措施预估不足,也会导致预算的不合理,如自然灾害、施工延误等不可抗力因素,都可能造成造价超预算。
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工程预算应用
3.1加强变更管理,提高项目经费利用率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范围扩大等变更不仅会影响工期,还会增加建设成本。因此,在正式施工前,必须严格审查施工图纸,并与设计单位保持沟通,确保所有修改在施工前完成。若施工过程中仍需调整,需严格控制现场变更,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在成本控制方面,需做到精准核算和科学管理。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复杂的计算工作,必须充分考虑相关计算规范,并制订详细的成本计划。此外,需对各环节进行合理测算,并在执行过程中反复核查数据的准确性,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是指对施工各阶段产生的费用进行合理管理,以确保各阶段经费的高效利用。工程竣工后,需及时清理剩余材料并回收设备。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需从多角度综合考量,以实现节约投资、提高收益的目标。
3.2精准预算编制
首先,实地考察地形地貌,了解地质条件是否复杂,是否需要额外的地基处理措施。其次,观察周边环境,考虑交通状况对材料运输成本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扰民因素导致施工时间受限等。最后,密切关注国家建筑产生政策的动态变化,如环保政策会促使建筑材料标准提高,可能导致材料成本上升;税收政策调整会影响工程造价的取费标准。只有全面掌握工程实际状况和政策因素,才能准确分析影响造价的外部因素,为预算编制提供坚实依据。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明确工程定额单价,深入研究定额子项目,确保单价的选取符合工程实际情
3.3运用先进技术加强预算管理
信息技术背景下,信息共享已成为产业发展期间的重要构成内容。因此,在实际建筑工程预算管理过程中,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提升预算管理质量。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预算管理关联到的财务数据,确保整个项目的数据可以实现共享,方便各项数据的同步更新,保证所有部门、机构之间实现工程造价数据的共享,实现预算管理的同步性。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工程造价管理效果的把控,维持施工成本。还可以对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资金及物质条件,为工程造价的控制成效优化创造条件。例如,建筑工程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依托BIM技术,将预算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对每一环节做好建模处理工作,同时结合建模结果来计算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等投用量。然后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结合BIM建模结果,采用工程对比的方式,提升预算管理整体水平,将预算管理落到实处,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4精准落实工程各阶段的预算执行
(1)加快预算执行进度。聚焦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总目标,细化并分解支出任务,加快资金拨付使用进度,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明确监管职责,提升预算执行效率,定期(如每月)召开预算进度推进会议,细化支出计划,优化预算执行流程,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预算支出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2)强化施工期间预算执行管理。对上级专项资金项目及预算项目进行认真梳理,加大对项目前期谋划、项目储备、项目支出执行等环节的督导力度;同时,查找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确保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精准落实。(3)建立施工阶段预算执行关键绩效指标(KPI):资金支付偏差率≤1.5%;月度预算执行率≥95%;变更响应时效≤24h,依据规范标准合理开展预结算工作。如某住宅小区项目通过精确的造价控制措施和管理,确保了工程投资不超出预算。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新技术如BIM技术的应用以及云计算平台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造价控制的准确性和效率。
结语
建筑工程预算在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加强工程预算的编制和管理,企业可以制定合理的造价控制目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建设成本,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未来,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因此,建筑企业应高度重视工程预算工作,不断提升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管理水平,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鱼丽琼.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价值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1(33):25-26.
[2]张晓慧.建筑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围[J].房地产世界,2021(21):59-61.
[3]余池.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1(10):165-166.
[4]杨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3):114-116.
[5]黄华勤.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因素及控制措施[J].散装水泥,2024(1):136-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