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及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丁世伟

510623198505142519四川承华辉建设有限公司,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探讨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程度加深、节能与环保技术的广泛应用、系统集成化增强等方面。同时,分析了这些发展趋势对工程建设在设计理念、施工技术、运维管理等环节产生的深刻影响,旨在为建筑行业相关人员提供对该领域发展的全面认识,推动建筑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工程建设;影响

正文


引言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是现代建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它融合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为建筑赋予了更高的功能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在当前科技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品质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对于建筑行业的持续创新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程度持续加深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电气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升。智能传感器、智能控制器等设备将广泛应用于建筑电气系统中,实现对建筑内各类电气设备的实时监测、精准控制与智能管理。例如,智能照明系统能够根据环境光线强度、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灯光亮度与色温,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同时实现显著的节能效果;智能空调系统可依据室内外温度、湿度以及人员分布等信息,自动调整运行模式,优化室内环境舒适度并降低能耗。

(二)节能与环保技术广泛应用

在全球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下,节能与环保技术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一方面,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不断涌现,如节能型变压器、高效电机等,这些设备能够有效降低电能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日益普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等可与建筑电气系统相结合,实现电力的自给自足或部分自给,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推动建筑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三)系统集成化趋势增强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涵盖多个子系统,如照明系统、电力系统、安防系统、消防系统等。未来,这些子系统将朝着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通过统一的通信协议和集成平台,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减少设备重复配置和布线复杂度,还便于对整个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进行集中管理与维护,提升建筑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发展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一)对工程设计理念的影响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促使工程设计理念发生转变。传统的建筑设计主要侧重于建筑结构与功能布局,而如今,智能化设计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的需求,将其与建筑的整体设计有机融合。例如,在建筑空间布局设计时,要预留合适的位置和空间用于安装各类智能设备与布线;在建筑外观设计中,要兼顾太阳能板等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安装需求。同时,设计过程中需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综合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协同性以及未来的可扩展性,以打造具有前瞻性和适应性的智能建筑设计方案。

(二)对工程施工技术的挑战与变革

新技术的应用对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智能设备与系统的安装调试需要施工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熟悉各类智能设备的性能、安装方法以及通信协议等。例如,在物联网设备安装过程中,要确保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稳定可靠,避免出现信号干扰等问题。另一方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的集成化特点要求施工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的协同配合更加紧密。电气、自动化、通信等专业施工人员需要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各子系统的布线、设备安装等工作有序进行,避免出现施工冲突和错误。此外,施工过程中还需注重对施工质量的把控,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手段,对智能设备的安装质量、系统的运行性能等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整个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对工程运维管理的优化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为工程运维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优化。通过智能化的监控系统,运维人员可以实时远程监测建筑内各类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并进行快速诊断与处理。例如,智能电力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力参数,预测设备故障风险,提前安排维护检修工作,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电事故,提高建筑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同时,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运维管理系统可以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设备的运行规律和潜在问题,为设备的维护保养、更新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运维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运维效率。

三、应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发展的策略

(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加强相关专业的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课程,培养既懂建筑工程知识,又掌握电气与智能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与继续教育,通过组织内部培训、技术交流、外部进修等方式,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使其能够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求。

(二)推动技术创新与研发

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技术创新。例如,研发更加高效、智能的节能设备与系统,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效率和稳定性;开发更加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和平台,实现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的无缝集成与协同工作。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的整体水平,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完善标准规范体系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现行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相关标准规范可能无法完全适应技术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加快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制定和修订相关标准规范,明确新技术、新设备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标准支撑。同时,加强对标准规范的宣贯和执行力度,确保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操作,保障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的质量和安全。

结束语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潜力,其智能化、节能化、集成化的走向深刻改变着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从设计理念的更新,到施工技术的变革,再到运维管理的优化,都体现了这一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为更好地顺应这一发展潮流,行业内各方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推动技术创新研发,完善标准规范体系。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将持续创新发展,为建筑行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建筑行业实现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升级,为人们打造更加舒适、便捷、高效、环保的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宋治宇.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融合发展趋势及技术创新研究[A]智慧建筑与智能经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重庆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协会、重庆建筑编辑部、重庆市建筑协会,重庆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协会,2025:3.

[2]于庆.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与发展趋势分析[A]2025年第四届工程领域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广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联合会,广西信息化发展组织联合会,2025:3.

[3]纪昕洋,胡高山.建筑电气中的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分析[J].电子技术,2024,53(09):398-4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