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管理;风险识别
正文
引言
作为建筑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管控的效能直接决定了项目的盈利水平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当前,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在数据时效性、分析精度及过程控制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在数字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将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成本管理体系,可以促进机电安装工程全流程动态监控成为突破管理瓶颈的重要路径。
1机电安装工程成本管理的特点
1)动态性强:机电安装工程常需与土建、装修等专业交叉施工,设计变更、现场签证频繁,材料设备价格波动大,导致成本目标需随工程进展不断调整。2)数据量大且繁杂:涉及大量不同规格、型号的材料设备,其价格、数量、损耗率的计算和管理工作极其繁琐,人工处理易出错。3)协同要求高:成本管理并非预算部门的独立职责,需要与采购、施工、技术、财务等多个部门高效协同,信息流转的顺畅与否直接决定管理成效。4)过程控制关键:成本超支往往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对人工、材料、机械等资源的实时消耗进行监控是成本控制的核心。
2风险管理流程
1)风险识别。为科学管理和控制整个周期,该环节具有很高的重要性。风险识别要以系统为依托,对全局进行实时管控与监督。通常管控风险期间,可对其涵盖的重要因子及指标进行细致划分,形成若干基础单元,从深层次辨识风险并加以调研,针对其诱因和相关内容进行类别划分,着重解读并处理与风险要素存在关联的问题。2)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就是先利用数据来定性地分析风险,再依据数值来定量地分析风险。通过对出现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及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得出相应的风评估结果。3)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是以获得收益与成本性价比尽可能大的原则选择恰当地应对风险的方法和手段。根据风险的严重性,可以从风险转移、风险自留、损失控制、风险规避四个方面进行应对。对于损失较轻的风险,通常采用损失控制与风险自留的方法,对于损失较大的风险,通常采用风险规避或风险转移的方法。运用合适的风险控制策略,不但可以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或控制损失,而且还可以节约风险的管理费用。4)风险监控。①风险监控的目标。监视风险管理的战略与行动,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为未来的决策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在风险监测过程中,对新涌现的、预先制订的战略或措施不起作用或者性质随时间推移而改变的风险进行及时的反馈,按照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对风险进行再次识别、估计、评价和应对,并为每种风险事件建立成功或失败的判断准则;②风险预警管理。指采用超前或事前预防的方法,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预防,在监测过程中,如果发现了风险的迹象,就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并给出预警信号,将不良结果降到最低。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地监测和预警,可以发现工程项目中出现的偏差,从而提高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效率。
3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3.1组织协调管理对策
为了解决组织协调管理中的难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1)建立健全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形成一个清晰、明确的组织架构,使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得以有序进行。(2)加强沟通与协调,提高各方之间的沟通效率,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可以采用定期会议、专项会议、现场巡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工程进度、解决问题。(3)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根据工程需求,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4)强化合同管理,明确合同条款,确保各方履行合同义务。通过对合同的严格管理,降低工程风险,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5)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优秀个人和团队给予奖励,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提高工程质量。(6)加强与其他专业的协同配合,机电安装工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如土建、装修、电气等。施工过程中,应加强与各专业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3.2安全风险控制
一是高空作业防护,严格检查脚手架搭设质量(立杆间距、横杆连接符合规范),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高挂低用)、安全帽;设置作业平台防护栏杆与挡脚板,下方禁止人员停留;二是电气安全管理,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临时电线架空或穿管保护,漏电保护器定期检测(每月一次);设备调试前进行绝缘测试,确保无漏电风险;三是机械伤害防护,机械设备安装防护罩、防护栏,操作人员佩戴护目镜、手套等防护用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严禁“带病”运行。
3.3机电安装工程全过程成本控制管理
(1)在项目启动阶段,通过深入分析机电系统需求与设计,优选经济高效的设备与材料方案,如选用节能、智能型产品,减少后期运营成本。利用BIM技术进行虚拟建造,优化设计,减少现场变更,节约材料与人力成本。此外,通过标准化设计与预制构件应用,减少了现场加工工作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2)在施工期间,实行严格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通过集中采购与成本谈判策略降低物料成本。利用二维码技术追踪材料与设备,确保质量与减少浪费。在支架安装上,创新采用装配式技术,提高安装效率,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与成本。(3)建立质量分级管理体系,对A、B、C级控制点实施不同强度的监控,确保关键环节质量,减少返工成本。变更管理上,实施严格的变更审批流程,确保变更必要且经济合理,控制因变更引发的额外成本。
3.4风险监控与动态调整
建立项目风险监控机制,实时跟踪风险变化:一是风险监控团队,成立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组成的风险监控小组,定期(如每周)召开风险评估会议,分析风险状态;二是信息化监控工具,采用项目管理软件(如Project、Primavera)跟踪进度风险,通过物联网技术(如设备传感器)监控施工安全风险(如高空作业人员位置);三是动态调整策略,若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如“材料价格上涨”从“一般风险”升级为“重要风险”),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如重新签订供货合同),确保风险始终处于可控范围。
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安装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内面临决策、设计、施工、验收多阶段风险,其中施工阶段的技术、成本、进度、安全风险最为突出,需重点管控。有效的风险控制需贯穿项目全周期,结合技术手段(如BIM、物联网)与管理措施(如制度建设、人员培训),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保障项目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杜帅帅.基于综合体地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5,24(07):74-76.
[2]翟卫波,顾浩宇,张平,等.基于BIM与挣值法的高速公路隧道机电系统安装进度控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54(06):730-737.
[3]高阳,邓海峰.基于黑山南北高速公路的东欧公路机电工程施工风险研究[J].公路,2024,69(02):181-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