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能源管理与续航能力优化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无人机;能源管理;续航能力;优化策略
正文
引言:无人机广泛应用于电力巡检、应急救援、测绘地理信息等领域,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无人机自身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在飞行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能源消耗问题,而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亟须通过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模型和算法研究,设计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无人机能源管理与续航能力提升系统。
一、无人机系统结构与能源消耗特性
无人机系统一般由无人机、任务载荷、控制系统和地面辅助设施等四部分组成。无人机是一种飞行器,它主要依靠自身携带的动力装置飞行,目前主要采用纯电动或混合动力的模式。其中,纯电动飞行时,电池可以提供无人机飞行所需的全部能量;混合动力飞行时,电池作为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无人机系统中,任务载荷是整个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重量占无人机总重量的大部分。
二、无人机续航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无人机续航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飞行高度、飞行速度、飞行距离、载荷大小和电池容量等,其中,载荷大小是影响无人机续航能力的最主要因素。同时,由于无人机系统在实际运行中需要与地面控制中心进行数据交互,因此其飞行高度也会对其续航能力产生影响。此外,在飞行过程中无人机载荷的增加会导致电机功率的增加,从而消耗更多的能量。而载荷增加也会导致无人机续航时间的缩短。因此,研究无人机在不同飞行高度、速度、载荷等条件下的能源管理与续航能力优化策略,对于提高无人机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现有无人机能源管理策略分析
3.1常见能源管理方式
3.1.1电池管理
无人机的电池管理是无人机能源管理的基础。在无人机应用中,电池管理的任务是确保电池电量和温度的平衡,以确保无人机工作在最佳状态。为了确保无人机飞行任务的顺利完成,需要对电池进行监测和管理。目前,主要采用电池参数测量技术、SOC估计技术、均衡技术等方式来对电池进行管理。SOC估算是通过对锂离子电池工作状态(如SOC)进行测量获得电池的剩余电量和温度等参数,并结合系统工作状态对其进行估计。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实现不同型号、不同工况下的电池性能均衡,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均衡:一是使用智能充电管理系统,二是通过均衡控制实现。
3.1.2太阳能/混合能源管理
太阳能与混合能源的应用,可以提高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具体应用方式如下:(1)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变化,计算当前温度下太阳能的最大值,并通过通信与无人机进行通信,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姿态以获得最佳的太阳能利用效率。(2)在飞行过程中,根据当前天气条件,实时监测当前天气情况下的光照强度,通过通信与无人机进行通信,计算当前天气下的太阳能最大值并计算相应的飞行姿态。(3)在飞行过程中,根据当前时间和风速、气压等气象条件计算当前时间和对应的太阳能最大值并计算相应的飞行姿态。(4)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来综合选择最优的能量管理策略。
3.1.3动态任务分配与路径优化
任务分配与路径优化是实现无人机能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无人机运行过程中,根据任务载荷的任务需求,通过调整飞行高度、速度、姿态等参数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同时,为确保任务顺利完成,还需要根据当前飞行状态和所处的环境信息,进行路径优化与任务分配。其中,路径优化可以通过智能优化算法来实现,例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人工蜂群算法等。而任务分配则需要根据无人机当前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对所要执行的任务进行合理分配。
3.2现有策略的局限性与改进需求
电池容量不能无限增长,当电池容量到达一定值时,在某一时刻,无人机所需的能源量与续航时间均会达到一个临界值。此时,为了保证无人机继续执行任务,只能通过降低飞行速度或者增大电池容量来延长飞行时间。当电池电量耗尽时,必须停止任务。如果在续航时间即将结束时选择继续飞行,则会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在较远的距离飞行时,需要增加更多的能源储备量。这些储备量如果完全由电池提供,则会使续航时间进一步缩短,同时也会增加无人机的成本。
3.3能源管理与续航优化的关键技术难点
能源管理策略需要优化。不同的系统,优化目标不一样,实现方法也不相同。根据无人机飞行场景的不同,需要针对具体的目标进行相应的分析、设计,才能有效地优化无人机的能源管理策略。不同种类电池的特性不一样。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说,其电压变化范围较大,在系统运行中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对于铅酸蓄电池来说,其放电深度较浅,只适合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快速放电,以保证其寿命;对于超级电容器来说,其储能能力强、能量密度高、功率大、电压范围广、响应速度快、寿命长等特点使其成为能源管理中一种非常理想的储能器件。
四、无人机续航能力优化策略设计
4.1优化目标与约束条件
基于无人机的能量需求和任务要求,设计无人机能源管理优化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无人机的飞行续航能力。具体而言,无人机的任务约束、能量约束和通信约束如下:最大任务需求:在不影响系统性能的情况下,无人机的飞行时间越长,任务需求越大。为获得最大任务需求,系统性能指标要求为最小能量约束: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主要来自于电池充电、飞行时消耗的电能和负载消耗的能量。因此,在设计无人机能源管理优化策略时,需将最小能量约束考虑在内。以此为基础设计无人机的能源管理优化策略。
4.4能源供应与更换策略创新
(1)无人机能源供应方式的创新:在无人机能源供应中,可以通过改变其能源结构、能源传输路径、能量储存方式等,实现能源的持续供应与更换。(2)无人机能量管理策略的创新:可以通过改变能量传输路径,实现无人机间的能量共享;可以通过改变能源储存方式,实现无人机间的能源互补。(3)无人机使用时间的创新:随着技术进步,无人机使用时间也越来越长,可以通过增加使用时间长度来延长续航能力。(4)无人机能源结构的创新:可以通过改变无人机使用能量结构,实现无人机对不同能源的利用,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结语
本文设计了无人机能源管理与续航能力提升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无人机的状态参数、环境参数、航迹信息等多源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利用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和强化学习等智能优化算法对无人机能源管理与续航能力进行优化。同时,为了提高无人机的能源利用效率,还提出了能源供应与更换策略创新和能源回收与利用效率提升技术。在实际的无人机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中,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验证。从仿真和实验结果来看,该系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提高无人机的续航能力,为无人机能源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肖文卓.航空电工电子技术在无人机领域应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5,(S1):38-40.
[2]向锦武,马凯,阚梓,等.氢能源无人机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航空学报,2025,46(05):261-290.
[3]李佳鑫.无人机集群无线充电方舱及其锂电池SOC在线估算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24.
[4]孟子尧.轻型固定翼无人机双能源动力系统设计与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24.
[5]闫清云,刘峰,王卓煜.太阳能无人机发展综述[J].飞机设计,2021,41(02):1-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