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汤照辉

安徽虹桥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公路工程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沥青路面与混凝土路面相比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因此,我国当前公路工程建设中通常会采取沥青路面的建设形式,以保障新时期交通运输的核心需求。基于此,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当前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内容,并结合实际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因素,提出几点优化建议,以期对强化我国道路交通网络有所帮助。


关键词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正文


一、公路工程沥青材料特点分析

(一)材料特点

沥青材料具有粘性、弹性、抗水性等性能,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缓解水分对道路路基的影响,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同时沥青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冲车辆的荷载,提高路面的运输承受能力。

(二)化学性质

沥青材料通常由石油中提炼而出,其化学性质方面具有极强的耐久性,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应对极端环境对其影响,延缓路面的老化过程,提高道路使用寿命。

(三)结构特点

沥青材料通过材料的复配,可以结合道路工程的施工需求构建具有差异性的道路结构,以应对不同的道路运输需求,提高道路的抗疲劳性。

二、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作用

对于公路工程而言,加强其乳化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加强质量控制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第一,强化沥青材料的技术应用措施可以保障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沥青路面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对于道路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联系,有效控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质量,可以有效保障道路工程安全。第二,延长道路工程使用寿命。高质量的沥青路面可以有效应对道路工程所处的自然环境影响以及交通运输需求,降低各类因素对路面的影响,在降低维护费用的同时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第三,提高出行质量。良好的沥青路面可以为道路运输提供一个优秀的环境,大幅度降低车辆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颠簸以及噪声,对于提高交通运输的舒适度有着重要作用。第四,推动技术革新。强化质量控制工作,可以推动道路工程技术革新,以新工艺、新材料有效应对道路质量管理的新需求,对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一)搅拌技术

第一,沥青材料具有一定的黏性,在选择沥青材料时需要结合公路工程具体的需求,从材料的抗老化性、黏度等特点出发,保障路面的良好性能。同时需要结合沥青材料的特性,选择科学的材料复配方式,强化搅拌工作,以促进混合材料的配合性。第二,在沥青材料搅拌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需求选择新型的搅拌设施。传统沥青搅拌设施在具体工程应用中存在搅拌不均匀、能耗较高等缺点,因此需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创新搅拌设施,以提高沥青材料的搅拌效率,降低搅拌温度,降低由于氧化所导致的物料损失。第三,在沥青材料搅拌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材料温度的控制。对于沥青材料而言,高温可以提高材料的流动性,但同时也会导致材料的性能受到影响。温度过低时会由于材料流动性不足导致材料无法充分融合,因此需要重视沥青材料搅拌温度的控制,在提高材料流动性的同时,避免高温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在具体搅拌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地区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合理控制搅拌时间,以保障沥青材料的整体性能。

(二)铺设技术

第一,在沥青铺设之间需要综合分析公路工程的具体需求,结合施工图纸以及实际的施工环境确定施工工艺。沥青铺设技术通常会依据施工设备、施工地点等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并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动态铺设、静态铺设等方式。第二,沥青材料铺设的均匀度对道路工程的质量有着难以忽视的影响,在实际材料铺设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材料的铺设效率,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第三,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道路应用需求,科学地确定各个施工材料的铺设顺序,避免材料之间连接性不强所造成的影响。第四,道路施工沥青材料铺设完成之后,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深入检查,以确定路面,没有裂缝等问题,进一步提高道路工程施工质量。

(三)压实技术

第一,沥青材料在铺设完成之后,需要结合道路工程的使用需求选择科学的压实技术,在促进各个材料融合的同时,通过提高沥青材料的紧实度提高路面的耐用性。第二,初次压实工作可以结合具体的施工需求选择合适的压实设备,为后续多次压实工作奠定基础。第三,路面的复压工作需要结合实际路面的强度,针对材料连接处、边缘等位置进行重点压实,以提高材料路面强度。第四,压实技术的应用需要保障沥青路面的各项指标符合图纸设计需求,以先进的压实技术为核心提高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四、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一)加强材料管理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工作首先需要保障沥青材料的质量,确保沥青混合材料的相关性能符合道路工程施工的具体需求,从而有效提高路面的质量[2]。第一,相关施工单位需要重视供货商资质的审查工作,从材料来源方面进行质量把控工作,确保材料供应方面的质量。第二,在材料到场之前需要对沥青材料的各项指标进行审核,构建不合格材料禁止入场制度,保障入场的施工材料符合道路建设的核心需求。第三,沥青材料铺设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技术应用,在避免材料浪费的同时,保障材料铺设的一致性。

(二)优化设备管理体系

道路工程施工单位需要重视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结合具体公路工程的建设需求选择科学的设备,在强化成本控制工作的同时提高施工质量。为了保障设备的有效性相关单位需要建立健全施工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机制,定期检查设备的性能,避免设备故障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三)重视道路维修工作

在沥青路面建设的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高度重视路面维修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对路面瑕疵因素进行针对性优化,以提高路面的整体强度。第一,在沥青路面铺设的过程中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裂缝问题。针对路面裂缝问题可以采取多次压实的工艺,以促进材料的融合。同时也可创新沥青材料的铺设技术,尽可能防止路面裂缝问题的发生。第二,针对路面坑槽问题,则需要从材料的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修补材料进行修补维护,避免材料融合度差所产生的脱落、裂缝等问题,保障行车安全。第三,针对道路边缘水蚀侵扰的问题,则需要结合道路施工的实际需求,强化排水措施的应用,避免自然降水、地下水等路基的侵蚀,保障公路工程的质量。

(四)构建养护管理体系

在公路工程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自然因素的侵蚀或者道路荷载问题等产生一系列的公路病害,如果不及时进行维护维修,则会导致病害进一步加剧,路面情况恶化无法保障行车质量。因此在沥青路面投入使用之后,需要结合实际的行车情况构建道路养护体系,通过道路巡视等技术的应用,强化路面监管体系。一旦发生路面病害问题时,则需要及时上报处理,保障路面的稳定性。

五、结论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是一项相对复杂的技术内容,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路面设计需求以及沥青材料的性能等情况,综合分析材料复配以及技术应用需求,从而有效提高路面的强度与耐用性。公路工程施工单位需要强化管理工作,加强沥青材料的管理与设备管理工作,为沥青路面施工奠定良好基础,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马仁帮.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5,(12):20-22.

[2]张进成.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汽车周刊,2024,(12):99-1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