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路径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张源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

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繁荣的发展时期,而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是大势所趋。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业发展势头强劲的项目。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增多,装配式建筑在节约建造时间的同时,也存在着工艺、材料等方面的局限性,使得装配式建筑的造价很高。在施工过程中,若没有正确地进行造价预算及对造价的控制,极易出现造价超支的现象。本文就探究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路径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路径

正文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结构的结构形式。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节能建筑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装配式建筑施工是一种既能提高施工效率又能保证施工质量的新型施工方法,是一种与现代施工理念相契合的新型施工方法。因此,在我国装配式建筑中,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其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对其进行成本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1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意义

装配式建筑起源于19世纪应用水平一直在持续地扩展,它可以被划分成针对不同材料的砌块、板材、骨架等装配式施工类型,在施工项目中将工程构件预先预制好,然后在施工现场对不同的构件展开组装,以提高施工工艺。装配式建筑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方案的要求,对各种预埋件和管道进行预制,并根据既定的框架进行施工,具体的施工过程将不会受到施工现场的约束,从而大幅缩短了工期,具有更大的节能环保优势。目前我国众多的研究系统大多关注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与具体技术,而对于特定工程的成本预算与成本控制,仍以传统的现浇施工方式为主。目前,在装配式建筑的建设中,要想实现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就必须规划、管理和实施整个建设周期,从整体上来看,要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费用预算,并且要区分出不同的施工阶段,进而实现费用控制和费用管理,尤其是对建设项目中的原材料的采购和引入可以与当前的材料市场价格及质量水平相比较,为后续的成本预算及成本控制提供一个好的市场价格信息,从而持续提升建设工程的整体水平[1]

2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费用管理的问题对策

2.1 系统化编制预算方案

要充分了解项目成本预算与费用控制的系统性与复杂性,要按照项目的要求,进行系统预算规划,要加强政府对资金的控制和监控。首先政府应该保证财政预算是科学合理的在施工以前要进行调查研究工作对施工资料和数据进行全面搜集和分析对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文件进行严密审核对施工实际状况、施工客观条件、设计技术条件、工程量清单、工程定额等资料作出正确的判断对施工总费用、总成本和费用开支状况进行正确掌握对计划实行科学、正确制定。其次对所制定的预算案实行了严密的审核并对出现的问题做出了有效的修正和调节进而达到对费用的科学管理。三是对工程实施阶段的费用做出了严格的管理对协议造价的内容做出了合理的规定对工程施工做出了标准化管理同时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签证处理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按照严格核算的程序及时进行了核算并仔细检验、核实了工程项目的实际费用。四是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预算控制与管理团队,使之具有专业化、科学化的特点,从而为成本预算的科学化提供支撑与保证。

2.2 明确工程造价预算的目标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要进行成本预算并对其进行成本控制,就必须对项目成本预算的目标进行明确,并对项目的投资进行仔细地进行分析,从而保证成本预算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和作用。一是严格控制投资预算。在工程开始之前,要对工程项目的流动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收入等情况作出了全面研究和初步预测从而确定工程项目的主要投资建设范围。二是必须严格履行各种经费预算。项目资金的合理配置是完成项目资金最合理、最可行、最经济、最合理的方法。对工程的投入和资金实行严密管理科学合理把资金和资源分配到了工程的每一阶段和每一环节上并以工程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工程进展为基础对资金作出科学合理的调度以保证工程资金的安全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益防止了由于资金短缺或者资金不够而对工程的正常顺利进行产生负面影响。三是要提高建设项目的成本预算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在建设项目开工以前要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判断和分析,要对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准确把握,并及早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从而降低项目的变更等现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费用和损失[2]

2.3 强化影响成本的因素的控制

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因素很多,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精确的掌握,对成本组成进行严格的监控与控制,从而使项目成本的控制更加完善。一是对预制块的制造费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在施工之前,能够准确掌握项目的具体情况,清楚了解项目的设计要求质量标准数量等,并能合理制定材料的采购计划;对设计和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查,对预制构件的设计和材料费用进行控制,对模具的尺寸进行科学选择,以防止预制构件与工程要求不符,预制构件数量不足,甚至是大量闲置浪费同时做好预制件的维修与管理,防止由于外界因素,如运输标准化,施工现场堆放规范,以及人为原因引起的质量问题。二是加强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在建造之前,必须对原材料、零件工厂与施工场地的距离进行分析,并对预制零件的运送进行科学规划。在安装施工中,要对施工工艺和流程做出正确的掌握保证施工过程符合技术标准吊装定位正确在吊装的过程中不要发生划伤等问题以免由于操作失误造成不必要的生命损失与伤害。三是把实际的支出和收费与计划值加以对比并对他们有较大不同的地区加以分析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进行科学的调整和优化,从而将超支问题降到最低。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对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环节的重视程度,采用系统化的预算管理方法,确保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这对进行施工作业监督工作有很大帮助。如果这些措施得不到有效执行,将会影响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所以,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科学的预算管理计划,来实现对施工企业的全程监管,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广财.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策略探析[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3(2):69-71.

[2]鲍守相.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探究[J].建筑·建材·装饰,2022(003):0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