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应用安全带的管理探讨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马晨晨 宋瑞琨 崔轩

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32

摘要

针对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带挂设难题,采用预埋式子母扣装置实现挂点标准化与高效化管理。通过BIM定位预埋母扣,结合机械自锁子扣实现1秒快速挂设,降低挂点搭建时间70%。建立“一物一档”追溯系统,记录子扣使用次数与检查数据,物联网芯片实时监测挂点状态,异常时自动报警。配套人员实操认证与应急预案,确保违规使用率下降90%。该装置提升挂设效率与安全性,推动施工安全管理向智能化、主动化转型,为建筑行业高坠事故预防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带;管理

正文


前言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风险高,传统安全带挂设方式存在效率低、可靠性差、管理盲区多等问题,导致高坠事故占行业事故总量超50%。随着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化发展,安全带挂设需从“被动防护”转向“主动管控”。本文探讨的快速拆装式子母扣装置,通过预埋式设计、机械自锁机构与物联网集成,实现挂点标准化、挂设即时化、监管智能化。其应用可显著提升高处作业安全性与工效,推动安全管理向“全周期追溯、零事故目标”转型,为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1技术结构解析

1.1母扣设计

分体式结构:由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扣合组成,内部形成子扣安装腔,腔体尺寸与子扣圆柱杆直径(φ25-30mm)精密匹配,公差≤0.5mm;

预埋强化工艺:

块体表面设置抗拔螺纹(深度3mm,螺距1.5mm),与混凝土锚固力提升40%;

内置钢筋连接件(直径φ12mm螺纹钢),抗拉强度≥25kN,满足《JGJ 80-2016》对安全带挂点强度要求。

1.2子扣设计

自锁机制:

卡装翼板采用弹性不锈钢(304材质),厚度2mm,展开角度120°,与母扣腔体锁止力≥150N;

压缩弹簧(线径φ2mm,中径φ15mm)提供初始锁紧力,活动限位板受压下移距离≤5mm,防止过载损坏。

1.3连接环设计:

环体直径φ50mm,通孔尺寸φ25mm,兼容国标《GB 6095-2021》安全带挂钩(φ16-22mm);

环体抗拉强度≥22kN,经10万次疲劳测试无变形。

2具体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

2.1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应用场景:

混凝土剪力墙、梁柱节点等钢筋密集区域,传统膨胀螺栓锚点易破坏结构钢筋;

高空模板安装、钢筋绑扎作业,需频繁移动安全带挂点。

解决方案:

在结构钢筋绑扎时同步预埋母扣(间距≤8m),与主体混凝土浇筑一体化成型;

子扣通过圆柱杆插入母扣腔体,卡装翼板自动展开锁定,1秒内完成安全带挂设。

2.2二次结构与装修阶段

应用场景:

砌筑墙体、幕墙龙骨安装等无梁柱区域,临时锚点强度不足或易脱落;

管井、风道等密闭空间,传统挂点难以到达。

解决方案:

利用主体阶段预埋的母扣作为永久挂点,子扣与安全带挂钩即插即用;

子扣连接环直径φ50mm,兼容双钩、单钩安全带(孔径φ16-22mm),无需改造现有装备。

2.3拆除与改造工程

应用场景:

旧建筑改造、设备拆除等高危作业,需快速转移挂点以适应动态作业面;

临时脚手架拆除后,缺乏可靠挂点。

解决方案:

子扣快拆设计(下压活动限位板即可分离),挂点转移时间≤5秒/次;

母扣抗拉强度≥25kN,满足拆除冲击荷载(动态荷载系数1.5)。

3安全带快速拆装式子母扣装置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控制措施

3.1施工流程控制措施

3.1.1预埋母扣安装标准化

BIM坐标定位:通过BIM模型导出母扣三维坐标(精度±5mm),在结构钢筋绑扎时采用激光定位仪进行预埋;

固定与保护:

母扣与结构钢筋焊接(焊缝长度≥50mm,焊脚高度≥6mm),防止浇筑时移位;

浇筑前覆盖防污膜,避免混凝土渗入母扣腔体;

验收标记:浇筑后检查母扣表面平整度(≤2mm),喷涂反光漆标记位置,同步录入施工管理系统二维码。

3.1.2子扣使用操作规范

插入前检查:

卡装翼板弹性测试(回弹时间≤0.5秒),压缩弹簧压缩量偏差≤1mm;

活动限位板润滑检查(滴注硅基润滑剂,每季度1次);

挂设要求:

安全带挂钩完全卡入连接环,禁止侧向受力或超载(荷载≤22kN);

作业面3米半径内必须存在可用母扣,禁止“低挂高用”。

3.1.3拆除与转移控制

子扣拆卸:使用专用工具下压活动限位板,分离时缓慢拔出(拔出力≤50N),防止母扣腔体损伤;

挂点转移:

动态作业面(如幕墙安装)需每2小时检查最近母扣可用性;

转移后子扣重新编号,更新施工管理系统位置信息。

3.2质量管控措施

3.2.1母扣预埋质量控制

材料验收:

母扣块体抗拉强度≥25kN(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螺纹深度≥3mm;

连接钢筋直径φ12mm,锚固长度≥150mm;

隐蔽工程验收:

浇筑前拍摄母扣定位照片,存档至质量追溯系统;

混凝土回弹仪检测母扣周边强度(≥C30)。

3.2.2子扣性能检测

出厂检测:

循环拆装测试(1万次后卡装翼板无变形);

动态冲击测试(15kN冲击3次,连接环无裂纹);

现场抽检:每月随机抽取5%子扣进行破坏性测试(拉力≥22kN)。

3.2.3全周期档案记录

建立子母扣装置“一物一档”,记录:

预埋时间、位置、验收人员;

子扣使用次数、检查记录、维修历史;

物联网传感器数据(压力、振动、温度)。

3.3人员培训与安全教育

3.3.1操作人员认证

理论培训:

子母扣装置结构原理、力学性能、BIM系统操作;

高处作业安全规范(GB 6095-2021);

实操考核:

子扣快速拆装模拟(时间≤10秒/次,合格率100%);

应急挂点转移演练(3分钟内完成挂设)。

3.3.2安全责任制度

班组自查:每日作业前检查子扣状态、母扣标记清晰度;

项目部巡查:每周抽查10%挂点,记录问题并纳入绩效考核;

违规处罚:未系挂安全带或使用损坏装置,罚款200元/次并停工培训。

3.4应急管理措施

3.4.1子扣失效应急预案

备用子扣库存:按作业面1:10配置(如100个挂点配备10个备用子扣);

失效处理流程:

立即悬挂警示牌,2小时内更换子扣;

记录失效原因(如弹簧断裂、卡装翼板变形),48小时内提交分析报告。

3.4.2母扣破坏应急处理

母扣周边混凝土开裂或移位时:

立即停止作业,疏散人员;

采用临时吊篮锚点(抗拉强度≥22kN)替代,48小时内修复母扣。

4智能化升级与安全管理

4.1物联网集成应用

子扣RFID芯片:

记录子扣编号、使用次数、最后检查时间,实现“一人一扣”追踪管理;

未系挂安全带时,芯片触发现场声光报警(报警延迟≤1秒)。

母扣压力传感器:

实时监测子扣插入力(正常范围100-150N),异常时推送至安全员APP;

统计挂点使用频率,预测高风险区域。

4.2BIM动态安全管理

三维挂点模型:

BIM模型中标记母扣位置、承载能力、检查状态,辅助施工方案优化;

结合人员定位系统,自动规划最近安全挂点路径(误差≤1m)。

AI风险预警:

分析历史事故数据(如挂点脱落导致的高坠案例),动态调整安全带使用策略;

预测子扣弹簧疲劳寿命,提前2周推送更换提醒。

结束语

该子母扣装置通过预埋式设计与机械自锁机构,解决了建筑施工中安全带挂设“可靠性差、效率低”的核心痛点,其全周期适配性与高强度性能显著提升高处作业安全性。未来需结合物联网与BIM技术,实现装置状态智能监控与施工安全动态管理,推动建筑行业从“被动防护”向“主动预警”转型,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郑翼.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判别的安全帽,安全带检测方法:, CN110046557A[P]. 019.

[2]李学钧,戴相龙,蒋勇,等 .基于视觉分析的施工人员安全带佩戴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P].江苏;32:CN110533076A,2019-12-O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