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张明

济南市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

不断完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首要任务,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以安全风险防范为目标,以安全风险管理为中心,依托相关法律法规,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为基础,积极采取高效可行的措施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管理工作,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为建筑企业稳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防范

正文


前言

建筑企业要想降低风险、减少项目工程的经济损失,应提高对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水平,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积极落实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风险管理工作,能准确识别施工环境,进而针对性管理和控制各类项目工程不同类型的风险因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标准,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可行性措施加以管理和防范,为实现建筑企业稳定发展的经济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且烦琐的系统性项目,其施工周期长、环境复杂且现场人员流动性大,为了避免因突发事件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防止安全风险危及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需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落实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加强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一般来说,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同项目工程、施工现场、施工设备以及人员操作行为的安全性密切相关,其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和风险防范措施必须满足项目工程的建设要求和施工条件,保证安全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的适应性和可行性,全面管控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

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的结构形式趋向多样化发展,为了满足不同项目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及防范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应依照当前项目工程的功能性特点,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入现代化安全风险管理技术,精准识别现场安全风险和风险类别,以此优化安全风险管理方案及防范措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强化风险防范措施的可行性,保证整体项目工程的安全性,以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模式实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目标。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

2.1动态性

上述提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人力资源流动性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班组可能会依照施工需求转移到相应的施工场地,然而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较多、不同场区的不稳定因素各不相同,加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施工水平参差不齐,在具体施工操作环节极易因操作不当引发安全事故。

2.2复杂性

1)承包关系复杂。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增加了施工难度,使得项目承包关系也逐渐复杂。当前,建筑工程多以多级分包管理体系为主,但工程管理分级越多、施工管理内容愈发烦琐,管理难度也会随之增大。如若在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通过逐级汇报、逐层批准才能解决问题,极大程度上降低了风险管理的时效性及管控效率,很难第一时间解决可控性风险。此外,承包项目需要多个参建单位共同开展施工操作才能达成整体建设目标,但各参建单位的管辖领域、施工模式等存在差异性特征,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时,往往会因为关系处理不到位而出现管理疏漏问题,进而影响安全风险管理质量。

2)施工环境复杂。为了保证工程进度,便于施工操作,施工现场往往会堆积大量且不同类型的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并且部分材料还需要现场加工制作、组合拼装才能应用于工程建设,加之现场人员流动性较大,现场环境较为混杂,潜在的风险因素较多。一旦施工材料或机械设备等储存不当,就容易引发火灾或触电等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给建筑企业带来不良影响。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有效途径

3.1提高参与施工人员素质

首先,在实际开展工程施工之前,建筑企业应该针对参与施工人员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来有效提高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与此同时增强其专业知识储备,保证其专业素养能够充分满足建筑施工质量要求;其次,建筑企业应鼓励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员工充分发挥对新员工的引导作用,向新员工分享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两者搭配开展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高空作业,这对于提高经验欠缺施工人员自身施工能力来说是非常有利的;第三,实际所开展的建筑工程施工在难度大、层数多等方面的特点表现较为突出,在施工期间若相关因素把控不当,很有可能会引发相应的安全事故,所以,针对高空特种岗位,建筑企业一定要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对上岗人员自身专业水平进行严格控制,为后续建筑施工质量奠定坚实基础;第四,在实际开展建筑施工操作之前,建筑企业有必要对参与施工人员自身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从而了解其心理和生理状况,患有心脏病或者恐高症等症状的施工人员应该严格禁止其参与施工。

3.2保证所应用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首先,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建筑施工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未严格根据相关机械设备装卸标准开展装卸操作,进而很容易引发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特别是在开展脚手板或者脚手架铺设工作过程中,将施工设计方案作为依据保证相关操作的规范性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需要保证搭建以及拆卸整个过程的安全性,还需要保证工具使用的规范性以及安全性;第二,建筑施工期间,运输机械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非常突出,所以,针对施工现场所使用运输机械设备性能的控制是各大建筑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为后续运输机械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安全性提供有效保障;第三,对于一些机械设备的使用较为容易发生发热或者磨损等情况,例如塔吊,这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会造成相应限制,所以在实际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期间,还应该注重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以及保养,对于检修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保证机械设备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在运行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功能。

3.3加强安全管理以及风险转移

首先,保证整个建筑施工工序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严格落实相应的技术管理,保证各项施工技术应用水平。对于参与施工人员,建筑企业应该要求其在施工过程中规范穿戴相应的防护工具,例如安全帽以及防护服等,以此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时对施工人员造成的伤害;第二,为了推动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建筑期间应该针对施工全过程制定合理可行的规范以及制度,并且将规范制度充分落实到建筑施工全过程各环节中,使工程施工能够有章可循,保证参与施工人员各项施工操作的有序性,若在特殊情况下发生意外事故,也可以将所制定的政策对事故进行高效处理,并且还能够对施工安全事故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应该在风险转移方面给予足够重视,通过此种方式来有效降低风险问题对建筑施工带来的风险压力,目前在风险转移方面对于保险与担保两种方式的应用较为广泛。具体来说就是建筑企业选择保险公司进行投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的理赔来有效减少事故给建筑企业带来的损失;而担保具体来说就是第三方严格遵循平等、公证等原则,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事故以及存在的风险进行担保。在开展施工期间,保险和担保是实现安全风险管控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当前阶段各大建筑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非常常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实际所开展的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安全风险管理在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建筑企业相关部门充分明确建筑施工期间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与此同时深入开展风险诱因的分析工作,在明确各方面风险因素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对策的制定,实现建筑安全施工风险的有效规避,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水平,这对于推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鸿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策略[J].砖瓦,2022(01):98-99.

[2]陆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0):185-18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