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EPC工程高桥墩施工管理研究——以太石西汉水特大桥为例
摘要
关键词
铁路;EPC工程;高桥墩;施工管理;太石西汉水特大桥
正文
前言:伴随着我国铁路建设规模的逐渐增加,施工过程中高桥墩施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作为我国典型的高桥墩铁路工程,太石西汉水特大桥的施工管理工作不仅具有较高的重要性,而且体现出较为显著的复杂性特点。EPC模式背景下,如何合理地协调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确保施工工作能顺利展开成为了需要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下文就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一、工程概况
新建天水至陇南铁路EPC工程总承包2标土建二分部位于陇南市康县、成县,采用国铁I级,单线,设计速度160km/h,起讫里程DK131+937~DK147+366,整体长度15.429km。其中,太石太石西汉水特大桥整体长度为647.9m。工程共计设计2个桥台以及6个桥墩,其中天水台及陇南台均为空心台,1#、2#、3#、4#、5#墩均为空心墩,6#墩为实心墩。桥梁为跨32m预应力现浇混凝土箱梁,其余部分为59.7+105+2×136+105+59.7m现浇刚构连续梁。桥梁位于直线上,设计目的为排洪、立交和车站,全桥为站内双线。两侧桥台均与隧道相连。
二、铁路EPC工程高桥墩施工管理策略
(一)施工进度管理措施
铁路EPC工程要切实保证项目能严格依照既定的工期交付,高桥墩施工进度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太石西汉水特大桥施工过程中,主要从动态监控、计划制定、协调优化三个方面入手开展施工进度管理的工作[1]。因此,需要在正式开始施工工作之前,提前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充分考虑工程合同以及工程特点的有关要求,将高桥墩施工分解为若干个阶段,明确不同阶段施工的起止时间以及关键的节点。管理中,通过充分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深入分析不同工序之间所具有的逻辑关系,明确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线路,合理投入施工资源,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可行性。还要充分结合工程量清单以及施工图纸的基本要求,对于每一个不同阶段的施工时间节点以及施工内容做好规划,加强施工进度管理的工作。另外,还需动态监督施工进度的情况,通过采用现场巡查以及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把握工程施工进度的情况。要重点对比计划的进度数据以及实际的进度数据,一旦发现两者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则要及时确定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常见的应对措施包括调整施工顺序、优化施工工艺以及增加施工力量等几个方面,确保施工进度整体处于可控的状态之中。
(二)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铁路EPC工程高桥墩施工过程中,其中涉及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施工质量。在建设太石西汉水特大桥的过程中构建了一套十分严格的质量管理方案,最大限度保证了工程质量,能满足国家有关的标准以及设计的要求[2]。一方面在正式开始施工工作之前就结合国家的有关规范以及具体的设计要求确定了详细的质量标准,明确了后续施工中的验收规范,其中不仅涉及原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质量标准,也融合了产品质量管理的有关内容,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中需要的钢筋混凝土、模板等原材料的质量,要求供应商能提供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以及自身的资质证明,从源头上减少了施工原材料对工程整体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采用标准化的方式管理施工工艺,最大限度保证每一道工序的施工都能严格遵照国家有关的规范以及工程图纸的设计要求。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也有意识地加大了质量管理的力度,通过构建相对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确定了施工过程中每一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质量责任,切实做到了将施工中的质量责任落实到人。施工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安排专人检查不同部分工程的质量,重点监控隐蔽工程以及关键工序,确保每部分工程都能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
(三)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铁路EPC工程高桥墩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首要问题。在建设太石西汉水特大桥过程中,必须构建相对全面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处于安全可控的范围之内。一方面需构建相对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充分考虑高桥墩工程施工的具体特点,详细地构建施工安全的管理制度。制度中主要涉及安全检查、安全责任、应急预案、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确保施工过程中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需承担一定的安全职责,真正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参与施工的每一个个人。另外,还要构建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定期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落实施工安全检查的工作,确保潜在的施工安全隐患能及时被发现并且消除。通过充分发挥制度所具有的约束作用,确保施工过程中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严格遵照施工安全操作的具体规程。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难免涉及高空作业的环节,尤其是在达高桥墩施工过程中,高空作业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要确保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均能按照正确的方法佩戴安全带以及安全帽,做好个人防护,维护自身的人身安全。如果涉及脚手架、高空作业平台等施工设施,则要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提前按照既定的要求落实安全检查的工作,最大限度保证设施结构的稳固性。
(四)施工环境管理措施
铁路EPC工程高桥墩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管理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建设太石西汉水特大桥的过程中,施工环境管理是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通过合理地采取施工管理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施工过程给周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方面结合工程特点构建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在正式开始施工工作之前,提前结合周边环境以及工程特点的情况,构建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方案,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形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进行了初步的预估,并构建了针对性地防治措施。另外,通过合理规划施工时间,最大限度避免在居民休息或是夜间时段进行高噪声作业,在处理施工废水的环节要求先对废水进行沉淀处理,达到标准后才能排放。另一方面,施工中也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水土保持机制,铁路工程的桥墩施工的环节往往涉及大规模的填筑作业以及土石方开挖作业,水土流失是需要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施工过程中,通过在施工场地周围修建沉淀池以及排水沟,所有的施工废水都需在沉淀池处理之后才能排放,减少了发生水土流失问题的风险。
(五)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铁路EPC工程高桥墩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在建设太石西汉水特大桥的过程中,通过构建一系列技术管理的方案,最大限度保证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一方面通过持续不断地优化施工方案,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充分结合工程的设计要求以及工程的特点,详细地构建施工方案,在专家评审以及技术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地优化施工的流程以及施工工艺,尽可能提高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以及科学性。另一方面加大了对于施工技术交底以及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多次组织了技术交底会议,详细地为施工人员介绍了施工方案、施工图纸、施工技术要求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确保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能清晰了解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避免技术理解不到位而诱发一系列的施工质量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全面探讨太石西汉水特大桥高桥墩施工管理的要点问题。研究中,从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环境、施工技术四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策略,不仅在工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同时对于其他同类型工程来说也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参考。通过推动施工技术的持续进步,对于后续进一步创新施工管理理念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进而更好地提高铁路高桥对施工管理的高效性以及科学性,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岩.基于国际EPC市域铁路项目设计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5,(05):230-233.
[2]安建康.EPC模式下铁路项目安全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汽车周刊,2024,(11):189-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