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于魏清

海阳市金海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 265100

摘要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的推进,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推广。节能施工技术作为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建筑工程绿色低碳、节能高效发展的关键途径。本文从绿色建筑理念出发,分析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的类型与发展现状,系统梳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及存在问题,探讨节能技术优化的方向和措施。研究表明,通过完善节能设计、创新施工工艺、推广新型节能材料和智能管理手段,可以显著提升建筑工程节能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文章为推动建筑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绿色建筑;节能施工;节能技术;建筑工程;优化措施

正文


引言
绿色建筑理念强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人居健康,是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指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节能已成为建筑工程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我国建筑能耗总量较大,节能减排压力日益加重,亟需在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全过程中深化绿色节能理念,创新和推广先进的节能施工技术。当前建筑节能施工仍存在技术应用不普及、管理体系不完善、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如何在绿色建筑理念指导下,实现节能施工技术的高效应用与持续优化,是理论与实践亟需解决的关键。本文系统阐述绿色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优化措施与未来方向,为实现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作出积极探索。

一、绿色建筑理念与节能施工技术的内在关系

绿色建筑理念是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根本动力。绿色建筑不仅关注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内的能耗控制、资源循环与环境影响,更强调施工阶段的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节能施工技术是在建筑设计理念指导下,针对施工过程中的能耗、材料、设备、工艺等环节,采取科学的管理与技术手段,有效降低能耗和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环保、高效的工程建设目标。在绿色建筑体系下,节能施工涵盖保温隔热、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节能、绿色建材应用、施工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智能控制等多方面内容。节能技术的推广不仅有助于降低建筑能耗、改善生态环境,也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推动行业绿色升级。绿色建筑理念的不断深化,为节能施工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政策和市场动力,也对建筑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的类型与应用现状

在绿色建筑理念指引下,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日益丰富,涵盖设计优化、工艺创新、设备更新、材料升级等多维领域。当前主要应用技术包括:

一是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如高性能外墙保温、节能门窗、屋面隔热等,有效提升建筑热工性能,减少能量损失。高效保温板、复合节能墙体材料等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二是高效节能设备与系统技术,主要包括智能照明、节能电梯、高效空调、分区计量、冷热源智能调度等,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三是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如太阳能光伏、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等,充分利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降低建筑运行能耗。四是绿色建材与材料节能应用,包括高强轻质新型建材、低辐射玻璃、环保型密封材料、低能耗混凝土等,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五是施工过程节能技术,如施工机械节能、节水工艺、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施工用电智能管理等,有效控制施工阶段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六是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通过BIM、智能监控、能耗分析等技术,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动态能耗监测与优化管理。目前,虽然节能施工技术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推广中仍存在技术成熟度不均、应用标准不一、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部分地区和企业节能施工意识有待提升,部分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力度不够,制约了行业整体节能水平的提升。

三、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成效与存在问题

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节能和环保效果。以高效围护结构、智能设备和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节能技术,显著降低了建筑的采暖、制冷、照明和运行能耗,提升了室内舒适性和空气质量。绿色建材和节能工艺的应用,减少了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有利于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施工全过程的能耗智能监控和数据分析,提升了管理效率和节能精度,为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创造了条件。然而,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也面临一些实际问题。首先,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建筑项目节能技术应用水平不均衡,部分中小型项目节能技术覆盖面不足。其次,部分施工企业节能管理意识薄弱,缺乏系统的节能技术培训和绩效考核,导致节能措施流于形式。第三,部分节能新技术研发与工程实际需求脱节,标准化、模块化水平不高,制约了大规模推广应用。第四,绿色建材和设备成本相对较高,影响部分项目的经济性和推广积极性。

四、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的优化方向与措施

为提升绿色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优化:

首先,强化节能施工设计与全过程管理。建筑项目应在方案设计阶段进行全寿命周期能耗分析和节能优化,确保节能措施落地。推动设计、采购、施工、运维等环节协同联动,实现节能技术全流程闭环管理。其次,持续推动新型节能材料与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开发高性能保温材料、智能设备、绿色工艺与智能化管理系统,提升节能技术的集成化、模块化和标准化水平,降低应用门槛和综合成本。第三,加快信息化与智能化节能管理平台建设。应用BIM、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对施工能耗的实时监控、动态分析与精细化管理,提升能效管控的科学性和精度。第四,完善节能技术标准与评价体系。制定并推广建筑节能施工的技术标准和评价规范,建立健全能效测评与绩效考核机制,将节能成效纳入企业和项目考核指标,提升节能施工的执行力和约束力。

五、绿色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未来,绿色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将朝着智能化、集成化、标准化和多元化方向持续发展。一方面,随着建筑工业化、数字化进程加快,基于智能建造与信息化平台的节能施工将成为主流,建筑能耗管理更加精细、动态科学。新型高性能节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将推动建筑节能水平持续提升。另一方面,绿色施工理念将从单一节能向全方位资源节约、生态环保、低碳循环转变,施工现场的废弃物管理、雨水回收、噪声控制等绿色措施将与节能技术协同发展。政策层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能耗限值将更加严格,为节能施工技术创新与推广提供坚实保障。

结论
绿色建筑理念下的节能施工技术是建筑业实现节能减排、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不断完善节能施工设计、工艺创新、材料升级和智能化管理,可大幅提升建筑工程的能效水平,推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未来应加强技术创新、标准建设和管理机制优化,推动节能施工技术广泛普及与高效应用,助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丽. 绿色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 建筑技术开发, 2023(10): 45-50.
[2] 李强. 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优化路径探析[J]. 施工技术, 2023(5): 90-95.
[3] 陈海燕. 绿色建筑背景下建筑节能技术创新与实践[J]. 价值工程, 2023(16): 70-74.


...


阅读全文